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不小心低估了王建国实力 王建国被淘汰段子解析

2020-09-17 16:07:09
A+ A-

王建国第三季脱口秀大会不小心低估了王建国实力

1.整体创意,堪称完美

展现一个崩溃的人,“一会天使”,“一会魔鬼”的“两副嘴脸”对比与转换。“牛”的是王建国的表演,声情并茂、切换自如、像极了一个“精神病患者”。

2.张弛有度,首尾呼应

先说首尾呼应,开篇他是以与“高考有关的事件,代入主题”。

结尾又巧妙的回到了高考主题上。

他在讲段子的过程中,是循序渐起的,开始是一点点的搞笑,然后中间穿插着他“精神分裂”的状态,让观众大笑。

因为他的内容安排,是逐渐递进的。这样就很属于戏剧的“起承转合”的节奏,而不是,“虎头蛇尾”,就像有的选手,别的选手吐槽,怎么像没讲完?

而国仔,在结尾又“犯病”两次,第一次是我不得第一,谁都别想得第一。(接解释的碎碎念),(高考事件,劝别人要想得开,讲道理,然后自己竟没走出来。)

3.巧植广告,内容反讽

国仔以梦境的形式,巧妙地将羊奶广告植入段子中,又杜撰出一个“商务人士”与自己对话,这段对话,展现了好几层意思。

(1)人走茶凉。社会中就是有这么多人,你火的时候找你,你落寞的时候,看你笑话。(这里他没有针对广告商,因为是以梦境的形式出现,谁会跟梦境较真呢?)但实际上,社会上这种现象太常见了。(讽刺社会现象。)

(2)国仔跟自己较劲,与其说他是跟“商务人士”对话,不如说是他在和“另一个自己对话”。“他瞧不起他自己,他认为他是靠和“李诞”的关系回来的,他没资格“喝羊奶”、没资格“做广告代言”,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

(3)他借用“商务人士”的嘴说出他认为有些观众的“心声”,你不是想骂我吗?我替你骂!

4.玩转自然,灵活运用

(这里的玩转自然,里的自然,包括两个方面。)

(1)自然想象

王建国利用“闪电”“雷声”展现一个人,“自己不如意”就希望“别人倒霉”的“邪恶想法”。一边“坏”王勉。“假装是不经意的真情流露”,一边又像“虚伪的自己”为“真实自己的邪恶”找借口。甚至还提到了“毛衣”,“毛衣”大家都知道,是有“静电”的。说王勉的那段,画面感特别强,观众都能联想出他所描绘的样子。

(2)游戏规则

(这里的“自然”是“顺理成章”、“顺其自然”)

王建国把“脱口秀的赛制”与演出呈现,假设了一种“游戏规则”。他“假装”自己很懂的去指导别人,(上面教豆豆),但豆豆在台上的表演,肢体语言多了他三十多票,“反讽”自己,游戏规则不是他制定的,他摸不透。

另一个游戏规则除了舞台上的表演,还提到了王勉弹吉他,究竟“游戏规则”允许过多的肢体表演吗?允许借用“乐器”吗?但是他“质疑”以后,觉得他们是利用“肢体语言”和“乐器”获胜,所以他不抗衡了,他也准备投机取巧,准备去报“表演班”、不忙的时候再去“学吉他”。(引得观众发笑。)(我制定不了规则,我也找窍门,你们不是那么赢的吗?那我也那么赢。)

5.表情丰富、知行合一

国仔将他的段子、他的言行、表情、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让观众看得轻松,又能快速被国仔代入他所定义的“精神分裂”情境中。无论是在写作、演出上,无论自己与“角色”的代入感或者把“观众”代入其中,“代入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详见:我的另一篇文章:郭敬明怼得漂亮,有理不在声高,据理力争才是狠角色)这里面不但有代入感,导演的详细介绍与应用,还有其他知识点的讲解,是我看《演员请就位》做的整理笔记。

