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公开了6.56马赫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相关信息。三年前,该飞行器在西北戈壁沙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获得试飞许可,并完成了20分钟的试飞测试。这次试飞解决了飞机设计师长期以来面临的挑战,即随着飞行速度增加,机舱内可用空间会相对缩减。这款高超音速民用客机原型机的出现,可能成为人类航空史上的里程碑。
网友认为,这款高超音速航空飞行器可以在不到2个小时内完成从北京到纽约的飞行,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相比之下,历史上最快的喷气式客机是“协和”式客机,其最大飞行速度为2.02马赫,于1976年投入运营,2003年退役。目前全球投入运营的空客系列、波音系列等著名喷气式客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1马赫,其中波音747的最大飞行速度为0.98马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崔凯带领的团队设计出了飞行速度超过6马赫的高超音速原型客机,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有搭乘民航客机的经历,例如十多年前从杭州前往上海浦东机场,再飞往德国法兰克福,空中距离约9000公里,当时搭乘波音747双通道客机需要飞行12个半小时。长时间的飞行让人感到疲劳,如果未来能搭乘6.56马赫高超音速民航客机,理论上每小时可飞行8164.48公里,只需1个多小时就能从上海飞赴法兰克福,大大缩短飞行时间。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高超音速民航客机项目由于敏感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试飞结果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直到本周二,中国科学院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了崔凯的演讲片段,视频中出现了原型机升空的画面,引起了轰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并称中科院是全球最牛的科研机构。有网友认为,能够制造6.56马赫民航客机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轰炸机、运输机、电子战机等领域。
崔凯领导的科研团队在质疑声中坚持下来,最终研发成功了高超音速民航客机,震撼了国内外航空界。10月,崔凯在北京表示,团队的努力可能彻底改革人类交通方式,将“1小时环球旅行”从科幻概念变为现实。这架原型机与先前纤细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不同,具有圆胖的机身和斗篷状机翼,这意味着未来高超音速飞机可以运载与现今大型喷气客机一样多的乘客或货物。目前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的航空飞行器内部空间都极其有限,只能用于军事用途。崔凯团队通过在机身上方增加宽大的翼面,巧妙地将缺点转化为优势,使得机体内部能搭载人员和其他物资。未来,这款高超音速原型机极有可能被投入批量生产,拥有广泛的民用和军用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