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酒业 证券 产经 房产 银行 保险 科技 消费 证券

违法企业无处遁形!生态环境监管正逐渐做大“互联网+”

从“在线监控”,到“热点网格”“执法APP”,再到“千里眼”“生态环保大数据”,如今,我国生态环境监管正逐渐做大“环境互联网+”,向精细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变身,也让环境违法企业无处遁形

星期二 2019.06.11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
Loading...

违法企业无处遁形!生态环境监管正逐渐做大“互联网+”

第一财经       2019-06-11 09 : 42
A+ A-

从“在线监控”,到“热点网格”“执法APP”,再到“千里眼”“生态环保大数据”,如今,我国生态环境监管正逐渐做大“环境互联网+”,向精细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变身,也让环境违法企业无处遁形。

2017年1月,为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原环境保护部开始利用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大气污染“热点网格”辅助执法检查,以提升环境监管的精准性。目前,“热点网格”已经从3000米×3000米,缩小为500米×500米。

为提高重点区域环境监管效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启动了“千里眼计划”,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进行重点监管。伴随“千里眼计划”实施范围逐步扩大,将实现对我国重点区域热点网格监管全覆盖。

在今天召开的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境互联网+专委会成立大会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礼介绍,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国家行动下,环境监管正向精细化、主动预防、科学决策转变。

滕建礼说,近年来,不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监管手段,实行精细管理、精准治污。如建立了生态云平台、在京津冀和汾渭平原运用的热点网格监测、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治理大气污染等等。

“还有许多智慧监管、测管治平台、移动执法系统等,这些都在依靠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滕建礼说,环保产业要打开边界,转型升级,“互联网+”是扩大环保产业内涵和外延的重要手段。

2018年10月25日,2018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巡查第一巡查组人员在广州市使用水下机器人现场巡查。摄影/章轲

新任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境互联网+专委会主任委员汪冬青表示,借助“互联网+”,能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同时也给传统环保产业带来新的商机。

汪冬青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境互联网+专委会为例介绍,目前,多数环境企业已融入“互联网+”,如中持股份、环能科技、博天环境、清新环境、金达莱、建工修复、清新环境等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利用“互联网+”拓展业务;老牌的聚光科技、先河股份等,也从设备转向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

节能天融、北京英视睿达、北京长能、西安交大长天、陕西智信、江苏神彩等企业已直接从事环境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此外,环境设备、服务交易的平台型企业;环境管家类、服务类企业等也都涉足“互联网+”。

“聚焦前沿,创新水环境保护技术。”环境互联网+专委会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介绍,在长江经济带,正在打造‘互联网+环保’的环境监测体系。相关部门根据长江经济带的地理、地质环境,建立了城市环保大数据,将区域内的综合环境信息进行集成和分析,实现了环境要素、大区域和宏观综合分析,实现了重点区域重点分析。

侯立安介绍,环保部门和相关企业利用卫星遥感、智能传感等技术,研发了水系统全过程监控机器人,还将重点研发水监控无人机、样品采集机器人、多功能水质机器人、水设施巡检机器人等。基于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终端的联动模式,还将构建“一体化”水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实现长江流域水安全事故的快速、精确处理。

侯立安对记者表示,利用“互联网+”,还可以建设前瞻性“智慧水厂”。这一水厂以大数据、人工智能、GDP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可实现生产、运行、维护等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互通和有序管理,包括远程抄表、漏损检测、能耗管理等,保证水厂的高效节能和绿色环保。而这一切,对于环境企业来说,都蕴藏着巨大商机。

环境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班健对记者表示,未来,专委会在很多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如接受政府委托或协会安排,组织开展政策研究,制(修)订该领域行业技术规范、标准等,为行业发展和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责编:汪时锋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力。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责任编辑:CF001
点击阅读全文(剩余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