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回望 五年巨变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民族自豪感,绿色新希望

2021-04-27 10:26:09
A+ A-

随着大型纪录片《长江之歌》4月24日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的陆续播出,一场以新长江、新生态、新生活、新发展为话题的长江大聚焦被引爆。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1).jpg

《长江之歌》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该片共分《我们赞美长江》《你从雪山走来》《你从远古走来》《挽起高山大海》《灌溉花的国土》《推动新的时代》6集,每集50分钟。恢宏的气势,精美的画面,深刻的关怀,巨大的变迁……借助高科技影像记录,长江再一次以全新的面貌进入国人视野。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2).jpg

特殊的时间节点、高规格的拍摄传播、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部由国家重要部委和国家顶级广播电视机构联合出品的正能量、主旋律作品,再一次让广大观众深切感受到正能量大片在碎片化多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生命力。《长江之歌》中所埋设的文化基因,也势必成为2021年度讲好中国故事,激发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3).jpg

1、一部纪录片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水是润泽万物的源泉。人类逐水而生,世界上的大江大河毫无例外地成为文明的发祥地。一道道青山、一条条绿水、一座座大坝、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长江之歌》这部匠心巨制的纪录片在带给人们饕餮视觉的同时,更让观众对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绵延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五年以来的母亲河有了全新的认知。

2016年1月5日,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上世纪初,黄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唯一发祥地。但随着考古研究不断深入,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发源地成为普遍的认同。我们从《长江之歌》的镜头中可以看到,随着三星堆、河姆渡、马王堆等遗址的发现,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显现出不同的文明特征。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4).jpg

长江文化以流域特殊的自然和人文占优势,这种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归趋性文化体系区域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长江水系流经区。

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两者各有不同的内涵、形式、发生发展进程以及影响力,在数千年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中,这两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既相互冲撞又相互补充,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统一体,呈现出绚丽的色彩,并深远地影响世界。

正如《长江之歌》中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所言:长江也是中华文明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黄河,都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双线,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化发展的格局。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5).jpg

纪录片以真实的事物为表现对象,其核心是“真实”。纠正历史偏差,揭示历史真相,一部优秀纪录片能够引发人们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思考。可以说《长江之歌》所引发的对长江历史文化的再认识,是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对祖国母亲的再认识,也是对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再认识。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6).jpg

2、一部纪录片激发的民族自豪

领导人总书记强调:“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7).jpg

六集纪录片,上下五千年。探秘上游巴蜀文明、中游荆楚文明、下游吴越文明,从美轮美奂的三星堆、马王堆、良渚古城到如今的三峡大坝、南水北调、长江城市群;从河姆渡7000年前古老的稻谷到亩产超3000斤的杂交水稻,诗经、楚辞、汉赋……长江文化生生不息、风雅至今。《长江之歌》穿越历史时空,将长江流域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价值、智慧结晶、审美情趣、灵魂家园等系统呈现给观众,这些精彩纷呈的内容无不让人满怀欢喜,心生自豪。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8).jpg

兼容并蓄的文明基因,筚路蓝缕的拼搏力量,锐意前行的创新精神,举世瞩目的文明成果……《长江之歌》通过艺术手段让镌刻在金属光泽里的文明,升华到每个国人心中。5000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优秀文化,在今天和未来都将给予我们最深沉的自信,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9).jpg

3、一部纪录片展现的绿色希望

长江流域多样化的气候和发达的水系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长江所拥有的独特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1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流域,滋养了三亿七千万亩耕地,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五分之三的水稻。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10).jpg

浩浩荡荡的长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也经历了多年来简单粗放式发展造成的沿岸山水林田湖草的大面积污染。保护长江,刻不容缓。

推动环境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云南丽江村民从伐木为生变种药材发家;攀枝花市钢铁集团实现产业转型;宜昌变身“世界水电之都”“三峡旅游集散地”;重庆奉节漫山遍野“黄金果”支撑起脱贫攻坚的“甜蜜产业”……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11).jpg

《长江之歌》记录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年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逐步落实的历史轨迹:以江为轴,生态保护与经济同步发展。长江经济带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超级计算,沿江产业迅速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沿线人民的生活品质快速提升。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通过《长江之歌》,我们都能感受到长江沿线人们在环境治理、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空前满足感与幸福感。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一部纪录片展现的绿色希望必能率先在万里长江实现。

《长江之歌》引发的历史新认知 (12).jpg

作者:徐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文联副主席、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郭一楠 CK001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