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酒业 证券 产经 房产 银行 保险 科技 消费 证券

权益主导型公募“折戟” 13公司去年投资亏均超百亿元

  编者按:基金2018年年报披露“收官”,基金公司业绩、产品盈亏、重仓股、券商分仓收入等一览无余。去年受股市下跌拖累,权益类基金几乎全军尽墨,但固收产品却打开了“一扇窗”

星期一 2019.04.01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
Loading...

权益主导型公募“折戟” 13公司去年投资亏均超百亿元

证券日报       2019-04-01 09 : 36
A+ A-

  编者按:基金2018年年报披露“收官”,基金公司业绩、产品盈亏、重仓股、券商分仓收入等一览无余。去年受股市下跌拖累,权益类基金几乎全军尽墨,但固收产品却打开了“一扇窗”。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三大股指全线大涨,牛市格局初显,公募基金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如今,科创板落地的脚步加快,科创板基金密集申报,可以预期今年基金的“钱景”正在路上。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基金公司自身的营收是一方面,各自能否在去年的市场行情下为投资者赚到钱,同样受到关注。《证券日报》记者最新梳理发现,在129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收益上,共有55家基金公司在去年艰难市场行情下,仍取得正收益,实现了对持有人资金的保值增值回报。

  天弘基金凭借其货币型基金的优势,仍然是2018年投资收益最高的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在去年共取得投资收益578.84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建信基金、中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兴业基金、招商基金等银行系基金公司。

  这些基金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固收产品的总规模在所有产品总规模中占比较高,所以才能够在去年市场行情下,仍然为其基金持有人带来正收益。另一方面,权益产品占比较高的基金公司,在去年的投资收益自然会有较大亏损,即便是管理能力突出的老牌公募基金,也未能幸免。

  固收产品主导的基金公司

  投资收益、管理费收入靠前

  2018年对A股市场来说是艰难的一年。这一年,A股市场主要指数持续调整,公募基金市场上的权益基金遭遇了普遍的亏损,基金持有人也经历了心态的煎熬和考验。不过,就整个公募基金市场而言,其投资收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夸张,公募基金市场上逾5000只产品的总体投资收益并未亏损很多。

  《证券日报》记者最新梳理发现,拥有开放式产品的129家基金公司中,有55家基金公司在去年全年的投资收益均为正,55家基金公司在去年的合计投资收益达到1833亿元;另外74家基金公司在投资收益上亏损,这74家基金公司在去年的投资收益合计为-3060亿元,这也意味着,129家基金公司,在去年的整体投资收益,合计亏损了1227亿元。

  最具赚钱能力的基金公司仍是天弘基金。天弘基金由于其庞大的货币型基金基础,在去年全年的投资收益高达578.84亿元,紧随其后的3家基金公司分别是建信基金、中银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该3家基金公司去年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86.54亿元、165.02亿元和110.2亿元,银行系基金公司固收产品的赚钱能力立现。

  实际上,无论是天弘基金还是建信基金、中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基金公司,这些固收产品占主导的基金公司,在去年的管理费等收入也十分可观,这也是基金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包括管理费、托管费、客户维护费在内,天弘基金在去年全年的费用合计共达到111.19亿元,其中管理费收入就有52.28亿元。仅次于天弘基金的是易方达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两家基金公司在去年的费用分别达到71.14亿元和61.79亿元,而这两家基金公司也均有规模庞大的货基产品,易方达益理财货币和工银货币。

