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钩沉 记忆 老图 杂谈 滚动

没有他,也许就没有永乐盛世

最爱历史 2022-07-19 11:01:18
A+ A-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二日,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明军大营。

刚经历了第五次北征的朱棣,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纵观此生,他五征漠北,郑和六下西洋,无一不是影响大明国运乃至中国历史的大事件。

但此时的他,心里却仍残存着遗憾。他拼尽全力留下最后五个字:“夏原吉爱吾!”

三天后,朱棣的死讯传回紫禁城,坐镇京师的,正是“胖瘸太子”朱高炽。

再也不用活在父皇的阴影下了,朱高炽感到了一丝轻松。

没有他,也许就没有永乐盛世

但长期监国的经验告诉他,此时还不是该放松的时候,他的兄弟们也在盯着后永乐时代大明至尊的宝座。

而现在,能救他的,大概也就只有父皇口中的夏原吉了。

▲夏原吉画像

▲夏原吉画像

01 建文朝的“后勤部长”

其实在22年前,他是建文皇帝的“后勤部长”——大明户部右侍郎。

此时,他职责是为大明“正规军”筹措钱粮,提供保障,维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若不是建文帝坚持“削藩”,起用“草包将军”李景隆讨伐燕王朱棣,致使大明军队惨败。也许他会在建文朝发光发热,开启大明“建文盛世”。

但历史没有假设,自从第一次与朱棣“零距离”接触,他的命运就悄然改变了。

那是建文四年六月十三,大明皇宫燃起熊熊烈火,皇帝早已不知所踪。南京城最后一道城门——金川门被打开,“胜利者”的朱棣率领手下大军“回家”了。

作为曾经的造反派,朱棣进城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处理掉那些当初支持建文皇帝“削藩”的大臣,诸如,黄子澄、齐泰之流,通通身死族灭。

而作为建文帝的“后勤部长”,南京城破之时,夏原吉却在户部埋头苦算战争损失和抵御燕军的城防用度,丝毫没有被外界的杀伐之声所扰乱。

直到被搜捕的士兵发现,将其捆绑带到朱棣面前。

当敌军主帅朱棣站在自己面前时,或许夏原吉也曾想过自己即将大祸临头。

但这位以胜利者姿态进入南京城的新皇帝,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夏原吉的表情。

此时,早已被屠戮的血腥之气模糊了双眼的他,表现得异常愤怒。

正欲对夏原吉下狠手时,这位“建文旧臣”却为工作提出了求情。

他说,自己本来就该死,但是手头上的账目没有厘清,能否再借他三日?

朱棣一愣,怎么,这个时候还有大臣愿意舍生忘死地工作?

这夏原吉该不是脑子“瓦特”了吧。

可是当他听到身边同为“建文旧臣”、“变节者”的兵部尚书茹瑺说他在“靖难”之役中替建文帝出力甚多,朱棣瞬间明白,这就是个为了国家不要命的大臣。

当即下令释放夏原吉,并邀他担任新朝的官员,继续留在户部效力。

我们今天不得而知个中缘由,但据相关研究学者表示,朱棣和夏原吉之间应该有过一次对话。

就是这次谈话改变了夏原吉对朱棣的看法。专家称,儒家尊崇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同则可相与谋。”道,是他们最终达成合作的基础。

也就是说在这次的谈话中,夏原吉与朱棣产生了对彼此的信任。

▲建文皇帝剧照

▲建文皇帝剧照

02 永乐朝的“治水专家”

永乐元年,浙西再次发大水。

这里历来都是大明赋税的重要来源,以往朝廷屡次派人去抗洪救灾,效果都不好。

而如今新朝刚刚建立,天下目光皆聚焦于这次灾难,朝廷准备怎么处理?身为皇帝的朱棣如何不清楚?

在这个节骨眼上,朱棣想到了“建文旧臣”夏原吉,不知他是否值得自己的信任?

接到命令的夏原吉即刻出发,治水期间,他常常日夜思考如何更好地消除水患

因此,在疏浚工程现场,经常能看到一个身穿布衣的官员徒步往返住所,即使天气炎热也一如既往。

当时的人多有不解,他却说:“如今因为洪水的影响,百姓们都很辛苦,我作为负责疏浚洪灾的官员,又怎能贪图安逸呢?”

