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战役人桥是真的吗 人桥里藏着战争胜利的密码

2020-10-27 10:42:53
A+ A-

《金刚川》战役人桥是真的吗

历史上,工兵连并不是靠人桥送志愿者过桥的,因为那时候山洪暴发,阴雨连绵,人根本无法过河。但从电影的创作角度来看,安排这样的剧情的确非常打动人。

《金刚川》通篇只讲了一个故事,就是过河。分四个part,从不同视角讲述,但并不会给人拼凑的感觉,剪辑过渡都很清晰自然。桥上,空中,河面,山野,几个场景间转换,结构很巧妙。

《金刚川》并没有以正面战场为主线,而是以金刚川交通生命线的工程桥梁为主线,以个体命运的侧面来书写残酷的战争,从而开启了观众与人物之间的情感共鸣。正是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抵制美国、援助朝鲜,对中国的现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在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义勇军精神的鼓舞下,历尽艰险、迎难而上,创造了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抗战、援朝的历史意义和《金刚川》的价值可见一斑。

人桥里藏着战争胜利的密码

一说起抗美援朝,就会有很多熟悉的战争画面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金刚川》选择的并不是公众熟知的那些著名战役,顶多算是大战的前奏,一个敌我双方并不直接拼杀的战场:在一场决定性的大战之前,志愿军要准时抵达前方战场,必须通过在水流湍急的金刚川上架设的一座木桥。而敌军想要获胜,同样也要盯住这座桥,利用空中优势炸桥。电影的焦点就放在双方修桥、炸桥的反复较量上。

志愿军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修好被炸毁的大桥,已经是一个奇迹,而敌军只需要飞机上携带着几枚炸弹就能将这一奇迹化为乌有,让修桥、护桥过程以巨大牺牲作为代价。这其实也像极了整个抗美援朝战场的局面,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对的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双方力量的悬殊就如同我军修桥之难与敌军炸桥之易。

所以,70年里,每一代的中国人在回顾这场战争时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在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战斗下去?我们究竟是靠什么取得战争胜利的?这部影片给出了这个时代的答案——战争胜利的密码就在影片结尾处士兵们以血肉之躯挺起的“人桥”里。

观影现场,听到两个观众在议论,“这是真事吗?”是的,影片由真实历史改编。真实的金刚川修桥故事远比电影中呈现的还要震撼:志愿军对这座桥的守护长达80多天,经历了敌军轰炸和洪水肆虐的双重考验。就在影片呈现的这个时间段里,敌人在大桥周围共投下了1000枚炸弹、2500多发炮弹,而我军先后7次修复了这座37米长的桥,一座简易的载重桥成了炸不毁的桥!

“人桥”是创作者的想象,充满了隐喻。影片通过参加此次战斗的一名美军飞行员的嘴说出了这样的话:“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的确创造出了神迹。”影片中,反复多次出现飞行员希尔从空中俯瞰金刚川的视角,在他的视野里,下面修桥的士兵是密密麻麻的渺小肉身,高高在上的他们俨然是“天之骄子”,完全不对等。直到他同伴的飞机被志愿军击落后,他才把志愿军的炮手当成了自己的对手,降低了飞行高度来看清对手,他把目标对准了在地上点起火堆吸引他注意力的炮手,在他的视野里,志愿军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具体……我想,当他在空中被炮手的最后一发炮弹击中的时候,他肯定不再相信“神”站在自己一边了。真正创造了神迹的恰恰是这些无“神功”护体的人。

抗美援朝战场上,远不止金刚川这一个“神迹”。永远相信人的力量、意志的力量。如果没有这种相信,就没有上甘岭,没有松骨峰,没有烈火焚身的邱少云,甚至没有志愿军的跨过鸭绿江。

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