  13家基金投资亏损均超百亿元

  最多的亏损286.8亿元

  面对去年A股市场的长期调整行情,权益型产品面临着较大幅度的短期亏损,公募基金市场上以权益产品占主导的基金公司,也面临着去年投资亏损的尴尬。《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去年的投资收益排名中,共有13家基金公司的投资亏损均在100亿元以上,最多的基金公司在去年投资亏损多达286.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3家亏损较多的基金公司,均是成立较早且具备相当品牌优势的老牌公募基金,尽管在去年有效降低了市场波动对权益产品的亏损,但仍然难免权益基金产品的单位净值出现较大下跌,这些基金公司也有相当大规模的固收产品在为投资者获取正回报,不过权益产品仍占有很高的比例,主导了整体的投资收益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正是由于这些基金公司敢于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旗下的绝大多数权益基金也都赶上了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快速反弹行情,基金净值快速回升。《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截至一季度末,拥有数据统计的2387只权益基金产品中,回报率超30%的权益基金多达483只。

  另外,如果从全年年初开始测算,权益基金的累计回报率能够很好地看出有多少基金在今年的收益已经覆盖了去年全年的亏损。记者梳理发现,从去年年初以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882只权益基金的累计回报率为正。

  这也就意味着,从去年年初时便持有这些基金的投资者,已经顺利回本并盈利。同时,这个数据的背后还隐含着,相关基金公司在去年全年的投资亏损,已有大部分在今年一季度被“填平”,权益产品占主导的基金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投资收益毋庸置疑地排在前列。

  36家基金公司去年赚145.5亿元仅3家净利亏损

  基金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在上周披露结束,上市公司年报也在快速出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以及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陆续披露年报,其控股的基金公司在去年全年的营收情况也随之曝光。截至3月31日记者发稿时,36家基金公司去年营收情况已揭晓。

  《证券日报》记者最新梳理发现,36家基金公司在去年全年的合计净利润为145.5亿元,合计营业收入达到387.2亿元。目前已经公布2018年营收情况的36家基金公司中,仅有3家基金公司净利润为负,另外33家基金公司中净利润最高的是工银瑞信基金,该基金公司在去年全年净利润为14.96亿元,同比下降18.65%。

  银行系基金公司

  工银瑞信净利润暂居首位

  在已经披露2018年营收情况的36家基金公司中,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净利润上业绩亮眼。随着A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年报,工银瑞信基金、建信基金、中银基金和招商基金等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去年的营收情况率先揭晓,这些基金公司在2018年的营收与其在2017年的营收比较也是看点十足。

  3月28日,工商银行披露其2018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工商银行2018年实现净利润2987亿元,同比增长3.9%,平均日赚8.18亿元,稳坐全球最赚钱银行宝座。工商银行其持股80%的工银瑞信基金在2018年实现净利润14.96亿元,相较2017年全年的净利润18.39亿元下滑了18.65%,不过仍不妨碍工银瑞信基金暂居最赚钱的基金公司。

  与工银瑞信基金略有不同,建信基金在去年全年的净利润水平不仅突破10亿元,更较2017年实现了增长。《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建设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实现净利润2556亿元,以4.93%的净利增幅,成为四大行中利润增长最高的银行;其持股65%的建信基金在去年净利润达到11.46亿元,较之2017年的13.67亿元增长了12.68%。

  3月22日,招商银行公布年度业绩显示,该行2018年营业收入为2485.55亿元,同比增长12.52%,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805.60亿元,同比增长14.84%。年报还提到,招商基金在2018年净利润达到8.94亿元,相较2017年全年的8.03亿元净利润增长了11.31%。

  另外,交银施罗德基金在2018年全年净利润达到4.78亿元,广发基金在2018年全年净利润达到4.54亿元,农银汇理基金在2018年全年净利润达到4.39亿元,浦银安盛基金在2018年全年净利润达到3.01亿元。

  券商系基金公司

  华夏等3家净利润均超10亿元

  公募基金行业的格局生变,银行系基金公司在近10年快速成长,已经快速跻身公募基金行业的头部基金公司。不过,相比券商系老牌公募基金,银行系基金公司在主动权益产品的管理能力上仍有一定差距,券商系老牌公募基金凭借着长久以来积累的品牌优势,在营收上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信证券在3月21日披露了2018年年报,华夏基金的营收情况也率先面世。即便是去年市场行情不佳,华夏基金仍凭借着其庞大的市场份额站稳“净利润10亿元”俱乐部。2018年全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7.33亿元,同比下降4.6%;2018年华夏基金取得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16.63%。

