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钩沉 记忆 老图 杂谈 滚动

在帝王眼皮底下暗养死士失败率极高,司马懿是怎么做对每一步的?

国家人文历史 2022-06-06 11:24:18
A+ A-

我们翻阅史书时,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权贵明里或暗中蓄养死士的事。所谓死士,就是愿意为蓄养他们的恩主拼死完成目标的人。那么,死士到底有什么作用?史书中这么多蓄养死士的人,但真正能以此为基础发动政变控制中枢、进而夺权的却只有司马懿父子一家,这又是为何呢?

门客、杀手还是私兵:死士到底有什么用?

历史上养死士的王公贵族可谓数不胜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蔚然成风。太史公的《史记》中专门有《刺客列传》,里面记载了荆轲等五位刺客的刺杀行动,他们就是标准的死士。到战国时,各国大贵族养士成风,战国四公子都蓄养了数千门客,其中必然不乏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处的死士。嫪毐叛乱时,获得了一部分秦国本土军人的支持,他所豢养的死士也是他起兵时的一大依靠。春秋战国的死士,可以理解为门客中比较有勇有谋、能率领其他门客为蓄养他们的大贵族效力或是能牺牲自己执行暗杀任务的人。

影视剧中的荆轲。来源/电视剧《大秦赋》剧照

影视剧中的荆轲。来源/电视剧《大秦赋》剧照

秦汉时代,伴随着天下统一,王公贵族大规模蓄养门客的难度越来越大。至于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像郭解这样以“侠客”之名对集权构成威胁的黑恶势力,以及依附于他们的门客,更是遭到猛烈打击。毕竟,对朝廷来说,“侠以武犯禁”,王公贵族蓄养门客的行为短期内遭到了极大抑制,“死士”更是养不起来。东汉王朝依旧对王公贵族蓄养门客严加打击,一天之内就处死了沛王刘辅的门客数千人。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也悄然发生了改变。西汉时代,大部分土地不再需要轮种,可以常年耕种、反复利用,可供播种的粮食和果蔬种类也越来越多,使得土地价值得到大幅提升,土地的流通和兼并速度都开始有了飞跃。

最初,能成为大地主的主要是两类人:权贵和商人。但随着汉武帝推广盐铁专卖,集中在矿业和盐业领域的大商人纷纷破产。在西汉后期和东汉王朝,人们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伴随着大商人阶级整体性的破产,土地的商业化流通能力反而大大下降。到这时候,土地所有权的主要转移方式就变成了权力寻租:皇族、官员、军头等大权在握的实力派,利用手里的权力对土地强取豪夺,再利用占据地租获得更多土地和财富,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力。到这时,豪门世族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占据主导的时代开始了。

东汉时期,崔寔著有一本专业著作——《四民月令》(主要介绍大地主田庄每月例行农事活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豪门世族的庄园生活。每个田庄就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小型社会,生产规范相当细致。除了介绍了自给自足的基本农业经济外,还提到了庄园主如何利用价格波动,进行粮食、丝绵和丝织品等品类的买卖活动。可以说,拥有庄园的豪门世族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单元。在这个基础上,东汉时代的豪强地主横行,并为之后长达五百年的门阀贵族政治奠定了基础。

东汉庄园生产画像石。来源/成都博物馆

东汉庄园生产画像石。来源/成都博物馆

因此,到东汉中后期,在统治者眼中,事态逐渐失控。东汉后期大学者王符所著的《潜夫论·述赦》一书记载,东汉后期,洛阳有一个叫“会任之家”的神秘组织,里面提供的业务范围广泛,从结识高官贵族到犯法后如何疏通,都可以花钱搞定,起步价十万钱。当然,在这个“会任之家”中同样可以花钱雇到各种死士,据说杀人越货无所不能。

这种神秘组织公开在首都洛阳生存,说明统治者对基层的管控已经逐步失效,曾是重点打击对象的民间游侠、恶少再次成为掌控基层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东汉帝国首都也能横行无忌。士大夫阶层和外戚、宦官们之间时而勾结时而斗争,都需要这群人做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包括死士在内的游侠阶层虽说在东汉中后期再度活跃起来,但真正帮助司马懿父子完成政变的核心,并不是这些人,而是私兵。