王建国被淘汰段子解析

脱口秀大会能够成功地做到第三季,无论是节目质量还是受众群体的凝聚性都还是不错的。但是从最新一期的播出情况上来看,透过王建国的淘汰越发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快餐性质的节目,虽然有竞技性,但是缺乏专业性。

首先,王建国的两个同组的竞争对手是豆豆和王冕,这三个人是风格迥异的三个人,豆豆的表演性质很强,很容易带动现场的气氛;王建国的节奏把握性更好,更容易出现一些内涵梗;王冕所谓的音乐脱口秀可谓是一招鲜吃遍天。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个人的段子的组成,和取得结果的必然性。

豆豆讲述的主体是在围绕着动物世界的模仿展开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包含了对动物的模仿和播音腔的使用,甚至于类口技的表演,但是从幽默角度来说,其实并没有那种特么脑洞大开的点,但就是能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跟着他的节奏笑,为什么呢?重复是最好的喜剧包袱。还记得刘亮白鸽那个“谁呀?”“咋地了”吗?本身并不是什么高级的包袱,但是就是通过不断地反复,和节奏的把控,再辅以相对夸张的表演,就达到了这样比较爆炸的现场效果。但是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呢?个人认为也还是有的,底的承接和主体部分没什么大的联系,可以,但是不够巧妙。但是这个节目绝对值得他所取得的分数。

王建国的节目主题是相对散一些的,并不是简单的故事讲述,更多的是围绕主题的情绪化表达。里面有很多哲学性质的探讨和理解,虽然并不是很深刻,以至于让观众听不懂,但是正如李诞所讲,更多的感觉像是一个铺垫,总觉得最后会迸出些什么,从而很多比较深的包袱都没有响,反而是“稿子说我也不配称为稿子啊,我就是一张纸”,这样更直接的包袱有了一定的效果,那么问题到底在哪呢?王建国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这是一场经济类比赛,并不是节目播出后大家反复咀嚼之后投票,王建国这个段子是有深刻意义的,是经得起反复推敲,反复咀嚼的,看得越细致滋味越足,但脱口秀大会只是一个竞技类的娱乐节目,现场效果大于一切,甚至于说杨天真的经久不息的笑声都比王建国的段子来的直接。从而就产生了一种,节目不错,分数却不尽人意的效果,而且这个分数中会有一部分是因为王建国这个名字得到的。这是王建国的问题。

其他人对这个节目有什么影响呢?有,从节目效果上来看,大张伟的表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和李诞的判断,李诞我们不多说,点评过程中李诞自己说了这个问题。刚刚我们说王建国这个段子需要砸吧着滋味听,静下来听,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但是大张伟不断地问着“这什么呀”,笑得前仰后合的样子不合时宜地打断了这个聆听的节奏。而大张伟不断发问的时候,恰恰是王建国的收尾部分,“我凝望着深渊,深渊也凝望着我”,这是尼采的一句话,充满哲理,接下来就是谐音梗往上顶情绪的过程,大张伟的行为打破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当然这里不是在说大张伟有什么问题,只是不合时宜而已。

王冕的分数是很高的,他和王建国走的是两个极端。王冕的这一段,现场效果爆炸,内容也相对简单,就是自己内心欲望和现实的反抗过程,相对无厘头而已。有什么深层的思考吗?没有,但是现场炸吗?很炸。这和音乐脱口秀有关系吗?有,但并不是全部,更多的是王冕对喜剧的理解更加直接,所以效果更好,和王建国形成强烈的反差,王冕这个段子看多了反而缺少了惊艳的感觉。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郭德纲的理论:让观众笑了就可以了,你想让他指着你说相声活下去,那就是想瞎了心了。看来,德云社的成功还真不是随便做到的呢,郭老师看得通透啊!

王建国虽然被淘汰,但是被复活了。从节目效果上来讲,很符合常理,也符合大众心理。笔者对王建国是喜欢的,对王建国的评价只是一句话:无论成绩如何,这是个脱口秀大师,更适合做导师,而不是选手。

责任编辑:于浩淙 Hzx0176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