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太难了!与曹皇后竟是兄弟情?

2020-04-16 11:19:52
A+ A-

《清平乐》怎么越看越觉得心酸,这个皇帝当得也太难了吧?感觉对皇后动了真情,但两个人就是一直闹别扭~这谈的是传说中的“苦瓜式恋爱”吗?

官家对皇后的感情,不同于对其他娘子的“宠爱”,更多是一种“又敬又爱”,敬她才华,敬她胸襟,爱她聪慧,爱她知己。虽然看起来没那么“蜜里调油”,但更为难得珍贵。

《清平乐》皇后一有事就请罪,逼的官家@王凯kkw无话可说。俩人最亲最甜就是拉拉小手,这谈的是传说中的“阿拉伯恋爱”吗?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1022年就即位,当时才13岁,但直到1033年皇太后刘娥去世,他才开始亲政。《清平乐》前几集就聚焦垂帘听政的刘娥与赵祯之间的矛盾,刘娥始终不放权,赵祯的势力又不足以对抗,颇为“憋屈”。

但亲政后的赵祯,也没有如他所说的,“万事皆由我心”。他想废掉郭皇后,群臣进谏;他想娶商人陈氏之女,群臣反对;他不想娶曹丹姝为皇后,群臣又力推,他无奈听从……《清平乐》中的赵祯似乎总处于“不得已”和“无奈”之中,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自由。

是什么力量在掣肘宋仁宗?皇帝真的很“憋屈”吗?

台谏制度一定程度制衡着皇权

历史上,宋仁宗虽然是一个存在感不那么强的皇帝,但宋仁宗时代却是古代文人最称道的时代之一,因为文人在那个时代幸福感更强一些。宋仁宗时代杰出人物辈出,比如当前《清平乐》中出现的名臣就有吕夷简、王曾、韩琦、富弼、文彦博等,出现的大文豪(他们也多是名臣)就有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

文人幸福,一方面是“重文抑武”,文人晋升渠道通畅,得到重用;另一方面是朝堂对文人氛围宽松,台谏制度发达。而正是台谏制度,制约着皇权。

所谓台谏,即御史台官和谏官,统称为监察官。虽然古代社会皇权高度集中,但一直也存在着制约皇权的制度和力量,历朝历代也都有台官和谏官的职位,命名上或有差异。

一般而言,台官谏官分工明确,“谏官掌献替,以正人主;御史掌纠察,以绳百僚”。谏官主讽谏皇帝,御史主监察百官,一个给皇帝挑错,一个给百官挑错。台谏官的职位并不高,在君主专制的背景下,直言进谏和弹劾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随时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到了宋朝有两个转变。一个是台谏合流。御史和谏官的职能合一。这样一来,谏官可以弹劾百官,而御史也获得言事权力。二者合一,台谏的力量更为集中和强大。

另一个变化是,宋朝(尤其是宋仁宗时期)给了台谏官更高的职权、更特殊的地位、更宽容的范围,台谏的权力大增。南宋吕中评议道,“台谏之职在国初则轻,在仁宗之时则重;在国初则为具员,在仁宗之时则为振职。”这也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局面。

因此,《清平乐》刻画了文官集团对宋仁宗的处处掣肘,让赵祯无法随心所欲,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台谏的强大限制了皇权的作为,让朝政更多成为士大夫意志的体现。当然,台谏制度同时也监督着官僚集团,“纠察官邪,肃正纪纲”。

皇帝没想象中的“憋屈”

不过,《清平乐》也存在着美化宋仁宗的诸多迹象。比如历史上的宋仁宗是挺“好色”的一个人,剧集倒把他拍得“清新脱俗”;也有不少史学家评价宋仁宗是比较“弱”的一个皇帝,剧中的他倒颇为励精图治。同时,晏殊和范仲淹屡遭贬谪,剧中都刻画成宋仁宗的“不得已”,他多么惜才爱才,贬谪忠臣还弄出各种高大上的理由,实在是有些“强吹”宋仁宗。

不过更关键的是,剧集还是过于放大台谏的作用,夸张化地渲染了宋仁宗的“憋屈”,理想化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首先,宋仁宗并非甫一亲政就这么重视台谏。像剧中,因为郭皇后德不配位,宋仁宗打算废后,御史中丞孔道辅率谏官、御史,大呼殿门请对,但宋仁宗压根就不听,对这些官员罚的罚、贬的贬,范仲淹也被外放了。这时的宋仁宗并没有“广开言路”。

清平乐宋仁宗太难了苦瓜式恋爱越看越心酸

剧照

至于剧中被刻画得偏负面的吕夷简,编剧也稍稍将他“丑化”了。在宋仁宗亲政后好几年时间,宋仁宗自个无力把控朝政,才严重依赖吕夷简,“政出相门”。剧中范仲淹为此弹劾吕夷简,但范仲淹又被贬了。此时的宋仁宗如果说“憋屈”,不是台谏的作用,是他相对“无能”。

