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曹皇后活了多少岁 历史上曹皇后有没有子嗣

2020-04-27 11:46:16
A+ A-

曹皇后活了多少岁

公元1016年,曹氏出生在宋朝的顶流之家,祖父曹彬是北宋开国将领,曹氏自然也是名门之后。

这一年,她未来的老公赵祯,也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正主已经六岁了。

一出生就拿到人生至尊VIP的曹氏被教养得非常好,不但谦逊有礼,还熟读经史。

只可惜,曹氏虽然赢在了起跑线上,婚姻却相当不顺遂。

她先是按照婚约嫁给了一心痴迷修仙、无心嫁娶之事的李植。

结果结婚当天,前脚拜完天地,后脚李植就翻墙跑了。

清平乐电视剧帝后CP有爱情吗?看看历史上曹皇后的一生就知道了

新郎竟然在婚礼上逃婚,就算曹家人再好脾气也忍不了这口气哇!

所以,他们当即就把曹氏带回娘家了。

婚事告吹之后,李植寄情大自然,云游四海,成了得道高人。

而曹氏一转身进了皇宫,成了被关进笼中的金丝雀。

清平乐电视剧帝后CP有爱情吗?看看历史上曹皇后的一生就知道了

1033年,宋仁宗任皇后郭氏在与情敌互撕时,一不小心把仁宗给“家暴”了。

其实也没多大事,就是在打情敌的时候,打在了宋仁宗的颈部。

本来吧,这事可大可小,要是赵祯喜欢她,权且可以当作闺房之乐。

可偏偏,赵祯早就看不惯刘太后硬塞给他的“铁憨憨”,就趁机把她给废了。

清平乐电视剧帝后CP有爱情吗?看看历史上曹皇后的一生就知道了

有趣的是,郭皇后被废之后,宋仁宗反而对她甚是想念,想要秘密诏她回宫。但当初郭皇后离宫离得不体面,就要求仁宗恢复她的名誉权:让我回去可以,皇后宝册给我。可宋仁宗不要面子哒?再说当时曹皇后已经立了,就没答应。1035年,24岁的郭皇后突然暴病,莫名其妙地死了,这事就更无法进行了。郭氏活着的时候,宋仁宗对他爱搭不理,她去世之后,他却深切深悼这位前任妻子,又追复她为皇后。

话说郭皇后被废之后,后宫不能无主。仁宗的养母杨太妃与大臣为他选中家世、品行都无可挑剔的曹氏。这一年,曹氏18岁。进宫之初,曹皇后是相当地风光。宋朝之前虽然册封过皇后,但是没有举行过盛大的册封典礼。曹氏的册封,是北宋历史上的次,堪称“世纪荣宠”,能铺张的地方就铺张,能浪费的地方就浪费。但是,就像一个风光的婚礼无法保证婚后的幸福一样,这场奢华的册封大典,也没能保证曹皇后日后在宫中的好日子。

02仁宗与曹皇后的婚姻,本就是政治婚姻,毫无感情根基可言。她是仁宗为大臣娶的,为天下人娶的,唯独不是为自己娶的。再加上曹皇后相貌平平,宋仁宗又是个“颜控”,印象就打了折扣。不过,以色事人本来就不是长久之事,失了先天优势,后天逆袭,也不是没有机会。要命就要命在,曹皇后虽然智商挺高,但是情商完全不及格。她时时以后宫之主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争宠,不吃醋,更不干涉朝廷政务,无趣又死板。

仁宗在位时,大宋周围强国林立,朝堂上一群士大夫动不动就跟他正面硬刚,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必定很多。这样一个男人,就算是九五至尊,也会内心脆弱的时候,也需要一个知情知意的女人陪伴。但曹皇后只记得自己是个皇后,却忘了自己还是个妻子和女人。所以,虽然她做皇后很成功,被朝臣视作母仪天下的典范,但做妻子却一塌糊涂,仁宗想喜欢她也难。在曹皇后被册封后的第六年,也就是1040年,她的身边出现了一个强硬的情敌——张贵妃。

