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好味聚中秋,最美是团圆

中华网文化 2020-09-27 17:13:20
A+ A-

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皇家对神明有着至高的敬仰。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亘古不变的礼制。早在两汉时期,儒家经典《周礼》便提到了“中秋”一词,《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详细地描绘了中秋的饮食以及养生。

中秋节恰值三秋之半,硕果累累,是一个丰收的好时辰。所以,此时节的美食当然不止是月饼这么简单。且自古代起,中秋饮食便尤为讲究。

中国古代饮食名著《随园食单》出自“资深吃货”——袁枚之手。积四十年美食经验,三百多道菜谱,将品尝到的“腹中精华”用文言随笔一一写下。荔枝肉、蜜火腿、王太守八宝豆腐、红煨羊肉等菜肴,光读起来就令人馋涎欲滴,阅读体验可谓“真·津津有味”。

人间好味是欢聚 自古好味集中秋

团圆夜,饼团圆

要说中秋吃什么,《随园食单》里就记载了一款“瓜仁油松馕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很有点今日五仁月饼的意思。

人间好味是欢聚 自古好味集中秋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又有“宫饼”“团圆饼”之称谓。最初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历来人们将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俗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之说。中秋之夜,全家团聚,将大一点的月饼切成小块分与各人,和家人一起分享,寓意全家团团圆圆、圆圆满满、快快乐乐。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细,外形美观,饼面上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中秋团圆”“花好月圆”“玉兔迎秋”等。《燕京岁时记》中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为京都第一”。月饼香甜适口、寓意深刻,又可以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联络情感。

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在清朝的咸丰年间,《顺德县志》就曾经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尚芋意指吃芋头,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也曾提到过:“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自古以来,芋头便有辟邪消灾的效果。在中秋节这一天吃芋头,则是保佑人们一生平安。

人间好味是欢聚 自古好味集中秋

食螺意为吃田螺,在中秋节这一时期,田螺空怀,肉汁肥美,适宜食用。不但如此,田螺富含维生素A,能够明目。现如今在广东部分地区,中秋节这一天,仍然有许多人家在炒田螺。

美酒肥蟹伴中秋

中秋吃月饼、赏月,更少不了美酒。在江南一带,南京人在中秋节这一天虽然也吃芋头,但是他们会在芋头上浇以桂浆,桂浆这一词汇源于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实质上是用桂花酿制成的酒。

人间好味是欢聚 自古好味集中秋

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在汉代,桂花酒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上桂花酒,长辈们喝下之后则象征会延年益寿。桂花酒与中秋的渊源来自一则神话故事——吴刚折桂。吴刚将桂树的种子撒向人间,于是,每逢中秋佳节,人们便饮上一壶桂花酒,遥望明月纪念他。

“秋风响,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中秋前后,还将迎来吃蟹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曾详细记录过湘云与宝钗中秋节在藕香榭设下了螃蟹宴。是日,圆月、凉亭、肥蟹、秋香,大观园的一众小姐姐们与宝玉小哥哥吃的不亦乐乎,隔着书页都能感受到“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的诱惑。

人间好味是欢聚 自古好味集中秋

天津杨柳青年画《红楼梦藕香榭吃螃蟹》

鸭肉也是中秋家宴常见的荤菜。鸭肉味甘、性寒,有益阴、生津、养胃、补肾、除虚弱、消肿、止咳化痰作用。相传李白曾以百年陈酿花雕(黄酒)、枸杞子、三七等,烹调肥鸭一只献给玄宗。由于烹制特殊,鸭肉异常香美。玄宗食后,大加称赞,赐名“太白鸭子”,流传至今,让古今“吃货”一饱口福。

人间好味是欢聚 自古好味集中秋

八月十五,月圆当户,亲友若干,一盘大闸蟹,一块月饼,一壶酒,一种团圆的味道。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