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酒业 证券 产经 房产 银行 保险 科技 消费 证券

*ST信威复牌:420亿巨舰变“空壳”,15万投资者何处去?

927个日日夜夜的苦苦等待,*ST信威的15万投资者们,没有等来一场盛宴,而是来势凶猛的一场疾风暴雨。7月12日,公司股票复牌,没有发生市场预期之外的情况,股票早盘巨量封单跌停,截至发稿跌停板上的封单超过4.5亿股,超过其总股本的15%

星期五 2019.07.12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
Loading...

*ST信威复牌:420亿巨舰变“空壳”,15万投资者何处去?

第一财经       2019-07-12 16 : 54
A+ A-

927个日日夜夜的苦苦等待,*ST信威的15万投资者们,没有等来一场盛宴,而是来势凶猛的一场疾风暴雨。7月12日,公司股票复牌,没有发生市场预期之外的情况,股票早盘巨量封单跌停,截至发稿跌停板上的封单超过4.5亿股,超过其总股本的15%。

从2016年12月底算起,其停牌时间长达927天,停牌前市值高达426亿元。然而,同停牌前相比,*ST信威已是沧桑巨变。

公开披露信息显示,2017年、2018年,*ST信威连续两年巨亏,累计亏损金额超过46亿元。更为严重的是,扣除金额140亿元以上的担保或有负债,这家昔日之星,眼下可能已经资不抵债。就在最近一个月内,其存入银行的担保保证金,已被银行划扣56亿元以上。

风暴来临,投资者们似乎无处逃遁。截至2019年3月底,*ST信威的股东人数超过15.3万股,除了其实际控制人、机构投资者外,其余皆为中小投资者和散户。年初以来,多家公募基金已先后下调*ST信威估值,最低的只有5.76元,不足停牌前的40%。

*ST信威的投资者们,将向何去处?

420亿的“空壳”

从2016年12月26日,到2019年7月11日,经过长达927天的停牌之后,*ST信威总算复牌了。按停牌时股价计算,其总市值超过426亿元。

如此之大的市值,堪称庞然大物。只是,在停牌的这两年多时间里,*ST信威变故频出,两年多之后的今天,当年的大牛股,如今又还剩下哪些家当?

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 2018年,*ST信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7亿元、4.98亿元,净利润更是分别巨亏17.54亿元、28.9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7.64亿元、27.93亿元。与2016年30.9亿元的营业收入、15.27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出现了天差地别的巨变。2019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更是萎缩至4924万元,净利润为亏损2.05亿元。

虽然收入萎缩,业绩巨亏,*ST信威的资产,看起来似乎体量仍然不小。截至2018年12月底、2019年3月底,其总资产分别约为189亿元、188亿元,净资产则为73.6亿元、71.5亿元。

在*ST信威的各类资产中,货币资金是最为重要的部分。2018年12月底、2019年3月底该科目余额分别为111.5亿元、110亿元左右,在同期总资产中的占比接近60%。另外尚有大额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2018年底,这些科目余额分别为22.5亿元、9.55亿元,2019年3月底则为21.7亿元、9.9亿元。

规模巨大的货币资金中,可动用的部分却存在不少疑问。以2018年年报为例,财报附注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该公司货币资金构成包含三部分:库存现金171.2万元、银行存款109.9亿元、其他货币资金1.57亿元。除了库存现金,用于质押担保的存款高达105.6亿元,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借款保证金、履约保函保证金及证券公司资金账户存款等,基本处于受限状态。

这些担保性质的存款,如今相当部分已非复*ST信威所有。7月3日公告显示,近日收到交行青岛分行、进出口银行重庆分书面通知,该公司存入两家银行的6.58 亿元、6.18亿元人民币保证,被扣划用于担保履约。

*ST信威6月6日公告还显示,该公司以及由其作为LP,出资99.898%的北京金华融信投资合伙企业(下称“金华融信”),在上海银行、民生银行存入的保证金,合计29.56 亿元,于6月3日悉数被上海银行划扣,用于保函履约赔付。

