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里辜鸿铭是谁扮演的 为什么辜鸿铭总是漱口

2021-05-27 11:40:09
A+ A-

《觉醒年代》里辜鸿铭是谁扮演的

《觉醒年代》里辜鸿铭是毕彦君扮演的。

为什么辜鸿铭总是漱口

在《觉醒年代》当中,只要辜鸿铭对陈独秀要说或者已经说了几句难听的话之后,旁边的跟班佣人一定要送上一个盖碗茶水,让辜鸿铭漱口用。在已经播出的剧情内容当中,北大开会,辜鸿铭开怼,陈独秀也不服气,其中更是有一个段落,辜鸿铭漱口,陈独秀也端起茶壶,直接对嘴喝了一口,针锋相对的味道很浓。不过,这个桥段当中,辜鸿铭把水吐了,陈独秀则把水咽了。

关于辜鸿铭老先生的漱口,其实不难理解。这是对古人行为的一种借鉴。辜鸿铭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所以在做派上,必然有很多效法古人的地方。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讲求诗文字句乃至于行为举止的“有出处”,就是每一个用典,每一个标志性的行为动作,都是要有出处的,有前人的对应的。这种用典,是有文化的象征。辜鸿铭老先生的漱口,其实也是“用典”。

辜鸿铭漱口的最早典故,其实不是漱口,而是洗耳朵。辜鸿铭老先生应该采的就是古人的洗耳朵的典故,只是在北大开会的场合当中,漱口比洗耳朵更便利一些。那么,古人洗耳朵的典故,到底是什么呢?

许由是个大贤人,尧和舜皆曾拜他为师,尧曾经还决定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坚辞不肯接受,于是就隐居在老家箕山。尧亲自专程到箕山三次拜请许由,让他出任九州长。许由内心由于厌恶,于是就到河边去洗耳。他的好友巢父那日牵牛到河边饮水,当听说许由洗耳原因后,巢父立即牵牛到河的上游去饮。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许由这人,要证明自己清高有态度,听到不想听的话之后,要通过洗耳朵的方式把这些话洗掉。在古代,清高和有态度都是褒义词汇。在老编的青年时代,这些词汇,还是褒义的。不知道为何,在当下追捧流量的粉丝们那里,清高成了贬义词——可能跟追垃圾流量得丧失独立人格有关吧,自己丧失了,也就觉得别人清高是歧视自己了吧。

古人那里,是一定要有这种清高与态度的。许由洗耳朵,意思很明确,老尧同志,你不要再讲了,你的话已经脏了我的耳朵了。更有趣的是,饮牲口的那位同志,竟然直接牵着牛去上游了,“这些话”洗耳朵之后掉到河水里边,把水都污染了。中国古人就是这么有趣,有态度。这其实就是一种国人的精气神,就是钱穆先生所言的那种“中国历史精神”。

辜鸿铭老先生的漱口,其实就是取义许由洗耳朵的。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最讲温文尔雅。像辜鸿铭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也一定要把这种温文尔雅当中立身的标准。所以,在辜鸿铭那里,嘴里边要说或者已经说不温文尔雅的话了,就得漱口。尤其是说完了之后,要漱干净才行。这跟洗耳朵是一样的。用典的最直接意思,就是洗干净自己。第二层意思,也有瞧不起对方的味道。

在《觉醒年代》当中,辜鸿铭漱口,陈独秀把水咽下去,这样的桥段,其实是用意很深的。陈独秀和《新青年》提倡新文化,其实依旧是在“旧文化”当中生根发芽的,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罢了。这个节骨眼上,辜鸿铭老先生有意见,是必然的。陈独秀选择隐忍,也是必然的。时至今日,再看辜鸿铭老先生,其实是个顶有趣的人。

辜鸿铭精通多国外语,拿了不少博士学位。其实,在二十岁之前,辜鸿铭接触的都是西学,学有所成之后,才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化。也正因如此,辜鸿铭其实是东西合璧的,什么都懂。他最终坚持中国文化最好,并且可以具体指出西学当中的问题与弊端。《觉醒年代》当中,辜鸿铭能够“公然漱口”,也是学问到那了,没人可以取而代之。

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