至于“碎片地雷弹”,可能指反人员地雷布撒器,而“散布弹”当然应该就是反人员/车辆集束弹了。
美国一次运输事故中铝粉爆炸景象,非常壮观的橘色大火球
这些弹种并不稀奇,各国的大口径火箭炮都有类似的弹药。不过朝鲜的“钻地弹”就有点让人感兴趣了,这次放出的照片中直接命中碉堡掩体的应该就是一发“钻地弹”。显然,和中国的东风-15C钻地弹不同,朝鲜的钻地弹并没打算去摧毁深入地下的战略指挥部一类头上有十几米乃至几十米混凝土的目标,它应该是针对三八线南边大量的掩蔽部。这也得到了朝中社文章中相关内容的证实。
从300毫米火箭弹的口径和射程推断,它的战斗部重量可能略超过100公斤,如果采用结构强度较高,厚度较大的钢材制造外壳,再精心设计头壳外型,是有可能击穿一两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的,加厚头壳可能造成火箭弹装药量下降,便依靠混合炸药来弥补。
至于这种火箭部署用来干什么,朝中社声明说得很清楚了,最初部署的火箭将放到韩国首都汉城以北地区,“让敌人无法睡安稳觉”嘛。
中国WS-32和WS-3A火箭弹,较细的是WS-32型302毫米火箭弹,注意控制翼位置,以及不可折叠的尾翼
从朝中社的声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上述这些内容。那么接下来,重头戏来了,朝鲜这个火箭弹是从哪来的。或者说,它的技术源头可能是哪里。因为无疑的,所有人看到朝鲜的这个火箭炮首先联想到的恐怕就是中国的火箭炮,尤其是AR-1和SY-300两种采用较廉价商用自卸卡车底盘的型号,而韩国媒体提到的名号则是WS-1B。
其实,朝鲜这个火箭炮与中国的火箭炮应该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首先被否决掉的是WS-1B,它的发射管直径较大,原因是没有用折叠式弹翼,包括最新的WS-32在内的同系列火箭弹都没用上这个技术。很难想象朝鲜仿制了一种WS-1B,然后给它装上了折叠弹翼,那样做并没有什么好处。
中国的AR-1火箭炮采用8联装,但发射车是8*8底盘,比朝鲜这个大
SY-300火箭炮前部也有仪器舱,同时发射管数量为6个,且并没有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实朝鲜用6*6底盘带8联装300毫米火箭,肯定谈不上什么越野机动性
SY-300火箭弹细节,可见这类火箭弹其实还是比较粗糙的,成本不至于让朝鲜无法承受
即使是美国的GMLRS火箭,其内部结构其实也很简单,朝鲜“攒”一个完全有可能
不过,话虽如此,国际市场上此类武器一般标注CEP也就是5-10米,可以推算,其实际偏差值可能在25-50米之间。这次朝鲜为金正恩表演的时候,一发火箭弹直接命中尺寸不算很大——估计不会超过20*20米见方的靶标。如果使用卫星制导火箭,运气不好的话就会因偏差量过大而无法直接命中,那就失去了“钻地弹”表演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