张贵妃本来是在宫中唱歌跳舞的侍女。这一年,一次宫廷宴饮中,30岁的宋仁宗邂逅了16岁的张贵妃。能歌善舞、青春美貌的可人儿,一下子就让官家动了“思凡”之心,一番春潮共海生之后,就把她收入了后宫。相比曹皇后容貌不佳,不解风情,事事讲规矩,张贵妃则美貌动人,心思灵巧,善于逢迎。宋仁宗一头扎进她的温柔乡里便再也出不来了。为了表达对美人的爱意,宋仁宗几次为她逾制,不但打破常规为她晋升,还给她的娘家人各种封赏,而且不但封赏活着的人,连去世的人都要追赠三代。

张贵妃仗着自己的恩宠,肆意妄为,按理说曹氏就算不妒忌,不打击,可吃个飞醋还是可以的吧。但是,都没有。面对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天天撒狗粮,把前朝后宫搅得不得安宁,她的应对措施只有一个字:忍。忍受无爱的婚姻,忍受不爱自己的丈夫,也忍受张贵妃对自己的挑战和为难。03一味忍受和退让,不知道曹皇后心里苦不苦,但是大臣们很舒心。在他们看来,曹皇后如此的谨慎,如此的宽容,可真是一国之母的榜样啊!当初他们没选错人!所以,当后位受到危机的时候,大臣们为了维护礼教,也极力地维护曹皇后。

1048年,有卫士作乱,前殿喊杀声一片,仁宗想要出去一看究竟,但是,曹皇后紧闭殿门拦住了他。面对危急情况,曹皇后表现得异常镇定,显出了将门虎女的巾帼风范。她不但趁机找人去搬救兵,还亲自指挥太监侍从抗敌。可对宋仁宗来说,当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她连呼吸都是错的叛乱平息后,仁宗不但不感激她,反而怀疑这是曹皇后为了邀功故意安排的。更过分的是,他还想趁机废了曹氏,立当时的张美人为后。好在大臣一致反对,仁宗也拿不出证据证明皇后有罪,这才作罢。曹皇后保住了凤冠,但离恩宠更加远了。

之后,宋仁宗将功劳全部安在张美人身上,借机晋封她为贵妃。贵妃离皇后一步之遥,有着帝王宠爱做依仗,她更加无法无天,派头比皇后还大。有一天,她想要借皇后的仪仗队过把瘾,仁宗不好意思开口,就让她自己去借。一个真敢借,一个就真敢给,曹皇后爽快地答应了。这下反而是仁宗不好意思了,对张贵妃说:“你这么做,会被大臣骂死的。”此事算是作罢。正是靠着这种极力的忍耐和几近变态的宽容,曹皇后才保住后位直到最后,正位中宫达28年之久。但是,这样的隐忍、甚至是窝囊,即使树立了母仪天下的典范,对于个人的人生,又有多大意义?

04

1054年,31的张贵妃去世,宋仁宗悲痛不已,辍朝七日。他不理会曹皇后在世的事实,坚持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而且追封她为皇后,谥号温成,造就了历史上一生一死两皇后的荒谬景观。张贵妃去世了,强敌没有了,曹皇后半死不活的婚姻是不是终于有机会改观了?并没有。宋仁宗不但不爱她,也不信任她。1056年,张贵妃去世两年后,仁宗患了重病神志不清,突然大喊:“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张茂则是皇后身边的人,此话一出,吓得他要上吊自证清白,还好被人救下了。谋逆可是大罪,你要说这是仁宗病糊涂了瞎说的,估计没几个人信。如果是不小心把这么大的屎盆子扣在六宫之主身上,起码也会有个道歉吧。可是,仁宗病好之后,完全不提此事。只能说,这是故意为之的试探。

