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钩沉 记忆 老图 杂谈 滚动

“吃货”的“吃道”

学习时报 2021-11-19 13:50:16
A+ A-

吃饱吃好,常情常理,但须遵守一定之规,吃什么、怎么吃,事关德行,“吃”中有“道”。汉时羊续悬鱼,克己之欲,守官之德,全人之情,流芳后世,传为美谈。

当时,羊续身为南阳太守,平时嗜好吃鱼,下属得知后送来好鱼。第一次送鱼,收而不食,公然悬于厅堂,以明心志。第二次送鱼,不收而劝,以悬鱼示之,教育身边人。羊续爱鱼,但从未被口腹之欲迷惑,对于一条鱼背后的细节洞若观火。一是送鱼之人不妥。府丞是太守的直接下属,先例一开,针尖大的窟窿能漏斗大的风。二是信息传播存疑。羊续爱鱼本是私密之事,而府丞却能精准知晓,投机之徒无孔不入,必须加以警示。三是与为政主张相悖。南阳是为大郡,有豪奢之风,羊续本为临危受命,迅速平乱后,思索治本之策,倡导清廉节俭,致力扭转不良风气。在此背景下,羊续悬鱼,驱邪避祸,润物无声,悟者自明,智者自安。

防微杜渐,知易行难,羊续忧虑之事,后世屡见不鲜。执迷于口腹之欲,醉心做饕餮之徒,“吃货”一旦无度,那么祸从嘴起也就不远了。蔡京是北宋权臣,被后世称为“六贼之首”,在生活中是不折不扣的骨灰级“吃货”。蔡府饮食精致,连一个包子都不是凡品,有专人负责加工葱丝,镂刻花纹,作为配料,奢豪可见一斑。蔡京还钟爱“黄雀鲊”,这是用一种小鸟经过复杂腌制而成的食物。根据时人记录,蔡府中整整三间房子,从地面到屋顶,堆满了盛满“黄雀鲊”的坛子。单从数量看,这些“黄雀鲊”已经完全脱离了使用价值,成为了一种病态的满足。唐朝的元载与蔡京相似,他喜欢的是胡椒,对这款调料如痴如醉。唐代宗时期,元载位极人臣,史称其家“膏腴别业,轸域相望”。当时胡椒贵重,兼具硬通货的功能,房多钱多胡椒多的“元三多”自然富甲一方。元载被查处之后,家中抄没的胡椒足有八百石,可谓数量惊人。吃本无罪,奈何纵之。由吃入痴,由痴入贪,由贪至祸,不可救也。

吃在嘴边,行在日常,考验心性。吕蒙正为北宋名相,年轻时候生活窘迫,功成名就后饮食有了变化,喜好鸡舌汤,几乎每天必吃。多一道不平常的“家常菜”,虽然花费不菲,堂堂相府倒也不以为意。直到一天,吕蒙正去花园散步,发现墙角有大如小山的鸡毛堆,询问得知,居然是为做鸡舌汤宰杀留下的鸡毛。平时只顾美味的吕大人深受触动,默然悔悟,此后再也不吃鸡舌汤。由俭入奢,大都放纵自我,以求快意人生,往往事与愿违。由奢入俭,可为而不妄为,必须自警自省。

同为宰相,在饮食方面,王安石就是彻彻底底的“豪放派”了。原本可以是吃什么有什么,但王安石却是有什么吃什么。有一次,他在家中“设宴”待客,宴席只有胡饼、肉块、菜羹几样简单食物,客人觉得无法下筷,王大人却风卷残云,连别人吃剩的胡饼也包圆了,来客不禁深感自惭。饮食之道,如果说王安石是随遇而安,那么范仲淹就是刻意修炼了,他的“食粥”故事广为人知。范仲淹家贫,少时求学,以凝固的冷粥和简单的咸菜充饥,留下了“断齑画粥”的典故。家境优渥的同学送来美味佳肴,范仲淹领情却不受食,感谢并解释道,如果猛然享用膏粱厚味,改变了日常习惯,恐怕粗茶淡饭就难以再下咽了。自律如此,知行合一,才有了为国镇边、屡战屡胜,为民理政、造福一方,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豪迈。

由此观之,吃非小事,其中理念足以影响人生。羊续悬鱼,是告诫他人,更是自警自省。饕餮无法遏制贪婪,最后就会自噬己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蔡京败落后,在流放岭南的路上,犹如过街老鼠,老百姓甚至不卖给他食物。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巨贪,“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最后病困交加,饥寒交迫,饿死在潭州。元载因罪受诛,刽子手应其“速死”之求,随手剥下他的袜子,塞进他的口中,没有一颗胡椒能帮其掩盖恶臭。古往今来,放纵口腹之欲,小者祸从口入,乃至于自身倾覆;大者销蚀根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成为亡国败家的悲歌前奏。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从吃什么,到怎么吃,既是探索求新,也是修身修心。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绝不是讲究铺陈、穷奢极欲,而以现有食物产生最大效用。“一箪食,一瓢饮”“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才是老夫子推崇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取用天地应惜食,随遇而安菜根香。平素看似无用的边角料,经过料理也能大放异彩,既有趣也有意义。例如,菠菜根、芹菜叶,原本都是弃之不用,后来发现洗净的菠菜根红白可爱、口感甘甜,富有营养;芹菜叶焯水和小虾皮凉拌,别有风味,还能降血压。诸如此类,举不胜举,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的传说,更是广为人知。珍惜食材,量入为出,不是变废为宝,而是发掘本身就是宝,这才是“吃货”应有的态度。

取用有度,饮食有节,简朴为要,欲不盈满,当为护身之法、修身之道。

责任编辑:李劲 CK005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