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故事背景是什么? 看八佰不可不知的三个背景

2020-08-26 13:35:59
A+ A-

电影《八佰》故事背景是什么?

据悉,《八佰》是根据真实的史实改编的,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末期,主要讲述了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与租界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造就了一场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的故事。在1937年10月26日到30日这四天,第88师262旅524团的团附谢晋元奉师长孙元良的命令率领420余人,但却对外宣称有800个人,他们不顾危险,大胆进入四行仓库,和日军展开了长达四天四夜的战争。

与此同时,租界的中国民众从报纸上和电台广播和隔河传来的猛烈枪炮声中得知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并且英勇杀敌的消息,一瞬间人们深受鼓舞,大家纷纷汇集在苏州河南岸和附近高楼上观战和助威。这场战争中谢晋元带领着将士们抗击了数万日军,这四天四夜的战争中他们击毙了200多名敌人,还让他们重伤无数,而自己这一方九人阵亡,二十余人受伤,和日军的伤亡比起来,我军简直是创造了奇迹。这一壮举瞬间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他们也因此被誉为“八百壮士”。

电影将那时候激烈残酷的场景为观众们呈现了出来,让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以及我军在对抗日军时的英勇,虽然敌人不管是武器还是人数都远远多于我们,但我军始终没有放弃,凭借心中的信仰一直支撑着,最后创造出这个可以说是奇迹的结果,让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同时大家在了解了这段历史后也非常佩服这些在战场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看八佰不可不知的三个背景

影片的热映赚足了观众的泪水,可是在观影之余,你可知道《八佰》的历史背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你可知道这“800勇士”背后的政治意义?

为了方便大家观影赢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尘封的历史,小编重新整理了淞沪会战的有关资料供大家共勉:

一、故事背景

1937年日本在华北展开大规模攻势的同时,开始将战略重点南移华东,意图从上海向中国横插一刀。企图通过南北两面施加军事压力,迫使南京政府屈膝投降,达到“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狂妄目标。

对中国来讲,无论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军事,以上海的地位十分重要,上海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江浙财阀的基地,也是四大家族的经济中心和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集中地,而且还是南京的屏障。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深知上海一旦失守,将直接威胁国民党政府对全国的统治,所以上下决心保卫上海,任命张治中为京沪警备司令官,负责上海和南京的军事防卫。

1937年8月7日,日本政府召开四相会议,根据陆海军的协议,通过了一项决定:“在大陆使用武力的地区应为河北、察哈尔和上海。”根据这一决定,日本军事当局开始在上海寻衅发难。随后中日双方频频调动军队,永载史册的“淞沪会战”拉开帷幕。

“淞沪会战”开始时,国民党军占据了绝对优势,驻沪军队除两个精锐师外,还有两个装备德国火炮的重炮团——炮兵第10团和炮兵第8团,而且还有坦克空军作战。而当时日军在上海的部队以及海军陆战队3000多人,紧急从日本商团中动员退役军人,合计也不过4000人,重武器也不足。

按理中国军队应压倒日军。

然而在实际作战中,中国军队的兵力与火力无法取得优势,特别是没有足以攻坚的重型武器。兼之日军拥有绝对的海空军优势,日军的海军炮舰的火力更是全球第一,中国军队单靠部队英勇冲锋,无法攻破日军在上海坚固的据点。所以中国军队虽然取得攻击的先机,而且表现勇猛,却没有达到“赶日军下黄浦江”的目的。战争随即进入僵持阶段。

淞沪会战打了一个多月,战事久拖不决。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将中国军队的进攻一一击退;中国军队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勇精神,也给自诩不可战胜的日军带来很大的震撼。日本的大本营意识到上海的战事正在发展成一场超级大混战,而日军原先规划的上海派遣军兵力根本已经不具备占领这座城市的能力,日本最高层决定将侵华的主要作战方向由华北转移到上海。

为了尽快拿下这座城市,避免“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成为国际笑柄,日本统帅部再次作出增兵决定,正式组成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将原部署在华北的第9、第13、第101师团又至上海战场,另外还从台湾调来了步兵旅团、重藤支队部队,加上原来的几个师团,日本在沪总兵力达到20多万人。

与此同时,蒋介石亦是不惜血本,将手中的精兵良将几乎全派到了淞沪前线。集团军中除了原有的第8、第9和第15集团军外,又增加了薛岳的第19集团军,刘建绪的第十集团军,稍后廖磊的第21集团军也被调来,加上不久后赶赴上海参战的第21集团军及川军刘湘部5个师,国民党军总兵力已达到70个师,70余万人。