仁宗这一波操作之后,曹皇后见到他就躲避,再也不敢上前伺候。不知道此时在曹皇后心里,两人还有多少情分,但在仁宗眼里,夫妻情分肯定是没有了。仁宗以“仁”为庙号,足见他内心的柔软,性格的忠厚,是君子中的君子。但偏偏对曹皇后,他所有的柔情都不见了,只剩下冷冰冰。公元1063年,53岁的仁宗驾崩,曹皇后的婚姻终于结束。没有仁宗的制约,她能有片刻放飞自我吗?很遗憾,依旧没有,而且日子过得更加憋屈。受完丈夫的罪,继续受养子的罪。

05仁宗一生的遗憾,大概是没能生出个健康的儿子。曹皇后一生无儿无女,仁宗虽然和别的妃嫔生下三个儿子,但都没能养大。为了江山有继,他在大臣的逼迫下,过继了一个侄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仁宗去世之后,曹皇后力排众议,坚定地扶英宗上位,但是这并没有换来母慈子孝的结果。相反,因为之前就有矛盾,后来两人更加相互猜忌,裂痕不断加深。

英宗在当皇子的时候,因为仁宗嫌弃他,再加上朝堂政局多变,时时提心吊胆。终于有一天当上皇帝了,大概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刚上位四天就疯了。无奈,大臣只能请曹太后垂帘听政,主持大局。说是垂帘,其实也就是个过场,因为她谨遵深宫妇人的规矩,从来不对重要的事情发表意见,相比她强势的婆婆刘太后来说,简直弱爆了。半个多月之后,英宗病好了,可大臣们刚放下心来,他又疯了。这一次疯可就奇怪了,因为在大臣面前他是好的,但是回到后宫却对着曹太后大叫大骂。说白了,就是装疯。

面对这样的局面,每当她哭诉自己心里苦,活不下去的时候,大臣们一方面要求曹太后以大局为重,继续垂帘听政;一方面逼着她忍受英宗的百般刁难,欧阳修甚至告诉她:“当年张贵妃你都忍了,怎么轮到自己儿子反而不忍了?”这个太后当得不要太窝囊!06其实,曹太后并没有什么权力欲,但英宗的所作所为让她明白,如果连最后的一点权力都没有了,那就只能任人宰割。所以,英宗病好之后,她不肯撤帘,想要用最后一点筹码护自己周全。但帘子不是她想留就能留的,为了避免再出现一个干政的女人,满朝文武在反对她这件事上出奇地一致。最后,韩琦设了一个局,使诈逼她把帘子撤了,她也只能没有尊严地重回后宫。果然放权没多久,英宗就开始了报复:先是限制了曹太后的吃穿用度,又逼着仁宗留下的女儿们搬离原有宫殿(其中就有赵徽柔的原型福康公主),让自己的女儿们住进去,寡母孤女被欺负了个遍。

即使这样,英宗依旧不满意,本来他过继给仁宗就是仁宗的儿子,跟生父生母没多大关系了。但在得了皇位之后,他却要回头追封自己的亲生父母为皇为后。显然,这是礼制所不容的事情,可最终曹太后在英宗与宰相们的逼迫下,还是同意了。自此,她不仅失去了权势,也失去了皇帝之母的特权。在如此凄凉的处境中,曹太后没有任何反击的能力,除了忍受还是忍受,忍者神功已经到了无敌的境地。

07好在,英宗当了四年皇帝就去世了。大概是觉得自己的父亲实在太过分,继位的神宗一改英宗对曹太后的敌视态度,对升级为太皇太后的曹氏至诚至孝。忍了大半生之后,曹氏人生的最后12年,终于可以过上舒心的日子了。但这不代表她会对礼教放松。为了让曹氏享受一下天伦之乐,神宗特意召她的弟弟曹佾进宫。但因为曹佾来的时候带着外男堂弟曹偕,曹氏便立马把殿门关上,不同意见面。要知道,当时他们已经都是行将就木的人了,见一次少一次,可在曹氏心里,礼教重于一切。