司马师的三千死士:核心是魏晋常见的私兵

豪门世族之所以有翻云覆雨的能力,核心在于他们垄断了大片土地,土地上的大量劳作者则成为被他们荫庇的部曲与田客。这些附属人口平时耕种,作战时则会化身为私兵。如果作战勇猛,还能得到减免家族地租的待遇,甚至会在家族内部得到升迁的机会。

在战乱频仍、商品经济凋敝的时代,一个普通人如果不依附这样的大族,不要说积累财富、获得自己的土地了,生存都很难维持。因此,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依附于势力足够大的豪门,不但能保证乱世中的生存与温饱,还能通过战斗立下军功,来获得可能的上升渠道。从东汉开始,豪门世族成为政坛上的主流力量,黄巾之乱和董卓入朝后,东汉中枢权威衰弱,又进一步扫清了豪门大规模募集私兵的政治障碍。

曹操起兵时的初始力量,就来源于家族私兵。我们在史书中可以见到大量相关记载:“曹仁字子孝······后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旅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曹休字文烈······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夏侯惇字元让······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夏侯渊字妙才······太祖起兵,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

曹氏是沛国谯县数一数二的大豪族,所以曹操起兵时,以曹仁、曹休为代表的曹氏和以夏侯惇、夏侯渊为代表的夏侯氏,几乎在转眼之间就为曹操拉起了五千人的雄厚力量,成为他起兵的第一桶金。李典、许褚等曹营名将,都是大豪强、大坞堡主带着家族私兵加盟曹魏集团。

影视剧中的许褚和曹操。来源/电视剧《三国》截图

影视剧中的许褚和曹操。来源/电视剧《三国》截图

割据江东的孙吴军队更是充满了私兵色彩,像是江东大姓豪强的武装联盟。孙坚、孙策与孙权父子三人出身低微,他们能征服江东,一方面利用了袁术的政治背书,另一方面则依靠淮泗集团的支持。但是,孙策大肆诛杀江东大姓豪强,引起了普遍敌视,最终死于刺杀。孙策死后,孙权选择与当地大姓豪强边斗争边妥协、共同统治的方针,来对付外部的曹魏集团和内部的山越等势力。因此,孙权阵营得以巩固和扩大的过程,也是孙吴政权本土化的过程,这个趋势越往后越明显。孙权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承认江东大姓的诸多特权,世袭领兵权则是其中的最主要部分:大约建安末年、黄初初年起,孙吴将领指挥的军队在他们死后通常会交由儿子统领。所以,三国、两晋时期,大族家里养私兵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作为河内地区一等一大族的司马氏,自然也会拥有颇多私兵。司马懿发起高平陵政变时“三千死士”中的大部分基层力量,应该就是司马氏的私兵。

按照《晋书》记载:“初,帝(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司马师在司马懿授意下养的三千死士,平时都散在民间,到司马懿准备发起政变时一下子突然冒了出来。当时,作为司马懿担任太傅、退居二线的交换,司马懿最成器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了中护军。最初,按“魏初因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中护军是禁军中负责选拔下级武将的重要位置,在中领军之下。但在司马师担任中护军时,这个职位的权限已经得到极大扩充,成为与中领军分庭抗礼的重要职位。司马师在任上“作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这当然不乏后来司马家族夺权成功后,史书对他的溢美,但当时与何晏、夏侯玄齐名的司马师,在中护军的位置上经营颇久,拉拢、提拔了一大批中下层军官,确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影视剧中司马懿与司马师谋划豢养死士。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影视剧中司马懿与司马师谋划豢养死士。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因此,“三千死士”的骨干领导层更可能是司马师利用中护军的职权发展的亲信、死党,他们麾下有一小部分精兵。高平陵政变时,司马懿一方的大部分基层人员,多半是作为豪族的司马氏私兵,这在当时的豪族之间可谓司空见惯。当然,这些私兵肯定是以各种平民身份为掩护混进洛阳,因此不可能带武器。当司马懿正式发起政变时,他的人基本都没有武器,必须先拿下武库,而到达武库必须经过曹爽的大将军府。曹爽家族此时几乎倾巢而出到高平陵去了,但大将军府内依然有一定的私兵留守,曹爽的家将此时早已带领数十名弩手严阵以待,司马懿手无寸铁的政变大队愣是无法通行。但当时大将军府上有一位叫孙谦的将领,不知道是早已被司马懿收买,还是慑于司马懿的威望,竟劝阻了这些弩手射击,政变大队得以顺利通过,占领了武库。司马懿父子的私兵死士这才武装起来,真正有了控制洛阳城的能力,并在下来的一系列行动中控制住洛阳城。

