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此舞起 为中华大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感

舞蹈中国 2022-01-27 16:44:57
A+ A-

原标题:此舞起,为中华大地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有感

2022年1月22日、23日,终于赶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北京的巡演,两天两刷,也算过瘾。恰巧有幸在观剧前接触到总编导周莉亚女士,听她亲述整部剧的创作过程,对于这部剧的理解便加深一层。

关于该剧的评论已有很多,各角度全方位展示与评判,在此,仅就个人观感出发,谈谈对《只此青绿》的看法:

此舞起,为中华大地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有感

总体观感

两场剧都是和家人朋友一起观看,女儿看完,说了句“不错哦,我没看介绍,但全看懂了。”这评价尤为精准,令人看的懂,尤其是非专业人士,在舞蹈这类需要大量肢体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来说,是最高评价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精品自然是老少咸宜才佳。曾几何时,部分艺术作品就像是专呈小圈子的祭品,放到大众眼前不易明白,变成小众风格的自嗨,那么其创作意义又在哪里。

就这点来说,青绿的呈现有考虑到大众的感受,以观者的心态来推进、铺陈内容,逻辑清晰,一看就懂,是以为人民服务的平视心态。

而这种“懂”,无疑最高级。

剧情编排

观后家人反馈,观剧之前预设的故事场景一点没有,没想到会以这个角度讲故事,很吸引人。本人看剧前也尽量以新鲜视角进入,不理会已经被剧透的部分,整部看下来确实有很新颖的设置,打破固有印象。

那些预设,多是因以前部分舞剧,看开场即知后面,结构套路化,人物设计脸谱化,动作编排程序化,观众看多了,自然审美疲劳。故事讲的不够好,那么动作来凑,于是,不论独舞、双人舞会看到许多堪比杂技的高难度技术技巧硬塞其中,剧情上不知为什么要做这动作;而群舞就像拉人头,注重排面,但一曲下来,和整剧的关系连结不多。

于是,隔阂产生,观众会有“看不懂”,“太过阳春白雪”的误会,要不就是惊呼,难度真大啊!人真多啊!认为这就是美,一般人做不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高难度不是不好,而是这种审美引导,容易使人的观赏观趋于狭窄,单一化,毕竟“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①。若囿于此,势必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

此舞起,为中华大地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有感

而青绿的角度,是从一位位平常人着眼,他们是工匠,是农人,是画师,是考古学家,是文物保护者,是组成我们社会的每一份子,是最广大的人民群像。动作表达不过于精深,注重个体的职业代表性,让大家一目了然。所以,观看时,代入感很强也很亲切,不知不觉便走入剧情,随展卷人、希孟一起体味千里江山图之种种,感同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莫名感动。“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②,那些感动,不仅仅是给到剧中人的,也可能是观众为自己,为这中华大地一分子的喝彩。

①“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配合项目

首赞音乐与服装的设计制作,与整剧的契合度颇高,甚至开场音乐一起,剪影一出,就有把人扯进布景的感觉,整场随同各色变换,气氛烘托到位,视觉听觉至臻完美;

再赞全体演员,无论主演与否,看得出均真心出演,动作到位,没发现打酱油开小差现象,使观赏体验完整。各位主演更是尽己所能的带领观众走入艺术世界,多视角多维度的体味舞绘千里江山图;

赞现场观众,大家以最大的热情观剧,并适时的致以掌声,有观众质素提升的原因,也有舞剧本身确实足够吸引,让大家不自觉的沉湎其中,不理其他。

个人看来,部分内容是有提升空间的,比如【习笔】的开场、【入画】前对希孟创作过程的描述,略显冗余拖沓,将之精简下可能会更好;群舞动作编排线条清晰,硬朗,但似乎缺少了些味道,感觉可以再行柔化处理。自然,瑕不掩瑜,此剧可称得上是良心好剧了。甚至被好友评为,近一年看到的最好演出!

综上,仍希望你可以走进剧场,近距离的观摩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亲身体味那一笔一画,一步一凿,那不仅是展一卷画,更是为智慧的人民,为你,为努力的每一位所做的颂歌。

此舞起,为中华大地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后有感

以上所论,望请不吝指正。

谢谢。

2022年01月25日撰写

于北京

(作者田月舟,系青禾舞集创办人、民革中央、北京市委祖统委员、东城区委祖统特邀委员、北京舞蹈家协会成员、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陈泉、梁弈文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