1079年,六十四岁的曹氏病逝,因为她那几乎已经发展到没有人味儿的宽容、忍耐、慈爱、谨慎获得了男性统治者的认同,被赐谥号“慈圣光献皇后”。回首曹氏的一生,婚姻爱情不如情敌张贵妃肆意、热烈;政治上也做不到婆婆刘太后那样恩威施于天下。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事业都一无所获,她用一生的时光,以殉道者的姿态恪守妇德。如果说她的一生有什么作用,也不过是为后世的女人树立了一个道德菩萨的榜样,让她们受到更多的束缚。但由于她迎合了当时男性对女性的期待,统治者和史学家给了她至高无上的赞誉,称她“功德盛大,振古无有”。但这牺牲了自我欲望、情感、尊严的身后之名,又有多大意义?她悲凉的一生,也算是求仁得仁,咎由自取吧!

曹后一生,经历了北宋两次变法。身为女子,她的角色的确受到了限制,但是,当一群士大夫为了确立自己的主张而大闹朝廷时,深宫中的曹后却能致力于保全双方的精锐力量,为后世子孙留下一批声名卓著的人才。这样的远见,让后世无法忽视她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贡献。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死,他就找个理由把皇后废了,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了他大半个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在北宋,许多皇后和妃子系出平民。有个显赫的娘家,对皇后来说,未必就是好事。外戚干政,是所有帝王都小心提防的。曹皇后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曹皇后饱读史书,不愿重演历代皇后家族的悲剧。大多数时候,她温柔简朴,最喜欢的活动是带着宫女妃嫔,在宫里种点庄稼,采桑养蚕。终其一生,不单独和娘家人见面,连对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册封皇后的当天,她的叔叔曹琮上奏,辞谢皇帝的封赏:“我既然成了皇后的亲属,就不应该再受恩典了。”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去军职。

在朝廷,曹家没有一个高官,在后宫,皇后没有争过一次宠。张贵妃仗着得宠,越礼提出要借皇后的仪仗出游,而曹皇后并不介意。得意忘形的张贵妃回宫后向仁宗炫耀,仁宗十分生气,狠狠地训斥她扰乱礼仪。

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突然有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这让仁宗皇帝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头脑清醒,吩咐严守宫门,保护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预见,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夜半平宫乱”,显示出她将门之女的非凡胆识,令宋仁宗大为佩服。

“夜半平宫乱”过后不久,闰正月十五,仁宗兴致勃勃,想在宫中再张一次灯,重温“灯火阑珊处”的元宵气氛。而曹皇后觉得这样做一来铺张浪费,二来百姓会有闲话,于是便据理力争,再三劝阻,让仁宗取消了计划。多年以后,她对孙子宋神宗回忆这段皇室夫妻的生活时,说道:“我以前听到了民间的疾苦,一定会告诉皇帝;仁宗皇帝听了我的话,也常常会颁发赦令。”

轰轰烈烈的范仲淹“庆历新政”,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开始了,曹皇后提出过一些反对意见。但总体上,她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清醒。大变法带来的人心动荡,新党和旧党的激烈论争,丈夫作为皇帝如何驾驭朝局,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成为日后她极力纠正宋神宗变法的经验之源。

1063年,仁宗去世,仁宗死时,曹皇后就在他身边,众人嚎啕大哭,她忍泪而起,下令封锁死讯,宫廷上下都装做仁宗在世的样子。因为仁宗无子,继承人空悬多年,皇族和大臣暗潮涌动,各有人选,英宗赵曙自幼被曹皇后领养在宫中,一直徘徊在太子位置的边缘。即使仁宗晚年,决意立他为储,可其位子也并不稳固。所以仁宗归天这个秘密一直保守到第二天天亮,韩琦奉命进宫。两人安排好一切,才公布仁宗驾崩、英宗即位的消息。英宗赵曙在惴惴不安中登基,政局随时可能动荡起来。

这个在皇宫中战战兢兢十余年的新皇帝,不堪长期心理压力,精神失常了。仁宗大殓当天,他神智不清地呼号奔走,不能成礼。韩琦没有办法,只得向曹后建议垂帘听政,主持大局。

曹后深受丈夫的影响,“天下计不从一人出”。大臣有疑而不决的事请她定夺,她会召集众人商议。垂帘,对曹后来说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一年之后,朝政井然,两朝交接平稳渡过。英宗康复后,她才得以还政,重新隐居深宫。