通过实地考察,他向皇上提出了遵循古时候夏禹治水的方法,导三江入海,疏通吴淞江下游、连接太湖水系,然后建立水闸,按照汛情变化决定开合闸门。

不出意外,皇上同意了。

随后,他又带着军民分别疏浚了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等地,一举根治了为害大明多年的江南水患。

使这块帝国赋税重地重新焕发生机,为即将到来的“永乐盛世”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这些都被朱棣的亲信“黑衣宰相”姚广孝看在眼里,他向朱棣盛赞:“原吉真有上古仁德之心。”

▲古代治水示意图

▲古代治水示意图

03 “财政部长”夏原吉

夏原吉治水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他自身为官的才能,证明了当初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由于他成功地为朱棣解决了登位后的第一个大考验,因此治水归来后不久,他接到命令,出任户部尚,总揽大明帝国财政事务。

掌管天下财富,岂是易事。特别是刚刚经历过“靖难”战火的大明。

国库的钱粮是有限的,小到给官员发工资、修缮宫殿,大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对外打仗都要由户部保障。

稍有差池,便是掉脑袋的事。

而上位后的朱棣,偏又是个需要用丰功伟绩来证明自己的君主。

这些年永乐下旨编修永乐大典、六下西洋、五征漠北、攻安南、修紫禁城、通运河...

哪一项,都是“烧钱”的大项目,况且国家刚刚遭遇四年的战争,百废待兴,能正常维持帝国日常开支就很了不起了,哪还有余钱去完成皇帝的理想?

而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年间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折合成粮食大概在200多万石,郑和下西洋造宝船就需要花费20万石粮食,相当于国库一年十分之一的收入。

▲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郑和下西洋示意图

反观历史,即便是在经历了“开皇之治”的大隋朝,隋炀帝在开挖大运河时也不慎把国家给“挖”没了。

而如今刚经历了战火的大明,又有什么力量支撑得起皇帝的“面子工程”呢?

这一切,夏原吉他有招。

首先,长期为国家理财的经验告诉夏原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所以,他随身携带着一本记录了全国各地户口、府库、税赋变化的小册子,随取随用。

当朱棣问他:“现在我们国家有多少钱?”夏原吉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朱棣听后,更加确信自己当初的选择。

其次,他向朱棣提出“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明史.夏原吉传》)

意思就是,通过裁撤多余的机构和人员,缩减国家财政支出。

通过减轻全国赋税,严厉打击私盐买卖,将囤积在仓库里的物品“变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推广屯田种植方式,让边防军士在平时也能耕种,自给自足,减轻对国家财政的依赖。

对于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鼓励他们到边境去落户开荒,与民休息;通过颁布一些新政策,惠及商人,为大明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紧接着,通过弹性税收方式,对税收对象“区别对待”。

他主张对富人增收税款,却建议皇上减免穷人的税收,允许人们出钱来代替劳动。

当皇帝需要赏赐臣下或外来使节时,他率先建议进行一次性封赏。

因为一次性的赏赐,虽然数额巨大,但可以有效减少因封赏的长期性造成的大明财政资源的持续浪费。

最后,当面对数量日益庞大的大明宗室,他提出了“开放盐引”。

即允许宗室藩王运销食盐,自给自足,减少朝廷每年需要支付及赏赐给藩王的大笔经费。

正是这些措施,扛住了永乐盛世下每一次大手笔的花销。

在保障皇帝的“面子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的同时,也为大明在国家影响力、国库收支、百姓民生中找到了平衡点。

难怪清代历史学家赵翼赞叹道:“历朝论理财能者,唯桑弘羊、夏原吉二人也。”

04 三代帝王“总顾问”

由于夏原吉基本每次都能完成朱棣交代的“特殊任务”,朱棣也对他产生了足够的信任。

自永乐八年(1409年)起,朱棣命夏原吉辅导皇太孙留守北京,“凡铨选文武,经理财赋,修明礼乐,调遣军马,详审刑罚,兴止营造,激扬风纪,所以北奏行在,南启东宫,下令于天下者,皇太孙端拱惟公言是从。”(《明史.夏原吉传》)

