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钩沉 记忆 老图 杂谈 滚动

明明是三国并立,相对于曹魏、蜀汉,为何没人尊东吴为正统

历史大学堂 2022-09-23 09:45:25
A+ A-

我们知道,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曹魏政权被视为正统,而东吴、蜀汉均属于割据一方的伪朝;而在习凿齿所著的《汉晋春秋》中,则视蜀汉为正统,曹魏、东吴为伪朝。由于这两部著作对于研究三国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属于三国学者们的必读书目,故后世史家也大多遵循二者的史观,或以曹魏为正统,或以蜀汉为正统。然而,作为曾与曹魏、蜀汉并立,且在三国时代立国最久的东吴政权,却都被一致认为是割据的偏安王朝,无人尊其为正统,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图_ 三国地图

上图_ 三国地图

曹魏:以谶纬为核心构建“三代禅让”的天命说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传统政治中,“天命”是一个政权最为重要的立国之本。尤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以董仲舒“天人感应”理念为基础所建立的天命说,成为历代政权所最为重视的正统渊源,正所谓“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而在儒家看来,“虞夏之兴”和“汤武之王”是“天命正统”观念中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几乎所有的改朝换代,不外乎就是遵循尧、舜、禹三代和平禅让的“虞夏之兴”模式,或是遵循商汤、周武王暴力革命的“汤武之王”模式。任何帝业的“合法性”,无外乎就是通过一系列政治和舆论运作,让天下臣民都意识到这个通过前朝禅让或暴力革命而诞生的新朝代是“其德同天,乃能称帝”(《尚书·尧典》)。

上图_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

上图_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

因此,所谓的王朝的正统问题,其实就是围绕“虞夏之兴”和“汤武之王”两种政权建立模式而形成的一整套用以说明新朝代是“其德同天,乃能称帝”的政治和舆论运作体系。朝代的开创者们正是通过这套体系,对王朝合法性进行论述、争取广大臣民对新朝的政治认同。

但是众所周知,天意从来高难问。上天的意志凡人如何知晓?这就需要另一个系统来进行说明,由此便诞生了谶纬和神异之说。谶纬之学的核心,就是假设一些先贤能够预测天意,故而将其以谶语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便后人掌握、运用。秦代之后,谶纬盛行,并被纳入天命的舆论运作体系中,成为对朝代正统性论述的重要依据。

上图_ 谶纬,借图像和隐语把握神秘未知世界,此为东汉狞猎祥瑞图

上图_ 谶纬,借图像和隐语把握神秘未知世界,此为东汉狞猎祥瑞图

讲完这些,我们就能明白曹魏政权的正统性源自何处。

首先,曹魏集团牢牢抓住汉末时流行于社会的“代汉者,当涂高也”这一谶语,以此说明“比昭有汉数终之极”,即汉室将终,而取代汉室统治天下的将是“当涂高”所代指的“魏家受命之符”,因为“涂者途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魏”字的意思是指道路两边高大的宫阙);当道(途)而高大者为魏,魏当代汉。”(《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通过这一解释,曹魏便有了“受天命代汉”的舆论根基。

其次,曹魏占据了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是正是中国古代所尊崇的“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三代故地”,是“受命于天”的天子信物之一,谁占据了中原地带,谁就在正统性的解释上具有“虞夏之兴”的强大号召力,也能够借此得到广大中原士人的支持。

由此可见,曹魏政权是通过谶纬之说的声势营造,结合其占据中原的实力条件,最后以“汉魏禅代”的和平过渡方式复制了古人极度推崇的尧、舜、禹三代间的“虞夏之兴”典故,通过“其德同天”的天命之说,将自己逐步送上了正统地位。

上图_ 刘备(161年-223年)

上图_ 刘备(161年-223年)

蜀汉:以伐罪为根基搭建“汤武革命”的天命说

和死对头不一样的是,蜀汉以“汤武革命”理论为核心,创建了与曹魏完全不同的天命体系,以证明政权的正统性。针对曹魏所述的汉室将终,而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说法,蜀汉旗帜鲜明地指出“汉有天下,历数无疆”(《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明汉家经过二十四帝的传承,其间虽有王莽篡逆,但仍由光武实现中兴,因此其气数不会消亡。