英宗在位四年,就一命呜呼,但英宗皇位的确立,为年轻锐进的宋神宗铺好了一条路。神宗是英宗的独子,没有竞争当继承人的压力,又得到了祖母的悉心栽培,他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渴望创造一个盛世强国,他蓄意改革,重新启用当年被仁宗冷落的王安石。

此时,朝中还有不少“庆历新政”的老臣,这一批人,已亲身经历了那一轮激进改革的痛苦和后来仁宗长期温和路线的成效,所以,王安石更加激进的变法方案提出之后,反而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宋神宗和王安石陷于空前的孤独。

为了缓和局面,他们不得不另选一批新人。但这些人,或为钻空子,捞油水,或为走捷径,爬仕途。改革变成了一个“怪胎”——群臣和百姓都反对。

王安石喊出了石破天惊的“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掀开了一场关于“国是”的争论,朝廷成了“一言堂”,容不得不同的声音。

深居后宫的曹后,最担心的就是“一言堂”。政令的改变,对国家的影响是一时的;政风的改变,却有无穷后患。她开始干预此次改革:“新法有其弊端,现在民间深怨青苗法和募役法,难道皇帝不该想想吗?”甚至老泪众横。

政策上的劝说宣告无效,曹后转而致力于人事问题,以此维系朝政的平衡,不至于出现向改革派一边倒的情形。

1079年,在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因反对变法而被贬黜之后,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爆发了,苏轼因诗中有不满改革的句子而获罪。是年冬天,弥留之际的曹后,把宋神宗叫到病榻前:“当年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苏辙两兄弟,高兴地对我说:‘皇后,我替子孙觅得了两个宰相之才。’现在苏轼入狱,你怎知不是仇人中伤呢?就算他的诗有所不妥,也只是小过错,不可伤了朝廷的中正平和之本。”苏轼由此得以保全。

与此同时,对已成众矢之的王安石,曹皇后也叮嘱神宗:“王安石的确有才学,可惜仇人太多,你若真爱惜人才,不如让他暂时离京外任。”言毕,曹后病逝于开封。

六年之后,宋神宗也抱憾而亡。哲宗即位,其祖母高后垂帘听政。高后不是一个具有宽大胸襟和冷静头脑的人,她全面否定了王安石变法,变法大臣一律被贬。后来,哲宗亲政,叛逆的小皇帝又全盘反对祖母,要全面恢复王安石新政,但北宋没有第二个曹后,也没有第二个王安石。一来二去,北宋朝廷上再也听不到不同的政见,只有不断加深的党争和一遍一遍被修正的“国是”。

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她与婆婆刘娥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入宫前都有过婚史,并且都是垂帘听政的皇后。

然而,曹皇后的一生却远不如刘皇后过得扬眉吐气。刘娥虽然出身不好,但是宋真宗却很宠爱她。而曹皇后虽然出身名门,但是宋仁宗却对她不冷不热。那么,历史上的曹皇后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当时的背景

公元1024年,宋仁宗按照太后刘娥的主意,娶了郭氏为后。然而,郭皇后生性泼辣,又自恃有刘太后这把保护伞,把后宫闹得沸沸扬扬。因此,宋仁宗一直冷落她。

十年后,太后刘娥已去世,宋仁宗以郭皇后无子为由,将其降为静妃,入道修行,而实际上,就是废黜其皇后之位。

因为郭皇后被废,后宫无人管理,所以,宋仁宗经常沉溺于温柔乡,以致病了一段时间。后来,宋仁宗痊愈后,尚、杨两位美人被赶出宫廷。为了维持宫廷秩序,宰相吕夷简等人上表请求立皇后。