可见,此时的夏原吉除了日常管理户部事务外,还承担批阅奏章、处理国家大事、辅弼储君的职责。

这份信任,甚至超越了永乐朝的内阁所承担的责任。

永乐朝有“不得专制诸司”的规定,而夏原吉却拥有处于皇太孙之下,凌驾于六部大臣之上的权力。

这已与当初朱棣的政治理念大有出入,甚至给人一种改变朱元璋“不设宰相”祖制的嫌疑。

这也无怪乎在后来朱棣驾崩后,太子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夏原吉。

▲明仁宗朱高炽剧照

▲明仁宗朱高炽剧照

05 永乐盛世的最强保障

但夏原吉当初选择与朱棣合作,仅是源于自身对天下苍生的考虑。

因此,他也做出过拂逆朱棣本意的行为,最严重的一次当属朱棣提出第三次北征计划时。

永乐十九年(1421年),当朱棣听到当初支持自己“靖难”的股肱大臣们纷纷反对自己三征漠北的计划时,他把目光转向了夏原吉——这位无条件支持自己近20年的大臣,他需要得到赞同的意见。

可是夏原吉这次却不再支持皇帝的贸然决定了。

他直截了当地说:“国家连年的战争,基本都无功而返。军马储备已经损失了十之八九,加上现在灾荒不断发生,早已内外交困。”

“更重要的是,您老人家现在身体又不好,还是静心调养为好。出征漠北这种事,您找个将领代表一下就行,您不用亲自去。”

夏原吉很明白,这种话一出口,肯定是要遭罪的。

但为了天下苍生以及一向对自己青睐有加的皇上,此言,皆出自肺腑。

但此时的朱棣,哪里听得进“忠言逆耳”。原本就希望得到赞同之声,无意中却被泼了盆冷水。

朱棣下诏抄了他的家,并下了诏狱。随后,三征、四征、五征漠北依次登场,直至朱棣在榆木川终结一代帝王生涯...

据说,此次抄家把“永乐盛世最强保障”夏原吉的真面目抄了出来。

掌管天下财赋数十年,家里除了皇帝赏赐之物以外,就只剩下些破衣烂衫,瓶瓶罐罐。

谁能想到,一辈子跟钱粮打交道的他,能将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使“永乐盛世”威名远播,却没能为自己留下半分余财。

清廉至此,可见一斑。

这大概也是朱棣在驾崩前悔悟当初时,奋力喊出“原吉爱我”的主要原因吧。

▲墨水如画,紫禁城。图/摄图网/喵星侠

▲墨水如画,紫禁城。图/摄图网/喵星侠

06 一代名臣心中的“道”

当太子朱高炽将朱棣驾崩的噩耗告诉了在诏狱中的夏原吉时,史载,他伏地痛哭。

对于没能劝阻老皇帝北伐,他是懊恼的。

但他此时心里很清楚,太子前来找他的用意。

当太子询问他,自己登基后应该怎么执政时,他向太子提出了三条建议:

1、立即停止郑和下西洋项目;

2、赈济灾民,同时蠲免赋税;

3、为“建文旧臣”翻案。

对于前两条,监国多年的太子也深有体会。

但最后一条,太子犹豫了。

他很清楚为“建文旧臣”翻案,等同昭告天下,他们家得位不正。

夏原吉指出,虽然“永乐盛世”创造了繁荣昌盛,但由于严刑峻法,统治阶层内部也产生了诸多尖锐的矛盾。

解决“建文”遗留的历史问题,可以有效弥补大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创伤。

太子朱高炽经过一番思索,最终同意了。

在之后的仁宗一朝,夏原吉历任太子少傅、少保等职,以“三公三孤”身份继续为大明王朝保驾护航。

宣德五年(1430年),历仕五朝的“永乐盛世最强保障”夏原吉溘然长逝。

纵观夏原吉这一生,从最开始不顾自身安危,为国工作到后来力劝皇帝终止北伐计划。

他的心里始终存着一个“道”,一份承载天下苍生生计的“道”。

也正是因为心中的“道”,使他在处理国家政务,为国理财时,总能首先想到百姓。

即便这有时会忤逆当政者的意愿,使自己陷入险境。

但也因为心中这份“道”,他为永乐盛世之后大明帝国的发展提供了发展蓝图。

在朱棣之后又诞生了一个十年治世——“仁宣之治”。

责任编辑:陈玲玲 ZB022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