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为什么虎头蛇尾没有结局 悲壮惨烈的保卫战后命运依然悲惨

2020-09-02 09:55:10
A+ A-

八佰为什么没有结局

这个发生在1937年苏州河两岸的真实故事,再现了国家危亡之际中国人的气节与大义,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与民族自豪感,而小人物在乱世中的挣扎和忠义也让大把观众泪目。电影的上映,也让不少观众真正地去了解淞沪会战以及其背后的真实故事。《八佰》不是一个纪录片,它是一个商业电影,因此若从历史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当然也有一些虚构以及留白之处。

一、杨惠敏并非涉水送旗

片中唐艺昕饰演的女童军杨惠敏过河献旗的桥段,在历史上是存在争议的。翻查一些记录资料会发现,杨惠敏献旗不假,但并非以涉水过河的方式。

2009年05期《史学月刊》中刊登了《淞沪会战中杨惠敏献旗之真相》一文(作者:胡现岭),对事件进行了还原与印证。内文指出,杨惠敏是否以涉水的方式进入四行仓库,是至今为止争议最大的问题。

著名报人、时任战地记者的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记录了自己如何进入租界的过程:“二十七日清晨……谢团长受了命令和陈参谋长回到仓库去,杨惠敏这位十七岁女童军,带了一面国旗,和我这个小记者,一同乘了汽车,过了桥,,便从那家杂货店后壁爬了过去,先后不过十来分钟,便到了仓库和孤军相见。杨小姐献了那面鼓舞人心的国旗,陈参谋长视察了防务,我们便和受伤的杨营长,从原路回到青年会来。”

杨惠敏自己在《自述》和《报告书》中的说法是:“当我负着神圣的使命走到垃圾桥的附近时,被一英军阻止了。经我多方辩论后,我终于在这英兵的许可之下爬过了铁丝网,随又匍匐地上爬过了许多沙包堆,约二小时之久,我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将国旗献给谢团附和杨营长,并向其敬礼,于是我这伟大的使命完成了。”(该自述发表于《大侠魂》第七卷七、八期合刊上,标题为《杨惠敏自述》)

综合曹聚仁和杨惠敏二人的回忆,几乎可以确定,杨惠敏并非涉水渡过苏州河,而是从租界进入四行仓库完成献旗行动的。

当然,无论杨惠敏是以什么方式献旗,她的爱国精神都会被铭记。

此前1975年林青霞版本的《八百壮士》因设置了杨惠敏涉水渡过苏州河一幕而使得这个流言被广泛默认,管虎这次拍摄前多番调查,理应能明白这一幕传言存在争议,但却依然沿用了这个体现方式,或许是为了艺术性考虑。

二、四行孤军进入租界后过着“囚禁生活”

电影的结尾,“八佰壮士”(其实只有不到400人)冒着枪林弹雨,以血战的代价进入英国租界领域,电影在此结束,并没有交代这些孤军进入租界之后的情况。

实际上,根据史料记载,退入胶州路兵营后,公共租界当局收缴了谢晋元及其部下的武器,并限制他们外出活动,谢晋元及部下的驻地被称为孤军营。

孤军营四周有铁丝网,大门外有俄国士兵站岗,尽管孤军营内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谢晋元每天仍然坚持锻炼身体,率领士兵出操训练,并行军礼,培养官兵热爱国家、忠于民族的精神。

谢晋元还带领部下开办了肥皂、线袜生产线,自办伙食,改善官兵的生活。

“四行勇士”们在孤军营中被羁押了三年多。后来,日军也曾宣布“释放”他们,但条件是解除武装并以难民的身份离开上海,谢晋元等拒绝了这些无理条件,并于其后多次拒绝了日伪的劝降。

根据参加过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抗战老兵田际钿描述,开始三个多月,饭菜都是由英国人请人做好后送到营内,早晨稀饭,中午、晚上吃米饭加一点萝卜、黄豆。因饭菜做得不好吃又不卫生,孤军营便向英国人交涉,根据有关协议,将定量供给的钱米直接给该营,由他们自己打灶做饭,得到同意。

孤军营人才济济,泥瓦匠、缝纫工、做皮鞋的等各方面人才应有尽有。官兵们很快用芦苇搭起了草楼,生产鞋子、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除自用外部分销到上海、四川、新加坡等地,弥补了生活费的不足。