随后,仅仅隔了一个多星期,*ST信威在恒丰银行北京分行存入的14.58 亿元的保证金,也被银行划扣用以担保履约。至此,短短一个月时间之内,该公司已有56.9亿元资金被划走。

除了货币资金,*ST信威账面存货也存在不小的谜团。财报显示,2018年底,公司9.55亿元的存货,同比小幅增加约9500万元。但审计机构表示,截至当年12月底,*ST信威账面余额6.45亿元的存货,存放在相关客户处,未能实施有效的函证、监盘等审计程序,未能取得与这些存货相关的审计证据,从而构成了2018年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之一。

按照上述金额测算,如果扣除受限货币资金、审计机构无法确认的存货,*ST信威目前的净资产可能已为负,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而这,还不是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困境的全部。

四面漏风的海外业务

*ST信威的前身为中创信测,同样主营通信业务。2013年,当时的中创信测营业收入仅2.3亿元,且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在此背景下,神秘商人王靖,通过借壳的方式,将名下资产装入中创信测。

2014年7月,中创信测以8.60元/股的价格,发行26.14亿股,作价224.8亿元,向王靖等37名自然人、20家机构发行,收购王靖控制的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信威”) 95.61%。收购完成后,中创信测也更名为信威集团。

作为收购的标的,北京信威的主要业务,是基于 McWiLL 技术的无线通信及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系统设备、运营支撑管理、移动互联网业务系统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及产销等,主要客户、业务集中于海外市场。

根据收购报告书修订稿披露,2011年以后,北京信威已进入柬埔寨、乌克兰电信市场,嗣后又逐步扩张到俄罗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尼日利亚、缅甸、加蓬等多国市场。这块业务也成为上市公司收入的主要支撑。

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在北京信威的前五大客户中,柬埔寨信威采购额分别为9.92亿元、8.28亿元,在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84.70%、90.47%。而2014年至2016年,*ST信威境外公网行业收入分别达30亿元、32.8亿元、27.3亿元左右,占比分别约92%、91.14% 、90%。

但到了2017年,遭受财务造假质疑之后,*ST信威海外业务收入一蹶不振。其中,2017年海外业务收入只有8808万元,2018年更是进一步萎缩至228.39万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2017年、2018年年报中,*ST信威解释称,报告期营业收入、净利润较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年报截止日前,相关项目买方信贷贷款尚未放款,公司尚未回款,封死据此考量了乌干达等项目收入确认的条件,对相关已发货收入在年报中继续未予确认。

*ST信威提及的上述“买方信贷”,是其海外市场的主要业务模式。所谓买方信贷,是指*ST信威及其子公司确定海外客户后,由后者出资购买设备、网络运营,并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ST信威方面以销售款质押及其他方式,为买方提供融资担保,买方取得贷款后,向该公司支付货款。换句话说,这种模式买方就是用卖方的担保贷款,购买卖方的产品。

这种买方信贷模式,不仅导致了*ST信威巨亏,还为其带来了巨额负债。根据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意见, *ST信威为海外项目运营商、股东提供了质押、保证担保,截至2018年12月底,折合金额高达人民币141.8亿元,但该公司未就这些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而这些担保在短期内又无法解除,如果最终承担担保义务,*ST信威将发生巨额损失。

财报附注显示,截至2018年底,*ST信威的买方信贷担保,主要集中在柬埔寨、乌克兰、俄罗斯、尼加拉瓜、坦桑尼亚、巴拿马等六国市场。其中,为柬埔寨、俄罗斯两地买方提供的信贷担保最多,金额折合人民币约为19.05亿元、34.3亿元,在乌克兰、尼加拉瓜、坦桑尼亚、巴拿马四地则为市场则为18亿元、9.68亿元、5.5亿元、4500万元,以上金额合计约为87亿元。

