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钩沉 记忆 老图 杂谈 滚动

八里桥之战,三万对阵三千,“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清为何全军覆没

清风明月逍遥客 2022-06-21 10:09:03
A+ A-

北京东面有个叫“八里桥”的地方,是为交通要道。在百多年前,这里有场大战“通州八里桥之战”,是近代历史上中国军队与西方军队首次大规模野战。当时,中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以三万大军对阵敌方三千,结果全军覆没,相反英法联军损失甚少──据中国历史记载,英法联军死伤为千余人。战败之后,整个京城沦陷,并有火烧圆明园千年遗恨。

后人常说,这场战役是西方“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的另一典型案例,不过,如仔细剖析清军在这场战役中惨败的原因,除了武器落后,还涉及清廷做了一连串傻事。

1860年9月21日,八里桥之役爆发。清军以旗人名将僧格林沁为总指挥,率领由绿营兵与蒙古骑兵组成的三万人,面对英法联军约三千人。英法联军先进攻,僧格林沁令所有步兵均隐蔽在灌木林与战壕待机杀敌;骑兵率先向联军左右翼作反冲锋。据了解,他们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敌,以长矛和弓箭迎击,企图冲乱敌方战斗队形,有的更冲到敌军指挥部附近。不过,清军大刀长矛始终不敌洋枪洋炮,八里桥石栏板被炸至粉碎,桥面上亦堆满清军尸体。最终八里桥失守,三万将士全部殉国。

从英法联军的战斗力的角度来看,当年经历过拿破仑战争考验的英法联军,已累积了近代大型战争经验。由义务兵役制征得兵源,再加上职业军官团,装备有配备刺刀的火绳枪和滑膛炮,使用空心方阵和“三段击”战术,将火器威力发挥至极致;相对而言,清军武器显然落后。

据史家考证,1860年左右,清军火炮与英军相比,在样式及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但差别在于制造工艺引起的质量问题。首先,中国制作铁质差劣,冶炼技术落后,令火炮粗糙,发炮时容易炸裂,伤及自军射手。清军为防止炮管炸裂,不断加厚大炮,令“巨炮”笨重,但威力不如西方小炮。

至于铸炮工艺方面,英国当时采用铁模等工艺,相反清朝仍使用泥模,铸件极粗糙,令炮弹弹道紊乱,射击准绳极差。西方当时已对火药燃烧、弹道、初速度等方面已有研究,这方面清军跟英军相形见绌。工艺落后,再加上清官偷工减料、中饱私囊,使得清军火器质量极差。

因此,我们看到,在两次鸦片战争的炮战中,清军岸炮对西方舰炮,硝烟过后,敌军无一艘战舰击沉,自己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除了火炮,清军当时火枪也不行,他们用的火绳枪,枪管薄厚不均,枪膛宽窄不一,膛宽弹出无力,容易膛炸自伤射手,有清兵宁愿不用。在火器上先天不足之下,加上僧格林沁过于迷信蒙古骑兵的想当年横扫欧亚的威力,八里桥之战,最终成为蒙古骑兵一阙悲歌。

综观中国历史,由宋代大规模使用火器起,及至明朝,火器都大大发展。满清入关,即使康熙年间火器技术曾有较大进展,却只为皇室所用,没有大规模生产为军所用的概念。清代火器发展最高只达到欧洲十七世纪的水准,且逐渐退化。待到鸦片战争爆发,满清才如梦初醒。

然而,武器远非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八里桥之战还有更多让人叹息之处,例如当时咸丰皇帝犹豫不决,又如当时清廷对英法联军借谈判来拖延的计谋,屡屡犯下低级错误。

在八里桥之役前,曾有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当时,英法舰队无视中国军队劝阻闯入大沽口防区。僧格林沁恨得咬牙切齿,“玩”了英法联军一把,让后者误以为大沽口不设防,清军趁英法联军登陆期间放炮,英法联军死伤颇重,狼狈退去。

清军这一仗赢得侥幸,但清廷上下却错判形势,摆出“天朝大国”的架子,与英法两国谈判代表磋商时,大清国坚持必须向皇帝行跪拜礼,否则谈判破裂。此外,僧格林沁更扣留英法39名谈判使节,送进刑部大狱。

史载,当时僧格林沁每骂一句,侍卫亲兵就重重敲一次英方代表巴夏礼脑袋;另一代表洛基则被清兵抓着头发和胡须,在僧格林沁面前不断磕头。押运途中,使节身上的金钮扣、金笔、怀表之物也被清兵没收......

清廷长期蔑视当时的国际规则,也经常做傻事。1900年,慈禧勇敢向世界多国宣战,有说是与裕禄关于天津大沽口战役的假捷报,受到鼓舞有关。当读到这段沉重的历史时,总令人感慨遗憾。

责任编辑:陈玲玲 ZB022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