在困居孤军营的日子里,谢晋元一再叮嘱他们要锻炼身体,磨炼意志,等待时机,重返前线,继续抗日,把侵略者赶出国土。但是,租界工部局惧怕日本人的淫威,多次阻止他们正当的爱国活动,日伪特务机关千方百计想瓦解军营,不断地使用各种伎俩进行破坏。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与盟国宣战,上海的英美租界也成了日军占领区,并拘捕了羁留在那里的“四行孤军”,他们分别被遣送至浙江、安徽做苦役,还有一部分拘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另有数十名官兵更被押至南洋新几内亚做苦工。

1943年1月,“四行孤军”继任代理团长雷雄等80多人被押送到安徽和县裕溪镇,编成劳役队做运煤苦工。这些“四行勇士”们没有屈服,一直密谋设法逃脱。3月14日工毕返队途中,由雷雄率领,突然向押送他们的鬼子反击,虽有30多人牺牲,但50人成功脱险,于6月初徒步到达河南叶县,受到当地各界的欢迎和慰劳。

三、谢晋元被杀害

《八佰》中杜淳饰演谢晋元,与其他虚构的角色不同,谢晋元是一位名留青史的真实人物,他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指挥者,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中校副团长。

部队退入租界,日军占领上海后,汉奸组织开始威逼利诱谢晋元,妄图使之投降,但谢晋元始终不屈服。4年的苦熬期间,他写下了近50万字的日记。他在日记写道:“孤军营在租界内几乎与‘俘虏营’无异,自由受到限制,生活也非常艰苦。”

然而谢晋元依旧积极乐观,严格治军,督促孤军励精图治,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按教育、生产、体育三项内容安排时间,更带领战士平整场地,自盖房屋,逐步开办制皂、织袜、毛巾等工场,使战士学习技能,便于今后独立生活,生产收入除补贴生活费外,还捐款数千元,支援政府作抗战经费。

1941年4月24日晨,谢晋元率部出操之际,发现有4名士兵迟到,遂当众予以训斥。早已受到日伪方面利诱的郝鼎诚等人,突然袭击谢晋元,以短刀刺其头部、胸部,致使谢晋元重伤去世。谢晋元遇难后,雷雄代理团长,与团副上官志标一起领导孤军营官兵继续与日伪进行斗争。

谢晋元的死讯传出,其部下及上海民众哀痛万分,人们纷纷涌进孤军营瞻仰他的遗容,向其致敬,3天内吊唁人群达25万人。4月25日,在谢晋元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有10万之众为其送行,中外媒体纷纷发文表示哀悼。

4月28日,蒋介石发出通电:“谢晋元同志之成仁,为我中华民国军人垂一光荣之纪念,亦为我抗战史上留一极悲壮之史迹。”国民政府于当年5月追赠谢晋元为陆军少将。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也褒扬谢晋元“参加抗战,为国捐躯”,并为之重修坟墓,优恤其遗属。200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谢晋元所率“八百壮士”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被并称为“英雄群体”。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谢晋元也位列其中。

悲壮惨烈的保卫战后命运依然悲惨

《八佰》没有让期待它的影迷失望。这是一部充满诚意、饱含深情、承载历史厚重的电影,是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高质量战争片。《八佰》基于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守卫战的史实,试图再现那段逐渐远去、被世人渐渐淡忘的历史。影片把焦点放在了普通士兵身上,并将军民互动作为影片的重要叙事内容,塑造了多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八佰》以人物群像的方式,追忆和缅怀那些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描绘了形形色色平头百姓在其中的众生相。

关于那段真实的历史,有必要再做下介绍:

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淞沪会战,是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中日正面战场的直接交锋。

国军几乎投入了所有嫡系精锐部队,与日本展开激战。但面对海空占绝对优势的日军,国军伤亡惨重,2个多月后,败局已定,开始撤离上海。

蒋介石为了能在11月3日的布鲁塞尔“九国公约”会议上争取欧美列强的同情和支持,下令留下88师驻守闸北单独抵抗。其实,这样的做法就是要牺牲88师。

实际执行时,88师师长孙元良为了减少伤亡留下的实际是一个加强营,即524团第一营。营长为杨瑞符,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作为最高长官。

524团一营打了两个多月的仗,兵力损失超过一半,先后补充过5次兵员。撤到四行仓库时,全营算上谢晋元共414人,对外宣称800人。这才被称为“八百壮士”。而他们的对手,是以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

