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被开除赔偿?疫情期间辞退员工合法吗,辞退员工赔偿标准

2020-03-10 16:48:57
A+ A-

因为病毒大家只能在家办公,有的企业无法在家办公,只能在家等着疫情恢复。员工无法正常复工意味着无法正常运转,很多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于是有些企业选择辞退员工。在疫情期间辞退员工合法吗?

一、合法吗?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疫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处在医疗期的员工,用人单位要辞退员工需要满足特定解除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如何补偿?

对于因隔离、留观、治疗或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导致员工暂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或退回劳务派遣工。

如果强行辞退违法,可在疫情结束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详见劳动合同法。

1.需明确是在停工期被辞退还是已恢复复工后被辞退?

2.被辞退的理由是什么?

3.如并非员工过错被辞退,可要求N 1的经济补偿(N指你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如不满半年按半个月计算,满6个月不满一年按一个月计算);

4.如公司解除程序违法,可要求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即经济补偿金的2倍。

如果是无过失性辞退,是可以要求公司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有关法规规定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公司在2020年开年就进入了寒冬期。不少经营困难的公司,想通过辞退员工的方法来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疫情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此时的劳动关系处理HR们也要慎重再慎重。那么,疫情期间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如何赔偿呢?下面就和233网校学霸君一起了解劳动合同法对于公司辞退员工的赔偿标准以及疫情期间劳动关系常见问题。

疫情期间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答案:分情况。

(一)疫情期间公司不可以辞退员工情况:

1、员工在隔离期、治疗期或医学观察期内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可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2、员工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内的情况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二)疫情期间公司可以辞退员工情况:

1、员工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员工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4、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特别规定

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如果符合疫情期间公司辞退员工的情况,那么公司可以依法辞退员工。但要注意,如果是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要给予辞退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

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员工离职的34种形式与经济补偿计算对照表

1、问: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劳动者医疗期届满后,企业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答:除非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劳动者发生《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否则企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号)规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即使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劳动者医疗期届满,如果其仍未痊愈尚在患病治疗期间,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问:员工在2020年春节前提出离职申请,现因疫情防控延长假期导致离职手续无法办理的,离职是否有效力?

答:有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到达用人单位即可产生效力。所以,疫情因素并不影响员工离职的法律效力。

3、问:员工在疫情隔离期间,劳动合同到期了,公司能终止劳动合同吗?

答:不能!劳动合同期限应当按照规定顺延。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在劳动者因感染、疑似感染或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劳动合同分别顺延至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4、问:公司可以因疫情原因进行裁员吗?

答:不建议疫情期间进行经济性裁员。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以上就是233网校学霸君整理的关于疫情期间公司辞退员工的赔偿标准及常见的劳动关系问题,今年不少企业受疫情影响都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如今的职场充满着不确定性,想要提高抗风险能力,首先就要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学习考证就是提升职业技能的方法之一。要知道,学习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

责任编辑:乔娇 zx0002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