除了为海外买方信贷进行银行存款质押担保外,*ST信威还提供了保证担保。截至2018年12月底,该公司计北京信威等,为俄罗斯、坦桑尼亚、巴拿马三地的项目,分别提供了1.82亿美元、4906万美元、706万元保证担保,合计金额约为2.38亿美元。

*ST信威存入银行的保证金被划扣,风险源头正是这些买方信贷担保。公告显示, 乌克兰项目的海外运营商的间接控股股东就该项目融资28.73 亿元人民币和 0.11亿美元,其中在工银亚洲融资28.27亿元人民币,在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融资 0.11亿美元、 0.46亿人民币,*ST信威存入合计29.56 亿元资金担保。

而保证金报划扣,则是因为上海银行将保函对应的保证金,对外赔付给境外贷款行工银亚洲。而恒丰银行、交通银行、进出口银行进行的保证金划扣,同样是为了保函赔付履约。

对“海外项目”运营商及股东,提供如此之多的担保,取得的效益却几近于无。年报显示,2018年,*ST信威未从柬埔寨项目取得收入,从俄罗斯项目收入仅为232.71万元。

而其他海外项目则大量欠款。如尼加拉瓜项目,截至2018年12月底,项目运营方从广发银行北京分行11.3亿美元,同期欠付货款仍有7.6亿元;坦桑尼亚项目的运营方,2018年底从两家银行提款合计1.25亿美元,但截至当年底,欠付的货款达22亿元。

*ST信威一些海外运营方,早年曾与其存在关联关系。2016年12月,曾有媒体报道称,2010年9月,*ST信威子公司重庆信威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在柬埔寨设立柬埔寨信威,当年10月即被转让,而后成为其举足轻重的客户。

风暴来临

原本以为只是临时性停牌,不料停牌时间却长达两年半以上。停牌期间,*ST信威筹划重组,但发布的多份公告内容均大同小异,至今也未形成明确重组方案。

随着复牌时间临近,一众投资者也陷入极度担忧之中。停牌前,*ST信威股价为14.59元。2019年2月份以来,方正富邦、鹏华、银华、前海开源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大幅下调该股估值。

公开信息显示, 不少基金公司给*ST信威给出的估值,已经低至6.28元,仅为停牌前的57%略高,而华泰柏瑞基金公司给出的估值,更是低至5.76元,比停牌前折价8.83元,相当于ST股连续18个跌停。

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前十大股东中,除了王靖等原始股东外,还包括信达澳银基金-光大银行-中航信托-天启520号中创信测定增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财通基金-招商银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证金公司,持股数量分别为2015万股、1976万股、5328万股。此外,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还持有1564万股。

上述投资者中,证金公司在2015年底就已进入,当时持股数量2580万股,2016年底增持到4578万股;社保基金在2016年3月进入,持股数量1347万股。信达澳银、财通基金持有的股份,均为*ST信威2014年重组募集配套资金时认购,认购数量分别为1735万股、1704万股。

根据公开披露,直到2017年底,证金公司、信达澳银、财通基金、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的持股数量分别为4578万股、1735万股、1704万股、1347万股。

随着*ST信威即将复牌,上述投资者所面临的形式极不乐观。其中,信达澳银、财通基金参与定增的价格,为19.1元/股,即便按停牌时价格计算,两家机构持有的股份,也已浮亏7600万元、7500万元以上。不过,财通基金当时认购数量共计4841万股,且多数已在股价高峰期抛售,总体仍有极为可观的回报,但证金公司、全国社保基金、信达澳银等机构,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不仅是上述进入前十大股东、前十大流通股东的投资者,其他持股相对较少的机构、散户,也正在面临煎熬。截至3月底,*ST信威股东总户数为155356户。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共有49家基金、3家券商持有*ST信威,其中持股数量总计1553.96万股。

风暴来临,*ST信威实际控制人王靖却已“绝尘而去”。一季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王靖持有的8.56亿股已经全部质押,而且其他原始股东的绝大多数股份也已质押。

责编:黄向东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