孙元良之所以选择四行仓库作为据点,主要原因是这个建造得异常坚固高大的建筑,濒临苏州河北岸。而南岸正是租界。

这让四行仓库战役成为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一边是地狱般的战场,一边是歌舞升平的天堂。这边生死一线、血肉横飞,那边中国民众和租界洋人可以隔岸观火、实时观战。这也正是守卫四行仓库的目的——向世人展示中国军人没有放弃抵抗的决心。

电影《八佰》将这为时4天的战役全景式地呈现出来。战斗的惨烈程度、人物的悲壮命运,让人百感交集,内心五味杂陈,甚至泪洒衣襟。

片中的人物,有些是真实历史人物,比如团副谢晋元、送旗的杨惠敏、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陈树生。当然,有些人物,尤其是王千源、欧豪、姜武、张译等饰演的逃兵,都是出于戏剧化考虑的虚构人物。

电影在全营官兵从桥上撤回租界作为结束。谢晋元负伤,逃兵为主的断后者慷慨赴死,全营付出巨大伤亡。

真实的历史中,幸存者撤到租界后的命运和结局同样令人感叹。

02

当时四行仓库守卫战打了4天4夜,引起中外各界的强烈关注。英美要求国民政府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战。

蒋介石认为四行仓库战役的目的已经达到——主力部队撤退,战斗引起西方注意。他便顺水推舟,下令部队撤退。并通过英军与公共租界协调,准备将谢晋元及“八百壮士”幸存者撤至租界。租界也与日本军部磋商,让中国军队撤退。

日本军官松井石根以为四行仓库守军至少有一个旅,两三千人的兵力,同意了撤退计划。但当他从报纸上得知造成他师团200余人阵亡的中国守军不足800人,脸上挂不住了。他要求英方,谢晋元部撤退至租界后必须全部缴械,并限制行动自由。否则,这支部队走到哪,日军追击到哪。

租界屈服了,但当时谢晋元和他的士兵还蒙在鼓里。谢晋元本抱着必死决心守卫仓库,国军派人劝他撤退时,他坚决不答应。后来,谢晋元被明示是蒋介石命令时,才同意撤退。

这一段在电影中也有展示,劝他的人由黄晓明饰演。史实中,是88师参谋长张柏亭。

谢晋元率部撤退至租界,英国士兵还给与了热烈欢迎。但租界政客兑现了对日军的承诺,解除了一营官兵的武器,并送到胶州路附近隔离。

隔离处是租界安排难民的地方,环境恶劣至极。官兵们从此开始孤军营生活,一呆就是四年。

一开始,他们连可住房屋都没有,只能住在草棚,谢晋元住帐篷。

经过交涉,租界建造了四间平房。部队后来又修整操场、修路、修篮球场网球场、做礼堂,营区大为改观。

第二年,谢晋元为了让士兵能读书、学得一技之长,还成立了孤军学校,创办了工务社。

工务社生产的肥皂、袜子、毛巾、筐子、藤椅等印有“孤军营”、“八百壮士”或“四行孤军”的商标,印章上面有四行仓库图案,卖给了参观者和上海的商场,但坚决不卖给日本和汪伪政府的人。

孤军学校请来复旦、上海交大的学生上课,还组织测验,按成绩分班。同时,谢晋元还组织大家进行体育锻炼,开展篮球、乒乓球、跑步、跳高、跳远等活动,与前来参观的上海市民打比赛。

市民除了参观,也自发地到军营慰问演出。当时有三位女学生叶菌绿、叶珉、叶君炎,就经常去表演节目,被称为“叶氏三小姐”。

1938年8月,为了纪念“八一三”淞沪会战一周年,四行孤军决定举行一次升旗仪式。但租界当局怕得罪日本人,不敢答应。

谢晋元团长打电话与外界联系,12日上海人民送来了旗杆。13日,四行孤军官兵们举行了升旗仪式。租界当局还是不允许升旗,并派来一百多持警棍的白俄军人围攻他们。面对暴行,四行孤军则用酒瓶、石头、棍棒等还击,最后四行孤军官兵有二百多人被打伤,其中刘尚方、游长青等四人不幸牺牲。

事后租界当局把四行孤军排长以上军官除留伍杰一人外,统统关押到上海中央银行,大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行了绝食斗争,以示抗议,三天后租界才被迫放人。

1939年,孤军营开了一次体育运动会。有赛跑、撑杆跳、跳高、跳远、单杠等项目,每人每项都参加。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四行孤军营操场被4名汪伪特务收买的兵痞刺死,年仅37岁。

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孤军营宿舍门前的小花园内。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步兵少将。25万上海市民到孤军营为谢晋元将军送葬。

