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上台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当地时间1月20日中午12点,北京时间1月21日凌晨1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的见证下宣誓就职,并发表就职演讲。这次就职典礼与2017年有所不同,比如因天气寒冷转到室内进行、邀请他国领导人观礼、“科技右翼”势力坐到前排等。这些变化可能预示着特朗普未来四年的政策走向,但最受关注的是他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对于特朗普来说,“中国”是一个特殊的词。2018年,他发起对华“贸易战”,拉开中美激烈竞争的序幕。在这次就职演讲中,特朗普从“美国优先”转向“让美国再次伟大”,讨论了洛杉矶火灾、非法移民问题、法律与秩序、新的能源政策以及制造业回流等话题。他在提到巴拿马运河时说:“不能让中国拥有运河”。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在该提中国的地方他没有直接提及,这可能是他的策略,用一件小事将中国拉入演讲中,既提到又不显得过于强硬。
谈到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的中美关系,外界普遍认为标志性事件是2018年4月美方推出的500亿美元关税清单。但实际上,从2017年8月美国启动301调查开始,中美交锋就已经拉开序幕。特朗普对中国出手是有计划和预谋的,核心关键词是“钱”。他认为中国从中美贸易中获利太多,需要向中国索要更多回扣,即加征关税。“贸易战”打响后,特朗普几次加价,并制造了“孟晚舟事件”。经过多轮磋商,加上推动转口贸易和对美国农产品进口的反制,双方于2020年1月就经贸协议问题正式达成一致。
随着疫情出现和美国进入大选年,特朗普及其鹰派政客对中国极限施压,围绕香港、台海、南海、科技制裁等问题反复出手。有趣的是,在这期间,特朗普没有进一步上调关税,一方面是因为双方已经谈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变得极为脆弱。
拜登上任后,一度认为中美关系会有好转。2021年3月,中美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高层战略对话,但拜登并未放弃对中国的“极限施压”,甚至连特朗普加征的关税都没有取消。基于此,特朗普未来四年如何处理同中国的关系有迹可循。
特朗普这次竞选中提到最多关于中国的事还是关税,特别是提出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言论引起全球震惊。同时,他也释放了一些“对华缓和”的信号,如邀请中国参加就职典礼,在宣誓就职前两天与中方高层通话,并希望在上任100天内访华。实际上,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希望把美国当成一个公司来运营。我们需要让他更清楚地知道如何与中国做生意,以及中美关系出问题美国会承受多大的代价。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68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两国双向投资存量为2600亿美元,7万多家美国企业在华创造超过500亿美元的利润,对华出口贸易支撑着全美近100个工作岗位。这些数据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也说明了中美合作共赢的前景。
与第一个任期不同,这次特朗普身边既有“反华鹰派”,也有像马斯克这样的“知华派”。对于这些潜在改善中美关系的举动,我们给予了足够的面子。接下来要看特朗普如何行动。
对我们来说,军事上继续增强实力,经济上立足于金砖、上合等国际组织,团结更多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的整体实力越强,就越容易处理好对美关系。当特朗普发现无法一口吞掉中国后,或许中美关系才能真正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