  另外,易方达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在去年全年的净利润也超过10亿元,成为“净利润10亿元”俱乐部的稳定成员。《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2018年全年,易方达基金共实现营业收入53.04亿元,净利润13.65亿元,目前仅次于工银瑞信基金;汇添富基金共实现营业收入35.59亿元,净利润10.29亿元。

  另外,老牌公募基金公司中,博时基金在2018年全年净利润达到9.0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3.76%;南方基金在2018年全年净利润达到8.39亿元,同比下降10.9%;富国基金2018年全年净利润达到7.04亿元,同比下降3.04%。

  实际上,受去年市场环境影响,绝大多数基金公司在去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收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33家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公司中,有9家基金公司在去年的净利润出现了同比增长,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农银汇理基金,该基金公司在去年净利润达到4.39亿元,同比2017年的22.3亿元增长了96.86%,几近翻倍。

  至去年底公募基金中的机构资金占比升至48% 银行和保险等大手笔买入ETF

  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在公募基金市场的占比,一直是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由于机构投资者具备更稳健、更专业的特点,也使得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越高。近年来,我国公募基金市场的机构资金占比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也表明有不少机构资金被优质的公募基金产品吸引。

  然而,去年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使得机构资金“避险”情绪越发浓厚,众多机构资金纷纷选择从风险较高的权益类基金,转向回报稳定的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也有部分机构资金撤出了公募基金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最新梳理发现,在去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的整体占比仅为43.89%,较2017年年底的48.98%大幅下降;而刚刚披露结束的2018年年报显示,机构资金共持有公募基金产品6.9万亿份,占比47.92%,几乎回升到2017年年底的水平。

  A股市场长期调整

  机构资金转投固收产品

  去年全年,A股市场经历了长期的调整,公募基金市场上各类产品业绩出现很大分化:权益类基金在去年普遍亏损,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则成为赚钱的主力。

  伴随着两类产品业绩明显分化的是各路资金在去年的整体偏好改变:权益类基金的整体规模在去年全年出现缩水,而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的规模则不断走高。公募基金市场在去年的资金流向已经十分明显,众多资金从权益类资金中撤出后,转而投向了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等固收类产品。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同份额基金分开统计后,共有7463只基金披露了其对应的2018年年度报告,其中披露了该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和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合计7463只基金的统计数据,机构投资者共持有基金6.9万亿份,个人投资者共持有7.5万亿份,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的比例为47.92%。

  混合型基金是去年机构投资者减持最多的基金。去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对混合型基金的合计持有份额为4376.69亿份,较之2017年同期下降了35.5%,而到了去年四季度末,该份额再度下降至3957.7亿份;去年二季度末,机构投资者对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持有比例为31.25%,而到了去年四季度末,该比例再度下降3.75个百分点。

  有资深基金研究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机构投资者从权益类产品转向固收类产品,主要受股市震荡和债市回暖的影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必然会有部分资金投向回报更加稳健的产品。不过,机构资金在公募行业占比下降不大,表明从公募净流出转而投向其他产品的资金不多,更多的资金还是在公募行业的权益产品和固收产品之间流动。

  银行和保险等机构资金

  大手笔买入ETF产品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刚刚披露的基金年报数据发现,在公募基金市场7000多只基金(A\/B\/C类分开统计)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在50%以上的基金有2566只,其中有债券型基金927只、货币型基金354只、权益类基金611只,固收类产品仍占了很高的比重。

  诸多ETF产品的头号持有人均出现了机构投资者身影,中央汇金、银行、保险、券商等机构资金陆续大手笔买入ETF产品。

  早在去年二季度末,基金半年报披露,上半年份额激增的华安创业板50ETF,其前十大持有人大多数被保险资金占据,主要包括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保险产品等。

