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这样的操作,显然是美国事前计划好的

补壹刀 2022-05-26 10:10:13
A+ A-

第二,渔船很可能只是“前菜”,该倡议未来可能会将对中国公务船、海警船及军舰的监视纳入进来。

因为从技术角度来说,美日印澳的这套系统若能跟踪渔船,就能跟踪其他船只。美日印澳军方未必会稀罕这类民用系统的数据和信息,中国水面舰艇的活动对它们而言也不是秘密,但对于印太地区的其他国家而言,可能会是新闻。

由于受制于法律和保密问题,美日印澳军方要将其掌握的中国公务船和军舰的活动信息分享给其他国家并不现实,而根据IPMDA倡议开发的民用系统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障碍和顾虑。

因此,我们很可能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务船和军舰的新闻及信息,出现在该地区的各国外交文件或媒体中。美国等国很可能会将中国军舰正常的通行活动解读为,“瞧,中国军舰正在接近你们的海岸”。

这些信息势必会误导相关国家的决策,更会在这些国家国内形成负面影响,刺激地区局势的无谓紧张。

所以,美日印澳发起的IPMDA倡议和正在建设的船舶跟踪系统,还不至于直接对中国国家安全和中国的海洋活动构成重大影响,但其更险恶的目的可能在于,基于数据信息的外交操作和舆论炒作。

通过进一步放大“中国威胁”,意图从根本上解构中国海洋活动的合法性。即便不能完全达到目的,这些虚假信息和片面叙事,也会给中国的外交和国际舆论制造更多的摩擦和干扰。

在IPMDA倡议的相关消息发出后,不少西方人士评论称,“这提供了印太地区亟需的海洋安全公共品。”问题是,既然是安全公共品,为何专门针对中国?IPMDA这种搞小圈子、挑动阵营对立的做法,只会推动国际海洋秩序走向竞争与冲突。

近年来,中国在该地区正常的渔业、测量和军事等海洋活动遭到了美日印澳等国越来越多的炒作、质疑和干扰;相反,这些国家却执意在中国周边增加力量存在和活动,同时污蔑中国反应过激、不遵守航行自由原则。

这还不仅仅是“双标”的问题,实质是要剥夺中国和平利用海洋的权利。而这种策略在执行过程中,最终只会是一地鸡毛。

胡波是“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 主任

责任编辑:杨靖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