故而,由刘备开创的这个政权叫做“汉”,它继承的是太祖刘邦(刘邦为汉太祖高皇帝,习惯上称高祖)的“汉”与世祖刘秀的“汉”,只不过是被曹丕暂时“窃居神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而已。曹丕的篡逆之举弄得天怒人怨,故而由刘备开创的这个“汉”将遵从上天的旨意“恭行天罚”,以延续大汉的天下。

上图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上图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可见,蜀汉政权是以“恭行天罚”,即讨灭曹魏作为自己立国合法性的基础。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汤武革命”成为除三代禅让外,另一种秉承天命而取天下的典型模式。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乃是因夏桀、商纣多行不义、获罪于天。故而汤、武“代天行诛”,正是“其德同天”的体现。而如今曹丕篡逆、上天不容,蜀汉伐之,便是效仿汤、武的“代天行诛”,同样是“其德同天”的体现。

上图_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上图_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诸葛亮主政后,为稳定国内形势,更是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孔明从刘邦为义帝发丧从而占据了讨伐项羽的舆论制高点这一政治高招入手,说明高帝代表天下意愿诛灭项羽,以巴蜀为根基创立大汉,证明了巴蜀就是汉朝的龙兴之地,“高祖因之以为帝业”。同时,进一步高举“恭行天罚”的北伐旗帜,并终其一生致力于此,以此坚定蜀汉上下复兴汉室的信念,并呼应先主刘备提出的“汉有天下,历数无疆”,从而得到了广大蜀地百姓的支持。

加之在中国古代,“存亡继绝”被视为一项极其高尚的行为。而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挽汉室天命,更得到了广大士人的钦佩。尤其在国家风雨飘摇之时,对孔明的那种崇拜之情就更为强烈,蜀汉也因此收获了大量“粉丝”,对其正统性的认同时至今日都不缺乏群众基础。

上图_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

上图_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

东吴为什么不被尊为正统

讲清曹魏、蜀汉的正统性渊源,再结合东吴开国的历史,我们便不难明白为何无人尊东吴为正统。东吴政权的发迹者孙坚初为大汉逆臣袁术的部将,其舆论基础本就糟糕。后来其子孙策公然与袁术决裂,并遵从曹操所控制的汉室的领导,由此得到汉廷的正式承认和册封,使其与所统领的江东民众有了名义上正式的君臣关系,这便成为东吴立国的根基所在。

孙权在赤壁之战前,便是本着“为汉除贼”的名义与刘备达成同盟共同抗曹。但不久后孙刘联盟破裂,孙权公然背盟袭杀关羽,向曹魏称臣,这就使其失去了在巴蜀地区的号召力。再往后,他再次与曹魏决裂,联蜀伐魏。这种复叛于魏的行为,也使得原本对其所有期待的中原士人大失所望,从而使东吴彻底失去了中原、巴蜀的舆论基础,自此只能偏居江东一隅。

上图_ 孙权题跋像

上图_ 孙权题跋像

无缘巴蜀这个“高祖帝业之基”,也无缘中原这个“三代兴旺之地”,使孙权不可能举起类似“高祖灭项”这种“代天行诛”的大旗,也无法效仿尧舜禹之间的“虞夏之兴”之举。就算是有谶纬的支持,孙权称帝的法理基础也十分脆弱。为此,他采取的弥补措施是与蜀汉结盟,希望以汉室对其帝号的认同来强化其即位的合法性。

然而,孙权既想通过蜀汉的支持来巩固帝位,却又在即位诏书中说“天意已去于汉,汉氏已绝祀于天”(《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引《吴录》)来表示自己称帝是顺应天意,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必然导致其称帝的正统性依据被进一步削弱。故而后世无人以东吴为正统,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三国志》《尚书•尧典》《礼记正义》《全梁文•卷六十》《梁昭明太子文集》

饶宗颐《国史上之正统论》

[2]饶胜文《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

[3]庞光华《论曹魏政权的正统性和曹操这被称“奸雄”源流》

责任编辑:陈玲玲 ZB022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