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项目都有哪些2022 高考加分项目新政策哪些项目取消了?

2022-09-15 14:07:13
A+ A-

高考加分项目都有哪些2022

2022年仍有高考学生加分政策,但只进行了改革和考试科目的改变。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分文理科,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管理(或综合管理)四科。

改革后:改革后,高考采用“3+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余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考,取消文理分科考试。

新政策实施时间:2022年秋季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现为二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影响: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实行文理分科后,理科生整天只知道逻辑思维训练。但在表面之下,他们忽略了日常的感悟和文史知识,导致了他们到了大学之后文化底蕴的缺失。

2022年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到35项。

记者近日了解到,教育部日前出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表示,2022年地方加分项目将减少至35项。

通过教育部的解释可以明确,今年全国高考加分项目已全部按要求减少到位,地方加分项目由2014年的95项减少到2022年的35项,减少幅度达63%。高校自主招生进一步明确了试点导向,改革了考试方式和程序,有效选拔了学历长、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实现了招生的公平公正;2015年继续实施国家、地方、高校三个专项计划,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入学人数比2014年增长10.5%;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教育招生计划的50%;增加使用全国卷省份数量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五年来,高考改革按照既定安排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有序进行。在此期间,教育部出台了降低激励性加分、提高扶持性加分、高考后自主招生学校测试招生、连续增加连片贫困地区“985”、“211”高校招生名额、部分省市启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文件。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逐步展开,各省市自治区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探索高职考试招生改革,为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体系积累了经验。

加3分:

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的考生,在2015年1月1日前获得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

加5分:

1.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

2022年高考那些可以加分

2.2015年1月1日前,本年度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在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前6名。

3.2015年1月1日前获得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的考生。

4.今年毕业于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考生,在2015年1月1日前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

5.2015年1月1日前,应届高中毕业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日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计算机制作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研究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一、二等奖。边肖推荐:高考可以加什么特长?

加10分:

1.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晋安区北峰山区(日溪乡、环溪镇)、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龙海市龙角乡、永安市清水乡、上杭县官庄乡、陆丰乡、宁化县治平乡畲族聚居地的畲族考生;晋江陈埭镇、泉州台商投资区白旗乡的回族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地的高山族考生。居住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没有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岛屿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省籍考生(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

3.烈士的孩子。

4.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伍军人。

增加20分

高考加分项目新政策哪些项目取消了?

“分五批指导29个省份进行高考综合改革,基本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中国特色招生考试模式。”

9月15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教育这十年”系列第12场新闻发布会上称,并介绍了十年来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进展。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再次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部署。

在上述政策的指导下,教育部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配套政策——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等。

截至目前,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其中,前三批14个省份(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

第四批7省份(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具体改革措施包括,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王辉介绍,教育部每年从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的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

第三方评估显示,高校对上述专项计划的满意度为80%,学生和地方的满意度分别为90%、100%。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累计已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二是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目前已达到27个。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海波在会上介绍,试题突出思维品质,强调开放灵活。

比如新高考英语推出读后续写的题型,将“阅读”与“写作”深度结合,深入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中学反映:高考命题反套路、反对背素材,材料来源于生活,接地气,死记硬背、机械刷题、题海战术难以发挥作用。

三是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

2015年、2019年,教育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介绍,2015年起,该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取消体育特长生和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只保留全国性的4个政策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除烈士子女加20分外,其他统一调整为5分。

四是启动实施强基计划,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实施强基计划。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三年来,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有关高校普遍反映,通过强基计划确实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

五是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形成适合技术技能型人才选拔的考试评价模式。

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已经成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主渠道。全国每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其他措施还包括,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大规模考试的中国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为一亿多人次的考生平稳组织了高考。此外,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也在积极推进。

作为国家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之一,广东省作出以下几点举措:

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设置合格考和选择考科目,合格考覆盖高中所有14个科目,实行“一年两考、一考两用”。

“(合格考)既是学生毕业依据,又是春季高考招生录取依据,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应考压力和课业负担。”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称。

二是改革普通高考考试科目组合。实行“3+1+2”考试科目组合,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从文理2种组合,变为12种选科组合,切实增加学生选择权。

三是强化命题导向。建设并启用了保密命题基地。建立了420多人的省级高考命题教师专家库。在选择性考试命题上,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责任编辑:于浩淙 E0176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