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中国画里的一抹红:看缶翁红桃与白石朱竹

北京画院 2021-07-16 10:23:10
A+ A-

红,是一种颜色,也是中国人的精神。7月1日,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北京画院共同主办的“红——色彩与中国画研究系列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展出。此次展览汇聚了国内重要文博机构藏吴昌硕、齐白石、陈半丁、张大千、于非闇、关良、李可染、蒋兆和、董寿平、周思聪、卢沉等中国近现代画家近六十件绘画作品,可谓是名家荟萃,佳作云集。

此次展览聚焦于中国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呈现,以“色彩与中国画”作为策划切入点,共分:几点朱砂花更红(艺术本体)、芙蓉国里尽朝晖(家国情怀)、春来喜气绕华堂(传统文化)三大板块,从科学、社会、文化的维度分别解读中国画里的“红”。展览梳理了中国传统绘画颜色体系,阐释色彩的物质属性与美学价值,进而深入地挖掘了色彩与中国画创作的关系。

一种颜色,趣识中国传统绘画颜料

《说文·糸部》:

“红,帛赤白色。从糸,工声。”“红”的本义为粉红色的丝帛。自唐以后,红逐渐成为包含绛、赤、朱、丹等各种红颜色的统称。据色彩学理论,红色是人类可见光谱中光波最长的颜色,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古人最早便以“丹青”指代传统绘画。丹即朱砂,一种红色的天然矿物质颜料。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绵延数千年已建构了一套完善的形式语言与技法体系。然而,面对丰富的美术遗产,我们只有理清它们的“内在机理”(材质),才能深入地理解传统,进而弘扬传统。色彩是绘画的本体语言,而材质则是艺术的物质基础。近现代画家于非闇对中国画颜色的选择和研漂、着色方法及色彩搭配进行了研究、分析和归纳,出版了相关学术著作。

在此次展览中,海派名家吴昌硕的《双桃》以胭脂着色,笔力雄浑、鲜艳沉着;齐白石独创“红花墨叶”画风,笔下《牡丹》、《朱竹》以朱砂、洋红等绘制,色调热烈浓艳;近现代画家于非闇复兴院体工笔花鸟,其《朱砂牡丹》、《画众生黑》、《梅竹双鸠》使用朱砂、红花、胭脂等色,格调柔婉,兼具艳美与高古之味。与此同时,我们还将以鲜活的颜料实物、详尽的文献资料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影像解答一些问题:如中国传统绘画颜料有哪些品类、特性及美学意味?中国画颜色如何制作与研漂?画家在实际艺术创作中怎样“随类赋彩”?令广大观众仿佛身临自然科学博物馆,甚是有趣!

吴昌硕《双桃》72.5×40cm 纸本设色 1856年 北京画院藏

吴昌硕《双桃》72.5×40cm 纸本设色 1856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牡丹》103.5×34cm 纸本设色 1955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牡丹》103.5×34cm 纸本设色 1955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朱竹》139.5×38.5cm 纸本设色 1924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朱竹》139.5×38.5cm 纸本设色 1924年 北京画院藏

于非闇 《朱砂牡丹》98×41cm 纸本设色 1953年 北京画院藏

于非闇《朱砂牡丹》98×41cm 纸本设色 1953年 北京画院藏

于非闇 《梅竹双鸩》155×95.5cm 纸本设色 1957年 北京画院藏

于非闇《梅竹双鸩》155×95.5cm 纸本设色 1957年 北京画院藏

中国传统绘画颜料(红色系)

中国传统绘画颜料(红色系)

一种精神,传承华夏民族家国情怀

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诗人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古至今,中国文人志士便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文信仰和精神志趣。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它凝结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宗族伦理和个体意识。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的篇章,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走过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光辉历程,树立了崇高的信仰理想,铸就了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红色精神与中华民族血脉与灵魂里的精神力量一脉相承,鼓舞着中国人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近现代中国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刻画毛泽东辽阔悠远的诗词意境、表现革命圣地的庄严景象、歌颂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中国画作品。

