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陈颐鼎连忙坐起:“刘将军,我想过了,南京军事学院是解放军的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人都是关键岗位上的指挥员。我理论课讲得再好,毕竟是败军之将,没有号召力。”刘伯承说:“此话差矣,兵圣克劳塞维茨说,兵学是经验的科学。历史中的事例,在经验学中,可作为最有力的证据。”刘伯承为了请陈颐鼎,决定三顾茅庐。
陈颐鼎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封面历史,原题:陈颐鼎年谱:刘伯承三顾茅庐请他执教南京军事学院
陈颐鼎,被誉为“传奇将军”,但关于他的记载却却很少,随着近年来随着史料的发掘,这位将军的事迹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日前,封面新闻记者赴南京专访陈颐鼎的百岁遗孀丁志凡,儿子陈万中,同时结合史料,首次以年谱的形式,详实记录将军传奇的一生。
年谱第七部分讲述陈颐鼎将军在解放战争以及之后的事迹。
1949年,陈颐鼎将军在解放军华北解教团。
1947年1月,国民党军为加强华东战场的军事力量,整编第70师由台湾调至徐州,此后开往山东,先后参加了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和鲁西南战役。
1947年7月,在鲁西南战役中,该师师部和第140旅被刘邓大军全歼,中将师长陈颐鼎、少将副师长罗哲东等被俘。
陈颐鼎之子陈万中:
在鲁西南战场上,由于前方战事吃紧,所属部队往济宁集结时,师部的警卫部队没有跟随师部行动,被共产党侦查密报刘伯承、邓小平。刘、邓派出一骑兵连(全部是日本高头大马)乘黑夜搜索整编70师师部,师长陈颐鼎、副师长罗哲东被生擒。
当时各野战军首长经常接见和看望被俘的国民党军高级军官,与其座谈、作报告,教育和感化其转变思想,争取为我所用。
刘伯承接见并设宴款待70师中将师长陈颐鼎,对其做争取工作。
1951年5月,陈颐鼎结束了在解放军华北解教团的拘押,被刘伯承元帅指派担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军训部军事研究员、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军事教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军事研究员和教员,回到了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也称南京军事学员,是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造就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的最高学府。
1951年1月15日,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刘伯承领导创建工作,并任院长兼政治委员。
关于刘伯承聘请陈颐鼎担任教员一事,这里还有一段“三顾茅庐”的佳话,据《党史博览》杂志上《刘伯承和一位国民党中将的传奇故事》一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