中国军队虽然占据数量优势,但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士兵训练不足,各兵种缺乏有效的配合,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被迫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且阵地一再后撤。

然而尽管如此南京政府仍实际控制着上海,这与日本当初迅速解决上海战事的如意算盘恰好相反。

日本是个资源有限的岛国,是无法和中国这个庞然大国比拼耐力和韧劲的。日本大本营因而作出新的战略调整,再次从华北抽调援军支援上海。

此时,蒋介石及其军事顾问,都认为日军已无再投入战场的兵力,结果没料到,日本竟拆东墙补西墙,再次动用驻守华北的日军。10万日军沿海路突然出现在了杭州湾,并在金山卫登陆。此时,杭州湾北岸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中国仅有少数兵力和地方武装防守,既无重炮,也没有像样的工事。装备精良的日本生力军,迅速突破防线,登陆成功。

日军在杭州湾登陆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从背后包抄在上海决战的中国军队,准备围歼。蒋介石得知消息大吃一惊,连忙调兵阻挡,可是此时已经无兵可调,第62次回访阵地已经太迟,第67军刚从河南赶到,还没完成集结,立刻就被日军第十军的主力击溃。

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好下令放弃上海,但由于命令仓促,指挥不力,大撤退演变成了大溃退,完全没有章法,日军地面部队穷追不舍,飞机在天上狂轰乱炸,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原定的第二道防线成了摆设,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门户打开。

就在大部队奉命后撤时,蒋介石亲自下令,第88师留下一个营的兵力与日军周旋到底,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国际舆论的报道与支持,这一营的军人就是被人传诵一时的“八百壮士”,也是电影《八佰》的原型。

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八百壮士”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他们孤军奋战,死守仓库,誓死不退。坚持战斗了4个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

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许多民众冒着生命危险,把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的送入仓库,支持壮士们抗击日军。一日午夜,女童子军杨慧敏冒着生命危险游过苏州河,冲过火线将裹在身上的国旗献给了副团长谢晋元。谢晋元大受感动,激动的说:“勇敢的同志,你给我们送来的不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此后的许多天,这面国旗一直悬挂在中国守军的阵地上,屹立不倒。

面对视死如归的“八百勇士”日军气急败坏,组织敢死队,不计牺牲的猛攻,经过三天三夜的血战,不得寸进。

由于“八百壮士”驻守的四行仓库东面是英国美国控制的公共租界,他们的孤军奋战,激烈的战斗引起了租界当局的不安。英美租借当局害怕战事的继续会危及租界安全,要求中国政府下令“八百壮士”撤退。

国民政府考虑到预定任务已经完成,遂既下令撤退,“八百壮士”经再三电令挥泪执行命令,退入了租界。

此后,“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轰动中外,声名远扬,虽然无法扭转败局,但极大的振奋了人心,震慑了日军,也赢得了国际舆论的一片赞颂声。

英文《大美晚报》发表社论说:“吾人目睹闸北华军之英勇抗战精神,于吾人脑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华军作战之奋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也指出:“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

二、“八百”其实是个虚数

“八百勇士”隶属于国民党第88师第524团第2营,全营满编其实只有420人,实际投入战斗的只有400人。这就意味着“八百勇士”并不意味着真的有800名士兵——“八佰”是个虚数。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524团副团长谢晋元效仿三国时期曹操南下荆州号称手握“八十万”大军之策,虚张声势,迷惑敌人。

三、管虎不是第一个将《八佰》搬上舞台的人

早在淞沪会战刚刚结束之初,上海的进步作家,纷纷提笔讴歌“八百勇士”的壮举,著名剧作家田汉、陈白尘创作舞台剧《八百勇士》,八百壮士与上海人民隔河合唱《八百壮士之歌》。

1938年,淞沪会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应云卫导演根据史实拍摄了电影《八百壮士》,以正反打镜头蒙太奇剪接手法呈现了这段历史,极大的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1975年,台湾地区翻拍了这部影片。新版的《八百壮士》由丁善玺执导,柯俊雄、林青霞等主演,讲述了女童子军冒生命危险给“八百勇士”送食物、医药、慰问品和过期的故事。影片上映获得好评,荣获了“第22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第22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等多项大奖。

责任编辑:于浩淙 Hzx0176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