  当前市场规模最高的权益ETF——华夏上证50ETF,其最新披露的2018年年报中,中央汇金仍是该基金的最大持有人,持有该基金67.46亿份。紧随其后的是国泰君安、华夏上证50联接、中国人寿和中信证券。

  事实上,不仅是机构投资者在去年下半年增持ETF,个人投资者也在不断加码。《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去年下半年,宽基ETF的持有人户数也大幅增长,意味着有大量个人投资者涌入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在去年下半年期间的持有人户数分别大增121.21%、41.23%和32.89%。

  整体来看,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明星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其规模庞大,个人投资者虽然持有一定数量,但占比较低,老牌基金公司旗下规模较大的基金产品均有这样的特点;另一类是新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基金规模较小,个人投资者的持有量也比较低,其中有不少产品更是为机构单独定制的基金产品,机构投资者比例超过95%者也比比皆是。

  266只基金连续被净申购

  天弘余额宝持有人增至5.88亿

  随着公募基金2018年年报的完整出炉,单只基金产品的份额变化及其持有人也有了结果。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整个2018年连续4个季度的时间里,有266只基金一直处在被净申购状态。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在去年全年的规模增长较好,有20只权益类基金被投资者连续净申购,以老牌公募基金旗下的产品居多。

  266只基金连续被净申购

  老牌公募产品品牌优势立现

  回顾2018年公募基金行业,受A股市场持续调整影响,权益类基金的整体规模略有缩水;一方面是有部分资金从权益类基金撤出转向了固收基金,另一方面是权益类基金的单位净值不断走低,拉低了整体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7年四季度末到2018年四季度末,共有266只基金产品被净申购。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仍是主力。《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266只被持续净申购的基金中,货币型基金共有35只,债券型基金共有166只,合计占比超七成。

  35只货币型基金中,在去年全年规模增加最多的是国泰利是宝货币,该基金规模从2017年年底的16.29亿元增至去年年底的1059.91亿元。166只债券型基金中,在去年全年规模增加最多的是嘉实超短债债券,该基金规模从2017年年底的2.53亿元增至去年年底的250.9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避险资金纷纷撤出权益类基金之时,仍有20只权益类基金在去年四个季度被净申购。老牌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居多,如华夏经济转型股票、广发稳健增长混合、易方达信息产业混合、景顺长城稳健回报混合等产品。

  不过,这些权益类基金规模的扩张不比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只权益类基金在去年年初的合计规模为103.14亿元,到了去年年底规模达到203.59亿元,平均每只产品规模增加5亿元。

  在去年全年,20只权益类基金中,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规模增加最多,从2017年年底的6.84亿元增至去年年底的30.87亿元,扩张了24.03亿元。另外,广发稳健增长混合在去年规模增加了15.03亿元,农银策略精选混合在去年规模增加了12.35亿元,华夏经济转型股票等产品在去年的规模增长也接近10亿元。

  再迎近3000万持有人

  天弘余额宝持有人达5.88亿

  如果忽略基金规模的变化,单看基金年报披露的持有人户数变化,天弘余额宝的数据有些惊人。

  天弘余额宝的基金年报显示,该基金在去年下半年期间(持有人户数仅在半年报和年报披露)新增持有人2986.04万人,而该基金的最新持有人户数已经有5.88亿人。不过,天弘余额宝的基金规模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截至去年年底,天弘余额宝规模为1.13万亿元,较三季度末的1.32万亿元减少14.39%,为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该基金规模的有效控制得益于蚂蚁金服旗下余额宝陆续接入其他货币基金,截至目前,余额宝已接入总计20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排除天弘余额宝外,其他货币基金产品的规模均有了长足的增长,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有13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产品接入蚂蚁金服旗下余额宝,其中,规模涨幅最高的华安日日鑫货币A半年时间涨了418倍。

