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关于南海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菲律宾外长马纳罗与其他外交人士参与了讨论,明显意图利用会议炒作南海话题。然而,在提问环节中,中国南海问题专家吴士存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根据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签订的《巴黎条约》,菲律宾的西部海洋边界设定在东经118°,而黄岩岛和仁爱礁位于该边界之外,为何菲律宾声称这些岛礁为其领土?面对这一提问,马纳罗并未直接回应,而是选择摆弄手机并转移话题。
吴士存的提问直指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核心矛盾。《巴黎条约》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其西部边界为东经118°,而黄岩岛和仁爱礁均位于该边界之外。这一条约是菲律宾领土主权的法律基础,但菲律宾却试图通过模糊历史和法律依据,将南海岛礁纳入其主权范围。马纳罗的回避态度暴露了菲律宾在这一问题上的心虚和法律依据的缺失。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还依赖于2016年的南海非法仲裁案。中国方面早已明确表示,该仲裁案是非法和无效的,因为它直接涉及领土主权问题,而领土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菲律宾试图通过这一仲裁案为其主张提供合法性,但这一做法显然站不住脚。
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不断升级。从派遣军舰在仁爱礁“坐滩”到试图运送建筑物资加固非法“坐滩”军舰,菲律宾的行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也破坏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菲律宾的挑衅行为背后,是对美国的过度依赖。马纳罗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菲律宾相信美国新政府对菲的盟友承诺不会改变。
然而,吴士存指出,特朗普政府是否会继续为菲律宾提供实质性军事援助仍存在不确定性。菲律宾的这种战略误判使其在南海问题上陷入被动,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美国利用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来牵制中国,但菲律宾是否能从中获得实质性利益,仍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且坚定的。黄岩岛和仁爱礁历来是中国的领土,无论是在地理上、历史上还是法律上,都无可争辩。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议,反对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然而,菲律宾的挑衅行为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更强硬的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
南海问题不仅是中菲之间的争议,也是大国博弈的焦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介入使得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未来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共识。菲律宾应认清现实,停止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马纳罗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翻手机”行为,不仅暴露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法律困境,也反映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尴尬处境。菲律宾方面的非法主张在国际面前经不起推敲,如果菲律宾不正视历史和法律事实,停止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行为,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内,菲律宾必将为自己的挑衅付出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