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军情参考 军事图片

俄军在俄乌边境演习 营级战术群是俄军救星吗?

澎湃新闻 2022-01-14 09:54:06
A+ A-

在兵员素质和装备更新都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新面貌”改革中俄军地面作战部队常备化愿景受到严重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俄陆军、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地面作战部队为提升战备水平从2012年开始了“救赎”,方法就是借鉴第二次车臣战争和俄格“五日战争”等局部战争的经验,在原旅、团单位的基础上编组营级战术群。改革后的俄陆军营级单位的人员一般由合同兵和义务兵混编而成,“新面貌”改革下的“营级战术群2.0”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把全旅更加训练有素的合同兵抽组到营级战术群中,将精锐力量进行整合。

这种营级战术群可以在摩步营(或坦克营)的基础上从母旅/团模块化的配属坦克兵(或步兵)、炮兵(自行火炮、火箭炮可以算基本配置)、防空兵、电子战、侦察、后勤/保障等作战支援部队,甚至航空兵、特战队等等,构成一个能够独立作战的整体。通常,俄军每个旅/团会有2个这样的营级战术群,每个战术群大概含有700多号人,加强型超900人。据俄军的说法,这些营级战术群可以在接到指令后的1个小时内开赴战场。

俄陆军非常重视电子战能力的提升。

2014年及其后的克里米亚、乌克兰东部战事中,营级战术群据称是俄军行动的主力;2016年后,扩大可用营级战术群规模成为俄军明面上的建设重点,俄军总长在当年宣称俄(陆军、空降兵)可在56个旅、团中抽组66个营级战术群,并计划在2019年3月达到136个;2021年8月,俄防长绍伊古宣称俄军可用营级战术群规模已达170个。

需要指出的是,“新面貌”改革下的营级战术群仍是一种临时编组,并非固定编制,可以达到这个规模并不意味着平时也是这样部署。既然如此,那俄军持续以量化方式扩大营级战术群规模的意义何在呢?这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其一,营级战术群虽是临时编组,但作为基础的摩步营(或坦克营)是相对的固定的,“新面貌”改革下的营级战术群既然强调采用训练有素的合同兵,那么每个旅、团(通常有4个摩步或坦克营)的合同兵就必须优先向2个固定的摩步或坦克营配给,这是平时需要做的,也是营级战术群数量规模的重要基础。

其二,第二次车臣战争(包括更早的阿富汗战争)等战争均已证明,作为基础的原营级指挥官往往无法驾驭纯粹临时组建的营级战术群。“新面貌”改革下的营级战术群若要真正发挥威力,那就必须在日常训练中在营级战术群框架下加强摩步营(或坦克营)与支援保障部队的合练,这也是俄军不断强调营级战术群建设的核心意义。近年的俄军战略演习中,俄军各主力师、旅也都是以派出营级战术群的方式参加联合演练,我军对此应该不会陌生。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