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了公共租界。孤军营也被日寇接管,后转到南京老虎桥第一监狱。

在代理团长雷雄率领下,全体官兵坚持操练,从不懈怠。日寇则强迫孤军做苦力,挑大粪、百般折磨。一名湖北籍士兵邓贵清,因气愤不过,用扁担将一日军手臂打断。当时日军没有公开进行报复,后来邓贵清被日军派到鼓楼做苦力时,走在一座桥上被日本兵用枪托活活打死。

日军为了不让孤军团结在一起,便对他们实行分散看管,分别把大家押往裕溪口、杭州、孝陵卫、光华门、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力,有人就长眠于异国他乡。

1946年,名扬天下的“八百壮士”才从各地回到上海,总计100余人。他们请回老团长的遗孀,在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起棚子住了下来。

03

三年内战开始后,“八百壮士”的幸存者们,不愿打内战,有的当了车夫,有的当了警察,有的做了苦力。

不久后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岁月流逝,一转眼几十年过去。“八百壮士”的幸存者们也渐渐消失在人群中,不见影踪。

其中有一名士兵名叫周大发,一生默默无闻。直到他95岁高龄,他的“八百壮士”身份才终于为世人所知,但仅仅几天后,老人就离开了人世。

88师524团一营一连一排排长杨养正,原名杨得馀,也是“八百壮士”之一。他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电影中在桥上撤退一幕,有一名士兵就被碎片击中了眼睛,应该就是致敬杨养正。

2005年7月5日,阔别上海68年后,当时91岁高龄的杨养正又回到了上海四行仓库,前往谢晋元的墓地进行拜祭。

在谢晋元墓前,杨养正失声痛哭。他执意从轮椅上站直身体,颤颤巍巍地行了个军礼,“谢团长,我来看你了。今天让我再给您行一个军礼。”

然后,他说,“那么多年没行军礼了,姿势可能不标准了,让我再行一个吧。”于是,老人又用颤抖的手再次行了一个军礼,接着又行了一个,直到工作人员上前将他扶住。

2010年,杨养正在重庆逝世,享年97岁,他是八百壮士中的最后一位老兵。

至今,“八百壮士”中仍有约100人的名字无从考据。

“八百壮士”代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无数无名英雄。他们永远都不该被历史遗忘。

04

除了“八百壮士”,在那段历史中还有一个人名字令人难忘,那就是为官兵送去旗帜的女童子军杨惠敏。

关于杨惠敏是如何将旗帜送到四行仓库的,流传着不同的版本。电影里都用了最具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方式,那就是她独自泅水过河送旗。

后来杨慧敏在武汉发表的《自述》中说:“当我负着神圣的使命走到垃圾桥附近时,被一英军阻止了。经我多番辩论后,我终于在这英兵的许可之下爬过了铁丝网,随又匍匐在地,爬过了许多沙包堆,约二小时之久,我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将国旗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

淞沪会战结束后,杨惠敏也跟着向后方撤退。

1941年日军入侵香港时,杨惠敏又帮助梅兰芳、胡蝶等艺术家从香港撤退到重庆。过程中,经杨惠敏之手办理托运的行李不见了,据胡蝶说行李中有很多贵重的珠宝首饰。

戴笠为了讨胡蝶欢心,诬陷杨惠敏偷窃,以匪谍的罪名将杨惠敏送进监狱。直到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杨惠敏才被悄悄释放。

莫名遭逢牢狱之灾后,杨惠敏就此郁郁寡欢,赴台后隐姓埋名改叫杨希贤,绝口不提往事。

1975年,台湾拍摄的电影《八百壮士》上映,杨惠敏才渐渐展开愁容,后于1992年病逝。

2015年7月,马英九赠予杨惠敏的儿子一幅签名的青天白日旗,给予了她一个非正式的荣誉肯定。

说到台湾电影《八百壮士》,其主演有大家熟悉的林青霞、张艾嘉、秦汉。而秦汉原名孙祥钟,其父正是时任88师师长孙元良。

孙元良其实是著名的“飞将军”“逃跑将军”。他黄埔一期毕业,在1926年北伐战争时就是逃兵。还霸占过女学生,倒卖过物资,可谓贪财好色。

淞沪会战结束后,在南京保卫战中,孙元良“飞将军”再现,又临阵脱逃。南京大屠杀时,他躲在妓院里避难。后来,淮海战役时孙元良更是将“飞将军”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至。

孙元良2007年病逝于台湾,终年103岁。

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