其中,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点点朱砂倾注了画家对与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炽热的情感,彰显了“为祖国河山立传”的艺术信念。周思聪和耿玉琨合作绘制的《天山红医》,记录了青年女医者为牧民孩子看病的场景,诠释了其“艺术是人道主义的,是人性、人的感情的结晶”的使命与担当。卢沉笔下的《机车大夫》是20世纪60年代主题性人物画创作的精品之作,塑造了一批积极向上、乐观质朴的工人形象,向观众传达了新中国工业建设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当代书画家董寿平先生厚植家国情怀,深心托豪素,绘《红梅颂》,画面上的朱砂红梅欣欣向荣、灿若霞天,呈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李可染 《万山红遍》135.5×85cm 纸本设色 1964年 北京画院藏

李可染《万山红遍》135.5×85cm 纸本设色 1964年 北京画院藏

周思聪 《天山红医》纸本设色 1976年 北京画院藏

周思聪《天山红医》 纸本设色 1976年 北京画院藏

卢沉 《机车大夫》135×269cm 纸本设色 1964年 北京画院藏

卢沉《机车大夫》135×269cm 纸本设色 1964年 北京画院藏

董寿平 《红梅颂》67.5×104cm 纸本设色 1973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董寿平《红梅颂》67.5×104cm 纸本设色 1973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一抹“中国红”,溯源中国人的尚红习俗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史前时代,源于对生命和鲜血的敬畏、火和日神的虔诚膜拜,使得先民赋予“红”超人的神性与力量,红色因此被建构了吉祥如意的文化原型。作品《人之初》中,新生的小男孩和初升的太阳,是贾浩义先生对生命起源最诗意的注释。黄胄的《丰乐图》,画面描绘了新疆人民庆丰收的欢乐场景,洋溢着活泼祥和的生活气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奠定了“赤”的正色地位,赋予了红色尊贵、道德的文化意涵。在民间,从道教俗神钟馗的红色状元袍到襁褓婴儿的贴身肚兜、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到婚嫁新人的红衣裳、从新春佳节悬挂的红灯笼到家家户户点燃的红爆竹等。

展览汇聚了诸多经典中国绘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赋予“红色”喜庆、热闹、平安与祥和的美好祈愿。如,齐白石笔下的《岁朝图》,图中大红灯笼和红色鞭炮洋溢着喜庆祥瑞之气,作品意蕴丰厚、雅俗共赏。何镜涵是中国写意楼阁山水画的开创者,所绘《颐和园》琼楼隐现、飞阁流丹,朱红色的雕栏玉柱彰显了皇家园林的尊贵与庄严。还有《钟馗》、《临吉祥天女像》、《少女》等民间传说、宗教神话、吉祥寓意题材,观众可以从作品中深入地感受色彩与中国画的关系。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红色逐渐嬗变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直至今天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铭刻在中国人血脉与灵魂里的一抹“中国红”。

贾浩义 《人之初》68×68cm 纸本设色 1987年 北京画院藏

贾浩义《人之初》68×68cm 纸本设色 1987年 北京画院藏

黄胄 《丰乐图》146×282m 纸本设色 1962年 北京画院藏

黄胄《丰乐图》146×282m 纸本设色 1962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 《岁朝图》118.5×55cm 纸本设色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岁朝图》118.5×55cm 纸本设色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何镜涵 《颐和园》96×177cm 纸本设色 1961年 北京画院藏

何镜涵《颐和园》96×177cm 纸本设色 1961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钟馗》133.5×33.5cm 纸本设色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钟馗》133.5×33.5cm 纸本设色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张大千 《临吉祥天女像》96×59m 纸本设色 1944年 北京画院藏

张大千《临吉祥天女像》96×59m 纸本设色 1944年 北京画院藏

边宝华《少女》65×53cm 纸本设色 1962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边宝华《少女》65×53cm 纸本设色 1962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此外,为了丰富展览的内容与形式,主办方对展出的中国画作品中所使用“红”颜色进行了标注,并以“色卡”的方式在展厅中呈现。届时,观众可以免费取走留念。希望这些印制名家画作的卡片,能够让广大观众对中国绘画里的“红”有更为形象的认识。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展览将持续至7月25日结束。

责任编辑:梁弈文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