庆历元年之后,面对内忧外患,吕夷简罢相,宋仁宗才开始真正地重用了台谏,鼓励台谏言事,多次予以奖励,有时甚至是“惟言官是听”,台谏的势力一度盖过了宰相。

原著《孤城闭》中福康公主后来的悲剧,与台谏就有重要关联。宋仁宗心疼公主境遇,屡屡偏袒公主,又屡屡被台谏上疏批评,宋仁宗左右为难。

而此时的宋仁宗也已到了生命的暮年。台谏制度也渐渐显示出它的消极影响来了。北宋台谏讲究“风闻言事”,不一定要有事实或证据,只要是道听途说,就可以进谏或弹劾,并且台谏官不必对不实言行负责。通俗点说,可以没有根据地举报。

这有极大的破坏性。不负责任地弹劾,让官员束手束脚,甚至唯台谏官是从,而许多改革也无法推行下去,因为稍有弊病,保守派的台谏官就会抓住不放并上纲上线,成为改革的阻力。北宋屡次改革的失败与积贫积弱的局面,与此相关。

更可怕的是,台谏官“无中生有”,将弹劾当成打击异己的工具,并且介入党争,成为党争的爪牙,造成官僚集团的分裂与政治的内耗。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台谏制度虽说是对君权的制衡,但它本质上是中央集权的产物。一则,台谏也制约着相权,平衡着官僚集团的内部势力,这些有助于皇权的加强。二则,无论台谏怎么说,最终还是看皇帝怎么做。当皇帝听台谏的,皇帝就显得从善如流(或“憋屈”),当皇帝不听台谏的,台谏又奈皇帝何?

皇佑二年四月初的一天,京城忽然来了一个庐山和尚,姓全名大道。他带着一位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的青年,声称这名青年是当今圣上的皇子,要面见皇上。这个消息不啻一声惊雷,一下子轰动了京城。人们奔走相告,纷纷聚集起来,围观这名青年,评头品足,交头接耳,好不热闹。开封府一把手钱明逸闻讯,大为惊异,丝毫不敢怠慢,赶紧命人将这个和尚和青年请入衙门,一看这位公子确实是仪表不凡,于是以礼相待,将他们二人安顿下来。与此同时,钱明逸急忙派人奏报朝廷。

“皇子”的出现,对于满朝文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朝廷一下子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这个说,皇上只有三子,都已早天,从哪儿又冒出个皇子来,其中必然有诈,应加贬诛为是;那个说,皇上的私事谁能全知道,倘若这个和尚说的实有其事,贬诛之后,如何收场?七嘴人舌,莫衷一是。赵祯听闻此事之后非但不开心,反而大为恼火,即令翰林学士赵概和知谏院包拯,迅速查明事情本末奏闻。

包拯,各位都知道吧,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深得赵祯信任。包拯接到此案之后,知道此案非同小可,于是抖擞精神,准备大干一场。在包拯的深究追问下,破绽终于浮现,于是你们要的真相来了:原来这青年名叫冷青,其母王氏本来是赵祯后宫中的一名宫女,熟知官内情形,后来,因她偶犯小过被贬出宫去,生计无着,嫁给一名叫冷绪的郎中为妻。婚后,王氏为冷绪生有一女一子,此子即为冷青。冷青自幼缺少家教,既不愿读书,又不愿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东游西荡,无所事事。后来竟离家出走,四处漂泊,到了庐山。和尚全大道得知冷青是宫女之子,又长得一表人オ,遂收留了他。全大道深知此时皇室正为无继承人着急,王氏在宫中的经历又有隙可乘,倘若把冷青调教一番,再用花言巧语骗过皇上,说不定自己因此名利双收,飞黄腾达呢。于是全大道和冷青在密室中日夜谋划,时时演练,并把冷青打扮一下,下了庐山。哪承想,刚入京城便遇上了铁面无私的包拯,一番审问下就露了马脚,结果可想而知,两人被处以极刑。二人被诛,“假皇子”的闹剧才收了场。

此后,“无子”更成了赵祯的心病,整天沉溺后宫ー一召幸,结果不但皇子无望,自己的身子也搞垮了,形神疲惫,最终疾病缠身。后来,赵祯索性长居深宫,服起丹药来,更是少问政事。大臣每有国政奏闻,他连话都不愿多说,只是点头敷衍。嘉祐四年,后宫董御侍、周御侍为其生下二女。自此,赵祯心如死灰,自己生子继嗣已完全无望。不得已立养子宗实为嗣,赐名曙,总算放下了一件心头大事。过了不到两年,赵祯旧病复发,无医可治,崩于福宁殿,终年五十四岁。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代皇帝都将皇储问题排在前面,皇储能够起到安定朝野的作用。顺便普及一个小知识,你知道古代中国,儿子最多的皇帝是哪位?或者说是哪几位?我们来列举几位看看,康熙有子35人,女20人;宋徽宗赵佶有子32人,女34人;唐玄宗李隆基有子30人,女29人;朱元璋有子26人,女18人;唐太宗李世民有子14人,女21人。那么我们的主角宋仁宗赵祯呢?赵祯有子3人,女13人,看上去也不少,但是上文我们知道,他的3个儿子全部早夭,女儿也只有4个成活,宋仁宗的子女存活率之低,也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了!看到这一组数据,宋仁宗赵祯的心,或许在滴血吧!

赵祯一生御女无数,盼子望眼欲穿。真皇子一个没有,假皇子却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含恨而亡。宋仁宗一生以“仁孝”为治国标杆,朝政上政通人和,却没能诞下子嗣,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责任编辑:张小花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