十年前,刘太后替宋仁宗做主,娶了郭皇后;十年后再立皇后,宋仁宗认为,这次可以自己做主了。

在皇后的人选上,寿州茶商陈子城的女儿得到宋仁宗的青睐,并且杨太后也十分喜欢陈氏。

然而,宰相吕夷简、枢密使王曾等重臣都极力反对,理由是:“若皇后出生不尊贵,不仅皇上本人不体面,亦使朝廷不体面。”

最终,宋仁宗不得不割爱,把陈氏送出宫,另选皇后。而开国大将曹彬的孙女,因为家门显赫,德才兼备,被定为皇后最佳人选。

就这样,公元1034年,曹氏成为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根据《宋会要》记载,曹氏是宋朝第一个行册封之礼的皇后。

历史上曹皇后有没有子嗣

实至名归的贤后

曹皇后虽然出身武将世家,但是文化修养颇高。她独特的飞白笔法在书法界享有盛誉。她虽然身份尊贵,却生性节俭、端庄贤淑、做事从不张扬。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皇后册封礼过后,宋仁宗想提拔皇后的叔父曹琮为卫州团练使,但是曹皇后却说:

“陛下方以至公厉天下,臣既被后族,不宜冒恩泽,乱朝廷法。族人敢因缘请托,愿置于理。”

这大概意思就是说,陛下应该以天下为公,如今我已经成了皇后,娘家人不再适合走后门。如果族人敢托关系,请陛下秉公办理。

曹皇后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的品质,赢得了宫内外的赞赏。

夜半平事件,导致曹皇后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

曹皇后的身份,注定了她无法像普通女子那样自在快意,她坚持原则、隐忍坚韧,在宋仁宗眼里,这些优点变成不解风情。

根据史料记载,曾经有一名宫女与大内侍卫私通,事发后,因张美人为宫女说情,所以宋仁宗想宽大处理。曹皇后知道后,穿上皇后的凤冠来见皇帝,并坚持要求处死犯禁的宫女。宋仁宗让曹皇后坐下来说话,但是曹皇后坚决不坐,硬是站着,俩人僵持了大半天,最终,宋仁宗迫于无奈,只好同意处决那名宫女。

个性强硬的曹皇后与温柔体贴、小鸟依人的张贵妃相比,显然,宋仁宗与张贵妃相处更为愉快。

也正是因为宋仁宗对曹皇后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以及张贵妃深得宋仁宗的宠幸,使得宫门惊变后,宋仁宗想废黜曹皇后。

公元1048年闰正月,宋仁宗留宿在曹皇后宫中,到了半夜,宫内发生叛乱。宋仁宗急忙起身,往外跑。曹皇后赶紧把他抱住,不让他出门,并关好门窗,又命令王守忠带兵入宫平乱。

当时,叛兵已经潜入福宁殿,宋仁宗吓得惊慌失措,曹皇后却临危不惧,颇有武将之后的风范和胆识。

一方面,曹皇后指挥宫女和太监锁死厅门设置障碍,另一方面,她派大内侍卫准备了灭火的水桶。后来,叛兵纵火,因为早有准备,火很快就扑灭了。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宋仁宗的安全,万无一失。曹皇后对大内侍卫发出重赏,如果愿意拼死一搏者加官晋爵,所以,这些大内侍卫都拼命与叛兵搏斗。

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事情平息后,让宋仁宗感动的人,却不是曹皇后,而是张美人,因为张美人冒着不测之风险出阁见宋仁宗。

宋仁宗对辅臣说,“宫廷之变,张美人有冒不测而来,斯可宠也”。宋仁宗目的也是一目了然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心爱的人坐上皇后之位,因为曹皇后并不是宋仁宗自己选的,而是大臣替他选的。然后,这一想法遭到梁适的反对,而宋仁宗又找不到曹皇后的把柄,只好放弃。

曹皇后虽然不是宋仁宗的心仪对象,但她却是一位德行完美的贤内助。她之所以稳居中宫之位,靠的是其个人才能和优秀的品质。尽管她一生未生育子女,但却让人挑不出毛病,让她稳居中宫28年。

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