影视剧中,司马懿亲自率军占领武库。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影视剧中,司马懿亲自率军占领武库。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半个世纪后的八王之乱中,淮南王司马允同样以中护军的身份在首都洛阳暗养死士,当准备篡位的赵王司马伦想除掉自己时同样起兵政变。司马允最初起兵的兵力是:“国兵及帐下七百人”,也就是自己封国带来的卫队和自己的死士。

不同于司马懿政变时得先夺取武库,这些封国卫队和死士都是有武器的,而且战斗力极高:“允所将兵,皆淮南奇才剑客也。与战,频败之,伦兵死者千余人。”但胜利在望之时,司马允被司马伦麾下诈降的家将刺杀,最终功败垂成。我们不难看出,洛阳城内的各路王公贵族,此时不但都蓄养私兵,而且有着精锐的武器装备,总体来说,比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更为混乱。

靠精锐死士一度战胜洛阳城内政敌的司马允,却没能控制住局面。而司马懿父子在政变后稳稳控制了洛阳,随后步步为营蚕食曹魏政权,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王朝,这是为何?

这么多养死士的,司马懿父子为何成功?

从历史上看,政变成功是一回事,政变成功、控制中枢之后的善后又是另一回事。司马懿父子能通过政变控制洛阳城,除了司马家族作为在河内地区长期经营、树大根深、足以供养起一支私兵外,更重要的是,司马懿长期掌兵的威望和经验,以及司马师在中护军位置上的有效经营。但是,司马懿父子谋划多年后的闪电一击,归根到底也不过是控制了首都洛阳,距离夺取天下大权还为时尚早。

曹爽控制曹魏政权的正始年间,他手下的何晏、夏侯玄等官员主持进行了一系列颇有声色、褒贬不一的改革,被称为“正始改制”。其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朝廷的人才选拔权,而原本对地方士人选拔有极大权力的中正官只负责评价不再直接插手选拔;改革地方行政管理层级,从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改革官场繁文缛节,以古代礼法为标准,提倡朴素的社会风气,抵制奢侈之风。

影视剧中的何晏。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影视剧中的何晏。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对于这次改革的效果,史书褒贬不一。值得注意的是,《晋书》中曾记载了作为何晏政敌的傅玄之子傅咸对这次改革的认可:“正始中,(曹爽)任何晏以选举,内外之众职各得其才,集然之美于斯可观。”可谓评价极高。《晋书》还提道:“魏太和中,遣王人四处,减天下吏员,正始中亦合并郡县,此省吏也。”高度评价了撤郡对行政开支的缩减。

但无论如何,裁撤郡级行政单位、限制地方中正官在官员选拔中的权力,都严重侵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庄园经济为主体、世家大族当道的时代,这些作为注定是逆时代潮流而动的。

早在司马懿政变前,太尉蒋济就曾利用日食的机会上书,“夫为国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张其纲维以垂于后,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终无益于治,適足伤民,望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职,率以清平,则和气祥瑞可感而致也”。意思就是,曹爽任用夏侯玄、何晏等人的改革过于激进,弊大于利,上天都在示警了,赶紧收手吧。另一方面,曹爽为了增加自己一系的政治威望,对蜀汉发起了大规模入侵,结果在兴势之战中遭遇汉将王平痛击,损失惨重而一无所获,反而进一步削弱了自己的威望。

