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桂皮·崔紫剑
4月8日0点,武汉解封,而就在这样一个中国抗疫战的重要时间点来临之前,方方的《武汉日记》英文版在亚马逊网站开始预售。
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5日方方日记开始在微博进行发布,随后又在财新博客及其朋友“二湘”的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一共60篇日记,直到3月24日完结。
3月30日在微博流传着一张书名为《武汉封城日记》的照片,对此方方在其微博回应称“目前没有出版任何一本与疫情相关的书,也从未出版日记”。
而短短的6天后,《武汉日记》英文版开始预售,该书将由英文读物中五大出版社之一的哈伯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oins Publishers)出版,并将于8月18日正式上市。该消息在微博上引爆后不久,德文版也开始了预售。
3月19日方方曾在微博表示“因有约稿,便在微博上随手记一下”。
是谁约的稿呢?
这个问题在红星新闻3月11日发表的专访方方的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方方回答“最初是《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约稿”。
可是方方日记是怎么从“随手一记”到人尽皆知,又是怎么从“从未授权”到翻译成外文出版上市呢?到底是谁在助推方方呢?
方方真的是一个人在“战斗”吗?从来都不是。
1月26日,方方的第一篇日记开始在财新博客发表,随后,财新网APP建立了方方日记连载专栏,2月1日起,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在其微博以平均两天一次的频率推荐方方日记,3月18日起胡舒立的推荐配图换成了“方方日记连载”的海报,3月26日,胡舒立发微博附上方方日记60篇在财新博客连载的链接。
随后众多作家、微博头条文章作者、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转发推荐。十年砍柴转发微博,并称“这个文本,必将刻在历史的长廊里”。
说完境内,我们再说说境外。
财新不仅仅在APP上连载方方日记,在境外,财新也没闲着。财新环球在其推特及网站上,发布了对方方的专访,并且对方方的部分日记进行了翻译。
当然除了境外媒体和各种势力也没少折腾。
在谷歌上搜一搜“fangfang”就会有奇妙的发现,方方日记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被几家外媒、境外反华自媒体、独立撰稿人引用和转载。
2月20日,法国《国际邮报》节选翻译了方方2月9号发表在财新网上的封城日记。
自2月21日起,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几乎每天同步更新方方日记,并专门为“方方”设置了主题。
2月25日,方方日记以《武汉封城日记》在Google Play 上出版电子书,出版商为时代书屋。
3月21日,方方登上洛杉矶时报头版,文章称方方日记是“了解武汉生死的窗口”。
3月23日,《外交家》杂志发表文章《方方:冠状病毒隔离中的“武汉良心”》。
3月25日台湾媒体中央社发表文章《横眉冷对千夫指方方日记最终篇:极左是病毒》《武汉纪实完结方方忧:生者忽略死者为何而死》,4月8日再发文章《武汉肺炎可控可放官方说法成血泪方方郭晶写下历史》。
这些媒体文章和方方日记的内容在推特上被众多反华自媒体、独立撰稿人转推评论。
Jennifer Zeng 曾錚分享方方日记,并发表推文:事实上,我们在武汉可以提出更多问题。不幸的是,几乎没有问题得到回答。
而这位曾铮女士是知名轮子,全职制作发布反华反共的视频。
法国英语老师孙康妮称:作家方方是湖北作协主席,一个伟大的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作家。她想让中国政府对武汉的封锁以及对死者和病人的残酷对待负责。
王志安4月8日在其推特上发表推文称方方的言论不是在添乱,而是制度自信。
比尔·毕晓普(Bill Bishop)4月5日发推并附上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关于方方《武汉日记》的预售信息网址。
克里姆森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Y.克里斯蒂·周分享《武汉日记》的亚马逊预售网址并发表推文:中国媒体+极端民族主义者的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抨击作者和她的书,该书描绘了日常生活+对政府的极端轻度批评。
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些人自然要看看他们都是谁,结果这不翻不知道,一翻还真是精彩。
在推特发布和转推方方及方方日记的人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知名人物,让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NWC)战略教授、中国海事研究所(CMSI)访问学者和副教授、在哈佛费尔班克中国研究中心做研究,同时还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FR)会员的安德鲁·埃里克森·艾立信(Andrew Erickson 艾立信),卡托研究所教授史蒂夫·汉克,美国退休外交官高大伟,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亚洲部主管瓦莱丽(Valerie Niquet),美国民主防御基金会(FDD)研究员本杰明·温塔尔,俄罗斯欧亚研究中心主任特蕾莎·法伦,《华尔街日报》编辑,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教授卡尔·博伊斯,FOX新闻撰稿人詹姆斯·弗里曼还有言论自由组织Index on Censorship都纷纷转推文章并引用其中对方方的评论或引用方方的原话。
而在卡托研究所史蒂夫·汉克推文的转推者中,又出现这两位:
一位是历史学家和大学教授,另一位是美国民主防御基金会(FDD)研究员本杰明·温塔尔。
退休的美国外交官高大伟 David Cowhig在其博客上翻译了中央社文章《武汉作家方方:“轻蔑地指责流行病”:极左是病毒》,随后该文章在推特上被转推多次。其中包括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亚洲部主管瓦莱丽(Valerie Niquet)。
这些机构都是干什么的?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一直有“中国海上威胁论始作俑者和主要推手”之称,负责教育、培养领导者,支援定位海军在未来的角色和任务,支持战备并强化全球海上伙伴关系。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教授卡尔·博伊斯转推《外交家》评论方方的文章。
而该学院的中国海事研究所(CMSI)则是专门研究中国的海事力量,以深入了解中国在亚太地区扮演的角色的复杂性以及中国不断发展的海事力量的关键方面的研究所,研究主题包括造船、全球贸易、海洋法和海军外交,并且一直关注着台湾和中国南海的局势。
哈佛费尔班克中国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费尔班克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致力于中国问题研究长达50年,他的著作绝大部分都是论述中国问题的。而该中心也是致力于中国各个方面的研究。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FR)是美国政府重要的智囊团,对美国制定对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
美国民主防御基金会(PDD)致力于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与布什、奥巴马、特朗普政府和国会办公室共享其专业知识。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是法国国际安全和国防问题上的主要专业知识中心,主要任务是分析战略和国际安全问题,特别是军事和国防相关问题,并为法国的战略辩论以及法国思想在国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噢!瞧瞧这些人,瞧瞧他们背后的组织机构,突然好像就明白了些什么。
梳理过后,在“方方日记”背后推动的黑手隐隐约约闪现。
方方一次次的登上境外媒体新闻,被各种势力人物追捧,或称赞方方,或直接翻译引用其日记内容,不管这些人的出发点是什么,每一次的引用都被用来攻击中国和中国的体制。方方的初衷或许如她所说是“随手一记”,但方方日记走到今天,已经严重偏离了她所表述的写作初衷,而错漏百出的方方日记早已成为了境外攻击中国的弹药。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