  不过,其他货币基金的持有人户数远没有天弘余额宝之多。仅次于天弘余额宝的基金是鹏华增值宝,该基金在去年下半年期间新增持有2747.45万人,总持有人达到2968.36万人,资料显示,该货币基金在去年下半年期间新增微信零钱通代销渠道,这可能是其持有人数量激增的主要原因。

  在权益基金中,背后持有人最多的基金是华夏回报混合A,该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共有153.69万持有人,在去年下半年迎来了72.25万新持有人,在此期间份额净增21.25亿份。

  公募基金去年交易佣金71亿元

  长江证券分仓险胜中信证券居首

  公募基金产品在去年全年的交易佣金几何?各大券商的分仓收入呈现怎样的格局?伴随着2018年基金年报的落幕,这些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最新统计,拥有数据统计的3535只基金,在2018年全年的合计交易佣金达到71.15亿元,较之2017年全年略有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去年A股市场长期低迷,沪深两市交易量不高,公募基金产品对其重仓股的调整动作也有所减小。

  71亿元的交易佣金,都贡献给了哪些券商?构成分仓收入如何?记者梳理发现,长江证券在去年全年共计取得分仓收入4.09亿元,以微弱的优势险胜中信证券(4.03亿元)居于首位。另外,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依然在激励的竞争中稳固住领先地位,在去年全年的分仓收入均在3亿元以上。

  公募去年交易佣金71亿元

  较之2017年不增反降

  上周,基金2018年年报披露结束,公募基金产品在股票市场的交易佣金也全部浮出水面。《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拥有数据统计的3535只(货币基金、纯债基金不涉及到交易佣金,已剔除)基金产品,在去年全年的合计交易佣金为71.15亿元,较之2017年全年的74亿元交易佣金不增反降。

  实际上,这主要是受去年A股市场长期低迷的影响,不仅基金经理对相关产品重仓股的调整热情不高,沪深两市交易数据也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有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年,公募基金产品在股票市场的交易总额为8.39万亿元,而在2017年全年,这一数据为9.19万亿元,同比下降了8.71%。

  不过,也有部分权益基金在去年的交易比较活跃,交易佣金高达数千万元。交易佣金最高的是诺安先锋混合,数据显示该基金在去年的交易佣金达到4716.63万元,位居所有公募基金产品之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该基金的最新份额为24.75亿份,观察其在最近几个季度末的重仓股名单可以发现,该基金的换股频率确实较高。

  另一方面,基金规模较高的权益基金在去年全年的交易佣金并没有出奇的高。基金份额高达327亿份的兴全合宜,在去年的交易佣金为3007.58万元,在所有权益基金中排名第9位;基金份额高达219.8亿份的兴全趋势偏股混合,在去年的交易佣金为1515.56万元;基金份额为157.85亿份的工银核心价值混合A,在去年的交易佣金仅有776.88万元。

  券商分仓收入排名

  龙头券商地位仍然稳固

  多达71亿元的交易佣金,最终进入了谁的“腰包”?《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券商激烈争夺的分仓收入中,龙头券商地位仍然稳固:长江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仍然牢牢占据分仓收入前4名,不过其排名有着微妙的变化。

  长江证券在去年全年共计取得分仓收入4.09亿元,以微弱的优势险胜中信证券(4.03亿元)居于首位,这也是长江证券首次超越中信证券成为年度仓位收入冠军。实际上,长江证券能够拔得头筹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其分仓佣金收入排名在近几年稳步攀升。2016年,长江证券分仓收入还刚刚进入前10名,2017年已经上升至第二位,2018年已经来到第一位。

  中信证券的分仓佣金收入一直比较稳定,在2017年全年,其分仓佣金收入为3.98亿元,在2018年,其分仓佣金收入为4.03亿元,只不过是不如长江证券增长迅速。

  另外,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分仓佣金收入也比较稳定。2017年全年,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分仓佣金收入分别为3.44亿元和3.53亿元;去年全年,两家券商分仓佣金收入分别为3.42亿元和3.02亿元。广发证券也顺利取代招商证券位居第三位,招商证券回落至第四位。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