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电影 电视 爆料 搞笑 美图

这个节目凭什么让数十家电视台登门拜访学习

中华网娱乐 2021-06-28 11:02:47
A+ A-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

从“早安,打工人”到“快跑,打工人”,“打工人”这个带着些许自我调侃的青年自称,在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过程里,更多的带上了倔强与坚持的意味。

在北京,就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打工人”,他们打工的对象,是2200万生活在北京的市民。

为了解决朝阳区永安里一个小区的停车难题,记者王迪在一个月的周边调研中跑断了鞋底,终于推动协调桥下的公共停车场车位,用错时停车的方式为小区补齐“停车缺口”;

为了解决北京一个小区的业委会纠纷,记者岳月用三天两夜的时间敲开610户的房门,最终拿到320份居民授权委托书,帮助小区成立了新的业委会并采用竞聘的方式引进了新的物业,也彻底解决了小区长达6年的困扰;

为了解决两个小区间15年来争执不休的“四米路”归属问题,记者王任飞前后40余次前往实地调查,推动两个小区的产权单位、建委、规委、园林、人防等多个部门研究问题,历时一年,终于找到令双方小区居民都满意的方法;

为了让北京所有市民生活的更有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一支50多人的记者团队“努力打工”。3年里,他们累计采访行程超过300万公里,深入社区街巷入户调查6000多处,以1600多个小时的艰难调解、1000多个日夜的后期制作、500余个夜晚与当事人的彻夜长谈、历经85次突发事故和39次恶劣天气换来了150万人次市民的直接受益,50万户居民物业问题的解决,实实在在解决了150余个难题。

这个记者团队来自北京卫视的栏目《向前一步》。

今年,是《向前一步》播出的第3年。3年来,栏目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国家广电总局年度创新创优节目,3次被写进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列入北京市折子工程,先后30多家省市电视台登门拜访学习经验。

而“向前一步”这个词语,也成为了北京市很多委办局工作会议上,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里,网上社交媒体的热议中被频频提及的热词,成为了生活中不折不扣的流行语。

这一步,从短袖到羽绒服,三载寒暑不改初心

中国电视发展至今,新闻类、纪实类、问政类栏目层出不穷,更不乏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但《向前一步》却革新了以往所有类似栏目的视听表达,进化出新闻领域前所未有的新物种。

这是中国首档直面城市发展中矛盾的栏目。不同于以往从“成果”切入的新闻报道,《向前一步》敢于真正从“问题”切入,搭建平台,让矛盾双方充分表达观点,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

这是中国首个将录制现场设置在问题现场的栏目。《向前一步》将录制现场设置在小区之中、棚改现场、违建旁边、街心公园,问题在哪里,录制现场就在哪里。

这是中国首档媒体深度参与城市治理的栏目。栏目邀请城市规划师、法律、物业、心理等不同专家构成“城市沟通团”从第三方的角度,对争议内容进行解读。同时,邀请政策制定者和普通百姓、政府人员组成对话场,搭设公开、平等、务实的对话平台。

因为这些创新,我们甚至都无法用任何已知的栏目形态去定义《向前一步》。3年过去,150余期节目的积淀,还在持续推动节目迭代创新、开枝散叶、蓬勃发展。《向前一步》的进化,还留有更多的惊喜。

这一步,从质疑声中,用一次次将心比心换市民放心

每一期《向前一步》,随着问题的最终解决,当事人会跨越“分歧线”达成共识。这是当事人的一小步,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步,更迈出了新闻栏目推动社会治理的第一步。

与以往新闻栏目不同的是,《向前一步》不是以曝光问题、舆论监督为导向,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栏目并不会高高在上的指手画脚,而是会深入群众将心比心;栏目并不是将问题简单直接地推给政府,而是主动研究寻找破题之策;记者更不会因录制结束而停止采访,而是会负责到底,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栏目刚开播时,一些网友在网上留言质问:究竟是在帮政府还是在帮人民?究竟是为城市负责还是为百姓负责?然而随着栏目的播出,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少,更多的猜疑和误解,逐渐转化为一份份深厚的友情。

《天坛的心愿》的当事人李凌飞,至今还会约记者秦晓明去天坛附近的一家烧烤店吃烤串,那是李凌飞搬迁之前,记者常与他谈心的地方。《安徽会馆》的当事人朱铁山先生在录制结束后的第二天给记者高笑冉打来电话说:“这么些年,昨晚头一次睡了个好觉,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这一步,从九级大风到骤雨冰雹,行动和决心一样坚定

《向前一步》栏目组在九级大风中录过像,在瓢泼大雨中录过像、在骄阳似火的烈日下录过像,也在突如其来的冰雹里录过像。骤雨与骄阳之下,现场的每个人都穿着不同颜色的雨衣,打着不同颜色的太阳伞,恰如彼此缤纷的观点;暴风与冰雹之中,每个灯杆、架子都要四个人抱着才不会被吹倒,如同栏目捍卫法律与政策的决心屹立不倒。

虽然告别了室内演播室安稳的环境,栏目组却收获了市民们如春的温情——老大爷从家中为记者端出一杯杯热茶、大妈给沟通团成员抱来了军大衣、小朋友给主持人递上解暑的冰棍儿、一直采访来不及吃饭的记者拿到居民送来的巧克力、在不好打车的远郊区县,居民用三轮或者小蹦蹦铁皮车送记者到公交车站......市民们亲切的称节目叫“向前一步走”,因为他们笃信,这档“走”出来的节目,能够实实在在解决他们的痛点,疏解生活中的难题。

这一步,是成百上千次的上门沟通,记录一座城的努力前行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应该如何治理?

面对2200万市民以指数增长的诉求,管理者应该如何满足?

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应该如何更好的保障个人权利,参与城市治理?

现代社会中,每一个类似的问题,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可能每一个人都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但《向前一步》播出3年来,答案也渐渐清晰。

文物腾退、棚改征收、开墙打洞、老旧小区改造、拆违、公共交通、加装电梯、垃圾分类、文明条例、公园噪音、路侧停车、新的物业条例......每一条都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但每一个议题又和每一个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截至目前,《向前一步》3年内步履不停地共推动121条街巷完成整治,让815处违法建设得以拆除;推动1891名未签约居民完成签约;帮助1890人坐上崭新的电梯;为5000多户居民解决停车难题,让近50万户居民的社区物业问题有了实质性的解决,因节目而直接受益的市民超过150万人次。

同时,《向前一步》还在栏目摄制中积极推动共治,每一个录制现场,都是一次各部门报到,直面百姓诉求的专题会议,为基层干部搭建舞台,让群众自发参与,使真理在辩论中越辩越明,最终达到所有人的共识,实现真正的“向前一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所有人都愿意迈出一小步,无疑将是时代的一大步。

经过3年的积淀,“向前一步”这四个字,已经不仅仅是一档节目的名称,更成为了一句网络热词。

因为对“向前一步”的坚守,正是对千千万万生活在城市中,为梦想而积极奋斗的每一个打工人初心的坚守;

因为对“向前一步”的执着,正是对开拓家园、建设家园、守护家园的执着,只有小家越来越好,大家才能真正做到“心底有火,眼里有光”;

因为对“向前一步”的共识,正是对当今中国伟大时代的共识,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向前青年”才是“Z世代”中国青年应有的模样!

责任编辑:郭一楠 CK001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