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中华网文化 北方昆曲剧院 2022-05-19 11:08:40
A+ A-

2001年5月18日,昆曲艺术以全票通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遗”001号,迄今已有21载。回望昆曲非遗之路,这21年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昆曲艺术早已“旧貌换新颜”,越来越多走进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青睐,正不断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着它的魅力与风采。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最精致的剧种之一,它从昆山腔演变而来,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具有独特的的审美范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昆曲无它,唯一美字”,它美于情真、美于意切、美于词藻、美于音律、美于身段、美于妆造……它如同一条涓涓细流,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生活,穿越六百余年,依然令人心驰神往。如今昆曲“非遗”之路已走过了21年,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语境变了、文化生态变了,在与时代同行的路上,昆曲恰是风华正茂!

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专业昆曲表演院团,“继承、保护、革新、发展”是北方昆曲剧院秉承不变的艺术方针。在建院的65年间,北昆始终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用心灌溉着这朵“幽兰”悄然绽放,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当代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今天是昆曲“非遗”21周年纪念日,恰逢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同样作为时间沉淀下的精粹,走进昆曲和博物馆同样给人或沉静或澎湃的力量,让人身在当下,却能神游古今,纵横四海,昆曲与博物馆的融合,也让历史与传统,历久弥坚、熠熠生辉。让我们走进声音博物馆,聆听北方昆曲剧院杨凤一院长的讲述吧……

除此之外,进社区、进校园、昆曲专题讲座、昆曲艺术赏析、昆曲戏迷培训、昆曲夏令营等等一系列昆曲普及活动在层出不穷。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更多人直面了解到昆曲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了一大批昆曲爱好者,他们中有都市白领、有高校学生、有耄耋老人,也有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有许许多多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向往的国际友人。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穿越六百年的辉煌梦境”线上昆曲分享活动,杨凤一院长从昆曲的渊源、行当、程式、化妆等方面系统讲解,展示昆曲的抽象、写意、抒情、诗化的艺术特征,在互联网线上实力“圈粉”,在线人数突破10w+。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在新清华学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幕后探班直播,吸引众多莘莘学子参与其中,一探究竟。昆曲进校园活动,在以美育人,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增进师生对昆曲艺术的了解,提升传统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每年的昆曲夏令营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感悟昆曲的艺术特色和丰厚内涵,在小朋友的心田种下昆曲的种子……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昆曲“非遗”21周年丨幽兰今又绽 气韵满庭芳

在昆曲戏迷培训班中,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戏迷观众参与其中,为推广和传播昆曲艺术,培养昆曲社会力量,提高观众艺术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一次次与昆曲的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昆曲、爱上昆曲,源远流长的昆曲艺术如今已是知音遍布。六百年来,昆曲未曾停下与时代同行的脚步,对于代代赓续的昆曲人来说,怀揣着对艺术的虔诚信仰和不懈努力,让底蕴深厚的昆曲艺术不断蓬勃发展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使命。幽兰今又绽放、气韵满庭芳,昆曲的崭新面貌更加令人期待!

责任编辑:梁弈文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