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酒业 证券 产经 房产 银行 保险 科技 消费 证券

为科创板输送近三成受理企业,新三板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自7月22日正式开市交易以来,科创板运行平稳。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其他板块的改革也在酝酿或进行中。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在推动中,新三板如何迎接系统性改革为市场所关注

星期四 2019.08.22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
Loading...

为科创板输送近三成受理企业,新三板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第一财经       2019-08-22 09 : 09
A+ A-

自7月22日正式开市交易以来,科创板运行平稳。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其他板块的改革也在酝酿或进行中。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在推动中,新三板如何迎接系统性改革为市场所关注。

今年年内,新三板已做出部分制度安排调整,例如修订做市业务管理规定,允许做市股转库存股回转售,以及推出引领指数、“新三板投融通”等。

对于新三板深化改革的呼吁一直存在,近期科技部提出为优质企业进入新三板提供便捷通道。市场设立六年之际,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三板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显现,亟需一系列“组合拳”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三板的改革需要一系列政策结合,包括精选层、降门槛、引入资金等,完善交易所应有的融资定价功能,更好地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负责人彭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新三板优质企业流失,投资人的资金缺乏可关注优质标的,由此造成市场活跃度下降。

同时,三板和主板、创业板等制度衔接不畅,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更好发挥。

推进板块间协同

转道其他板块是新三板市场年内突出特点。以科创板为例,在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4家新三板企业的“身影”——天准科技(688003.SH)、南微医学(688029.SH)、西部超导(688122.SH)和嘉元科技(688388.SH)。

奔赴科创板的队伍中,不乏部分昔日新三板市场的明星公司,如西部超导、先临三维、久日新材、凌志软件等。

承受着优质企业流失的挑战,另一方面,新三板也“打通”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与科创板形成互补。此前有观点认为,新三板明星挂牌公司经过了市场的“洗礼”,已成为被市场各方认可的“优等生”。

整体来看,科创板已受理企业中,新三板输送的企业占近三成。

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21日,科创板已受理企业数量达152家。记者据此梳理发现,其中约40家公司为新三板挂牌公司或曾经挂牌的公司(其中逾23家已摘牌),占科创板受理总量约26%。

除科创板外,还有部分企业奔赴其他板块或港股市场。盛源科技今年6月公告称,公司已收到证监会批复,获核准新发行不超过6138.47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完成此次次发行后,公司可到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随着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推进,也为新三板下一步的改革打开了制度空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此前于金融街论坛发言时曾表示。

“科创板提供了大的基础制度设定,新三板的制度改革应该不会摆脱科创板目前的基础制度框架。”彭海认为。

上述市场情况之下,探索转板机制也成为新三板改革中的一项。

隋强同时提到,目前,新三板公司多通过IPO方式完成转板,转战A股主板及科创板。他认为,该路径也对完善市场有机联系提出更高要求:探索一种途径,既有利于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层次和板块间进行自主的选择,也有利于完善各层次市场的有机联系。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在经济转型期,传统大型企业融合新驱动要素进行改造升级,新兴中小微企业也有发展壮大的需求。不同市场之间具有相互补充的需求,新三板则长期以来发挥着中小微企业“主阵地”的功能。

据股转公司数据,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中,94%是中小微企业,93%是民营企业,经过六年的实践探索,新三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等的重要环节。

需要全面、系统改革

除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多个问题是新三板改革中亟待解决的。

据此前调研结果显示,市场对于新三板有三方面改革诉求:首先,新三板的融资功能无论从发行制度还是交易品种、发行品种方面较为单一;其次,新三板目前有一万多家公司,市场体量大,公司数量多,但现有的市场内部层次还比较单薄,制约了差异化制度供给的空间;最后,市场流动性问题待解。

具体来看,在做市制度方面,随着做市商退出,做市股票出现持续下跌。且由于价格倒挂,部分做市企业融资难情况加剧。东方证券8月19日公告称,退出为新三板公司易兰设计提供做市报价服务。

在创新层与精选层方面,有市场观点认为,科创板推出后,可成为新三板落地精选层的一个窗口期。

从股转最新表态来看,隋强在上周接受采访时表示,监管正在推动新三板改革,强化市场交易定价功能,拓展市场多元化长期资金流入,进而为中小微企业长期发展等,发挥新三板应有作用。

此外,随着市场化差异化制度供给的逐步推进和市场分层的逐步推进,完善差异化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安排也有推出的必要性,改革一定是系统性、全面性的改革。

责编:林洁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