因此,司马懿在洛阳发起政变前,世家大族早已对曹爽集团普遍不满。当时的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等元老,在司马懿发起政变后立刻与他积极配合,高柔、王观等人利用自己的资历和威望成功控制了留在洛阳的禁军部队。可以说,高平陵之变中,高柔、王观、蒋济为代表的老臣不但支持或者同情司马懿,还纷纷参与了政变中的重要工作。这些老臣都是曹操时代出仕的、资历和司马懿相近的大佬,门生故吏遍及朝廷。他们的选择,意味着文武百官中的大多数是支持司马懿或者保持中立的,支持曹爽的人反而成为少数派。毫无疑问,曹爽一系激进的改革和曹爽本人的跋扈弄权已经让大多数朝臣,尤其是切身利益受到极大侵犯的世家大族,都选择站在曹爽集团的对立面。

影视剧中,司马懿和支持他起事的老臣。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影视剧中,司马懿和支持他起事的老臣。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正因为如此,司马懿的政变度过了最初的危险期后,便形成了对曹爽一系的压倒性优势。当时,桓范从洛阳城内逃出,当时曹爽集团正在紧急讨论如何应对这次兵变,桓范建议调集兵力与司马懿一战。但在场的曹爽集团主要成员,都对桓范的建议报以沉默。曹爽本人性格固然软弱,但是除了桓范外,几乎所有人都不敢冒险,除了司马懿在军事上的声望,洛阳城内的元老们以及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族普遍敌对的态度,也是大家都不敢听从桓范意见冒险的重要原因。在支持司马懿的元老看来,这只是一次世家大族们团结起来废黜大权独揽、侵犯他们利益的后辈曹爽的行动。司马懿派出尚书陈泰、曹爽心腹尹大目等人游说曹爽,最后是政变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蒋济出来做担保,曹爽在放弃兵权后可以以富贵闲人的身份度过余生。

然而,等曹爽当真放弃兵权后,司马懿却露出了自己隐藏几十年的真面目,他背信弃义,曹爽一系主要成员都被诛灭三族。何晏在曹爽执政初期颇有美誉,但因为和曹爽的心腹丁谧关系不好,此时已经和曹爽集团颇为疏离,但同样被诛杀三族,不少当代研究者认为,这是司马师对何晏的妒忌与忌惮所致。而深度参与政变、并为曹爽等人作担保的太尉蒋济,力劝司马懿手下留情无果,随后在内疚与自责中郁郁而终。

影视剧中,司马懿屠杀曹爽一党。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影视剧中,司马懿屠杀曹爽一党。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我们觉得曹爽愚不可及,更多是因为从他被诛灭三族的结果倒推了过程。当时,无论是蒋济、陈泰等参与政变的大部分元老,还是曹爽一党的主要成员,都认为这只是元老集团对改革过于激进、侵犯太多人利益的曹爽集团一次兵不血刃的政变罢了。在汉献帝、曹奂、刘禅、孙皓这样的亡国之君都能以贵族身份得到善终的年代里,放弃权力、主动服输后以贵族和富家翁的身份终老,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反而是露出獠牙的司马懿让人意外。无论曹爽还是蒋济都没想到,做了三十年大魏纯臣、已经快要入土的司马懿,此时竟然会顾不得任何脸面和规则,选择用曹爽集团全族的性命,来完成自己改朝换代的野心。

司马懿、司马师父子以在军队中的部分中下层军官为骨干,以家族私兵为基本力量,联合利益受损的世家大族,尤其是元老重臣,一起打倒了改革过于激进的曹爽集团。他之前蛰伏的几十年,伪装得实在太好了,以至于骗过了蒋济这样的老同事。当他选择突然翻脸、撕毁协议诛杀曹爽等人、露出觊觎最高权柄的獠牙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震惊中丧失了联合反制的能力。也正因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暗中蓄养死士、明着养部曲私兵的豪门世族如过江之鲫,只有司马懿以此为基础,步步为营,最终夺得了大权。

参考书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6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12.4

3、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12.4

4、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9

5、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96.4

6、崔寔撰/ 石聲漢校注《四民月令校注》,中华书局,2013.5

7、王符撰/汪继培注 《潜夫论·述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

8、陈忠海  《“正始改制”的局限与失败》,《中国发展观察》,2021.11

9、徐斌《正始名士的政治抱负——析夏侯玄<答司马宣王时事议>》,《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12

责任编辑:陈玲玲 ZB022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