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TiKToK公司当地时间18日晚通知美国用户,由于美官方禁令19日起生效,TikTok软件将暂时对用户停止服务。此前已经有不少美国网友自称“TikTok难民”纷纷进驻小红书。从1月12日“TikTok难民”话题创立到1月17日,总浏览量已经超过13亿,互动量超过4300万。而在这其中,剪纸技艺、民族舞蹈、武术展示、舞龙舞狮、京剧表演等传播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博主迎来了一波较大的流量。(最新消息:TikTok正恢复对美国用户的服务)
1月19日,上海一位武术博主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最近几天因为发布了一段福州非遗“三条簪”的视频,已经涨粉4万。新疆舞蹈家古丽米娜也因为发布《龟兹》舞蹈短片,更是被众多外国网友关注,涨粉近10万。相关专家表示,中国非遗内容在海外短视频平台上一直拥有极高的关注度和播放量,如今又迎来了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文化没有国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传统武术+非遗内容震惊外国网友
1月5日,小红书账号“琳雅(国风)”发布了一条以武术形式展现福州非遗“三条簪”的视频。博主称,“三把刀”发簪又称“三条簪”,是福州传统的女性装束之一。在古代,福州女子为了抵御外敌,将利刃用作发簪,寓意为一把为国、一把为家、一把为自己。这种发饰不仅是防身的工具,还象征着女性的勇敢和坚强。随着时代变迁,妇女们头上的三把利刃转而成为更纯粹的装饰物,保留下刀剑的形状,由铁制改为银制或铜制,更偏远贫穷地区的妇女也用做成刀型的木、竹作簪。
武术博主孙琳雅发布关于非遗的视频网络图
从1月12日开始,帖子的论中出现了不少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网友,他们不仅被其精湛的技艺震撼,纷纷点赞“太漂亮了”“你看起来凶猛而优雅”“如果我玩这个肯定会割伤自己的手指”“果然每个中国人都会武术”……
一位中国网友感叹:“我从来没想到,中国文化的全球化是这样实现的:不是走出去,是挤进来。”
不仅是外国人,很多中国网友也都表示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高质量视频。“最近小红书推的都是高端视频”“终于在小红书吃上细糠了”。
“琳雅(国风)”的这一段视频目前点赞数已经超过18万,视频主角孙琳雅是一名武英级武术运动员,也是上海大学的一名体育老师,目前抖音粉丝超过300万。
孙琳雅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目前“三把刀”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近200万。“我们的重心还是在抖音上,在小红书只是同步发布视频,但这次确实很意外,这几天小红书已经涨了4万粉,而且评论都是英文。”
孙琳雅表示:“原本只希望分享这份美丽,没想到能引发这么大反响。这不仅是对‘三条簪’独特魅力的认可,更是传统文化的一次精彩出圈。希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感受它跨越国界的魅力。”
对网上“现在的武术就是花拳绣腿”的质疑,孙琳雅表示,不仅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很开心:“因为能说出这种话,对方起码是关注中华武术文化的。”
民族舞蹈让中外网友一起点赞交流
1月14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新疆青年舞蹈家古丽米娜·麦麦提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上发布了舞蹈短片《龟兹》的先导片,讲述了一位仙袂飘飘的行者来到库木吐喇石窟,在壁画交织的光影下翩翩起舞,然后又重回现实的梦幻旅程。
新疆舞蹈家古丽米娜发布舞蹈短片《龟兹》,涨粉近10万网络图
目前舞蹈短片《龟兹》的先导片、片段、完整版的点赞量已经超过30万,上游新闻记者在数据平台上看到,13日古丽米娜的粉丝是3万多,19日增加到12.3万,一周时间涨粉近10万。19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到《龟兹》的编导汤成龙,他也对这个舞蹈短片能够火出圈表示惊讶。
相关视频也在小红书上迅速出圈,精彩的舞蹈不仅让中国网友惊叹,也让众多美国网友为之倾倒,“太惊艳了,我着迷了”“这就是我在小红书寻找的东西”,还有网友表示评论中看到中外网友的交流,“仿佛看到了大唐气象”。
除了传统武术和民族舞蹈,社交平台上,剪纸、刺绣、瓷器等展现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视频,记录了非遗技艺从选材到成品的全过程,将非遗文化鲜活地展现出来。
“许潇潇”发布的非遗缠花视频网络图
如广东潮州的“许潇潇”,这位中国传统文化博主,曾耗时三个月制作了一条展示非遗“绒花”制作过程的视频,最近又发布了完整展示了从缫丝到成品的“缠花”技艺,吸引了不少外国网友,点赞量近20万。
一位专注于中国传统陶瓷制作的博主,通过一系列视频展示了从揉泥、拉坯到烧制的完整过程,评论区里满是外国网友对这门技艺的惊叹与好奇。
在看到剪纸的视频,并了解其在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意义后,许多美国网友纷纷尝试自己动手制作。古丽米娜、“许潇潇”等博主还会与美国网友积极互动,耐心解答他们对于中国非遗的各种疑问,在发布视频也主动加上英语字幕,形成了热烈的跨文化交流氛围。
有外国网友表示,中国非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对古老东方文化认知的新大门;还有的感慨,在这些精美的非遗作品和技艺中,看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沉淀。
非遗缠花视频吸引了众多美国网友网络图
专家:这是中国非遗走向世界的机会
去年底,舞蹈《龟兹》登上“2024中国顶尖舞者之夜”,亮相国家大剧院,获得一致好评。有专家评论称,如何让古老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是很多当代艺术创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舞蹈短片《龟兹》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2024年,各新媒体平台也都推出了非遗赛道的支持计划,比如抖音非遗计划、小红书非遗上新公益扶持计划、新浪微博焕新非遗计划等,鼓励青年创作者深度参与非遗短视频等新媒体内容生产。
截至2024年7月,小红书平台上,与非遗相关的笔记投稿量高达1156万篇,阅读量累计达225亿次,互动量突破11亿次。
抖音发布的《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平台上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平均每天有5.3万场非遗直播,获得打赏收入的非遗主播人数年增长25.63%。过去一年,共有1379万网友在抖音分享非遗体验,抖音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相关视频累计分享量同比增长36%,有142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登台”抖音。截至目前,非遗话题累计播放量已超306亿次。
“文化没有国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副主任严敬群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其实此前中国非遗内容在海外短视频平台上一直拥有极高的关注度和播放量,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例如,TikTok上关于榫卯、景德镇微陶绝技、竹编等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视频就获得了数千万甚至数亿的播放量,展示了中国传统手艺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此外,像川剧变脸、杂技等表演类非遗在海外也备受瞩目。
严敬群表示,自从美国的网友们开始在小红书这个平台上活跃之后,他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些人甚至开始学习中国的快板、民族舞蹈、中国杂技等传统非遗技艺。
严敬群认为,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世界各地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去了解和接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不仅丰富了小红书上的文化多样性,也激发了更多国际用户对中国非遗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样会激发起海外用户购买相关非遗产品或非遗服务的兴趣,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国际社会之间相互理解,加深友谊。
上游新闻记者汤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