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老北京叫卖:小巷深处的妙趣民生

中华网文化 2019-09-20 14:52:26
A+ A-

老北京叫卖:小巷深处的民生画卷

京味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第一幕幕启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门外陆续有卖青菜的、卖猪血的、卖驴肉的、卖豆腐的、剃头的、买破烂的和‘打鼓儿’的声音,还有买菜还价的争吵声,附近有铁匠作坊的打铁声,织布声,做洋铁盆洋铁壶的敲打声。”

短短百字描写,五行八作的市井生活以声画结合的方式瞬间浮现读者眼前。现如今,这些声音、场景似乎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关乎曾经那些锔盆锔碗、磨剪子锵菜刀等的老手艺匠的印象,也只好停留在父辈的叙述中……

老北京叫卖:小巷深处的民生画卷

通常,小贩街头叫卖的声音被称为市声,各地有各地叫卖的特色,老北京叫卖又称货声,俗称吆喝。北京小胡同多,离大街远,且那时交通不便,一切消费用品,包括食、用、修配几乎无不取之于串街小贩。因此,字正腔圆,有韵有辙,悠扬悦耳,好懂耐听的吆喝便成了街头小贩招揽生意的独门绝技,也成了老北京胡同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北京叫卖:小巷深处的民生画卷

叫卖里最妙的是某一叫卖声连同响器响起,听者便有可能知晓某个季节、时令的到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大概都来自这实境的启发……

“嗳!活鲤鱼呀,活鲤鱼。”这是每年阴历初二必然会在胡同里听到的吆喝声。正月初二这天,北京的家家户户都要祭财神,于是卖鱼商贩便肩担木盆向居民售卖,居民就用瓦盆盛水将鱼买到家中。

从“桂花哟,元宵”的吆喝声中,人们便预知正月十五上元节就要到来了。由于京城习俗上元节晚上吃元宵,节前几日便有挑担售卖者,挑的前面设锅,随卖随煮。

老北京叫卖:小巷深处的民生画卷

“嫩了芽的香椿哟。”这吆喝声则标志着仲春的到来。卖香椿的人多是臂上挎一小篮,篮底铺块湿布,篮上盖块湿布,用马莲或细柳条绑的一小捆一小捆的香椿摆在上面。

听到“臭豆腐,酱豆腐,韭菜花,酱黄瓜”的吆喝声时,人们就知道已是金风送凉、暑气全消的季节到了。“炸面筋来,熏鱼哟”刚吆喝完,“坛肉,扣肉,米粉肉”的吆喝声又起。这说明隆冬已经来临……

“吆喝”声浓缩并突出了北方语言体系的特点,并独树一帜地创造了老北京独有的方言。有人说北京话听不清楚,发音像是被开水烫了舌头。但是如果你听过地道的北京吆喝,就不会这么说了。同样是儿化字的大量运用,同样是连音连字的一气呵成,但吆喝出来的字正腔圆、曲调音韵的优美和字里词间的鲜活,以及幽默、诙谐、好懂耐听……

老北京叫卖:小巷深处的民生画卷

说:“吆喝,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性,瞎喊不行。在大宅门前吆喝,要拖长声,既让三四层院子里的太太小姐听见,又要透出优雅,不能野腔野调地招人烦;在闹市上吆喝,讲究音短、甜脆、响亮,让人听起来干净利落,一听就想买。”

除了单纯靠嗓子外,老北京叫卖往往配响器,不同行业响器不同,比如粘扇面的以线绳扎小铁铃数串,发出哗啷哗啷的声响;卖炭的摇货郎鼓;卖煤油、香油、酱油、醋的敲大木梆子;卖豌豆黄的敲铜锣;卖日用什物的敲葫芦瓢;卖铁壶的敲壶底;剃头的拨动“唤头”;卖酸梅汤、玻璃粉、桃脯、果子干的,敲两只“敲冰盏”;磨剪刀的摇晃连在一起的五片铁叶……

“吃来呗,闹一块尝,这冰人的西瓜脆沙瓢,三角的牙儿,船那般大的块,冰糖的瓢,中秋月饼的馅,芭蕉扇哄不走那蜜蜂在这错搭了窝嘞,沙你的口儿甜……”

老北京叫卖:小巷深处的民生画卷

“哎,好脆的枣儿唉,这葫芦枣儿好吃又好看,这郎家园的枣儿甜、枣儿脆,这小酸枣儿酸,过了这个枣季儿啊,您就得等明年!”

    一个多世纪前的老北京城,在勾连纵横的胡同里,隔着几条街巷都能听得到的叫卖。而如今,哪怕钻进老胡同也找不回昔日货郎声声的岁月。随着人们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北京叫卖早已无迹可寻,唯有在少数人的记忆中依然鲜活。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