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归来的龙纹瓦当

2019-04-19 10:41:36    收藏快报
A+ A-

原标题:从日本归来的洪武龙纹瓦当   

近日,笔者在南京仓巷古玩城见到一张《北国新闻》报纸。报纸上刊登着一块“洪武年明故宫龙纹瓦当”图案和相关文字介绍。据了解,这张报纸出版于日本昭和五十一年1月1日。这一天正是中国1976年元旦,也是龙年。据报纸文章介绍,此瓦当是昭和二年(1927)一位在南京从教的日本人在明故宫遗址挖起后带走的。这份报纸的版面上,随实物照片还有附两页此人写下的“经过”的书信……笔者经过一番打探得知,这面瓦当实物连同这批资料,现已均被国内收藏家陆凯旋收藏。据陆先生介绍,包括瓦当、报纸等在内的这套物件,均是由他的朋友从日本某市场上淘得并带回,最终传到了他的收藏之中。这面“龙纹瓦当”,为明洪武早期遗物,直径17、厚3—4厘米,龙纹为黄釉高浮雕。

从日本归来的龙纹瓦当

“龙纹瓦当”是明代洪武早期的遗物

瓦当,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构件,在筒瓦的顶端,以保护椽际檐头,同时对建筑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这件从日本回流的黄釉龙纹瓦当,品相完好。瓦当上高浮雕龙纹,异常生动,不但龙姿优美,而且纹饰清晰,龙鳍隐露,龙鳞片片重叠凸起,雄姿勃发,圆润健壮,生动活泼。龙头居中,双角上翘,眼睛圆睁视前,鼻翼高挺,龙须飘拂,腾挪间似腾云驾雾,浑身上下充满了振奋张力。龙尾从龙身下穿出,自然舒展,展示出龙纹的柔韧与和谐。前后四只龙爪上下左右各有一只,均五爪劲张,弯曲如钩,活灵活现,给人一种凶猛、威武、气势冲天之感。图案写实简明,是巨龙盘旋腾飞之态。器物遍施黄釉,经过六百多年,釉色更显黄润光滑,晶莹透澈。古来“五爪龙”为皇室专用,这件瓦当应为典型的官造风格,构思正统、造型堂皇,可以想见当年宫殿辉煌的威严气象。

从日本归来的龙纹瓦当

《北国新闻》报纸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正月,在南京登基称帝,由此开创了大明皇朝,从而结束了元蒙游牧势力统治中原97年的局面。最初的明故宫,建于朱元璋称吴王时,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吴元年作新内……洪武十年改做……。”新内城即明故宫,于元至正27年(1367)建成。当时推崇简朴,《明实录》曰:“制皆朴素,不为雕饰。”洪武二年,太祖下诏,“取中天之而立,定四海之民”,以其发祥地安徽凤阳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这时的占地规模,包括明定陵及大型皇家寺庙“龙兴寺”皇家建筑群,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用了6年时间,最终因重新改建吴王宫为明皇宫而罢建,弄得南京明皇宫至到洪武十年仍在建造中,可谓是“好事多磨”了。

从日本归来的龙纹瓦当

随实物照片还有两页此人写下的“经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更加重视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在南京明故宫、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相继发现了不少洪武琉璃陶瓦及瓷质建筑构件。这些遗存,无疑是大明立国初期生产。据报道,2010年,在“南京明洪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南博霍华教授撰文道:“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的瓷质建筑构建的品种有白釉、黑釉、釉里红等。釉里红建筑构建十分罕见,仅见此处和安徽凤阳明中都有出土,釉里红瓦当上的龙纹为四爪,时间可以早至元未明太祖朱元璋称吴时期。”此研究表明“故宫出土的瓷质瓦当,其产地为景德镇”。

瓦当,因其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而得名,俗称“瓦头”,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殊部位,也是屋檐顶端的盖瓦部头,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早期的明故宫构建遗存:五爪龙纹瓦,是典型的长鄂龙,有元代遗风。龙纹清晰、质地坚硬、胎质细密、烧造精良。而龙形纹饰,体现开放而凶猛状,不用说,它的风格就是明早期的“皇家霸气”。

从日本归来的龙纹瓦当

“龙纹瓦当”是明代洪武早期的遗物

古往今来,瓦当一直是历代文人“雅玩”之物。明代洪武瓦当,因其具有很高的收藏欣赏和历史研究价值,而备受专业藏家青睐。其市场价格也普遍较高,仅以南京当地为例,一块品相上佳的“明洪武龙纹瓦当”也高达七八千元。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