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讲“王”字。
王的甲骨文造型取自一柄斧头,上面为斧背,中间是柄,下面是斧刃。上中下三横,分别具备各自的功能。这与现在我们使用的王字,在结构上有同理之处。
在古战场,斧是威力巨大的武器,与其它兵器相比,它的外形更厚重,气势更威严。斧子重量大,对使用者力量要求更高。所以一般把持斧者视为首领,这是王字的起源。
斧代表了军事力量的集中,在部队开拨前,君王会举行授斧仪式,将斧钺授给带兵的将领,表示王权代理。《淮南子·兵略训》中说“主亲操钺,持头,授将军以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随着社会发展,群体之间战事频率降低,社会进入文明阶段,文治占有了更多的份量,各种冲突的解决方式不再以武力优先。人们对王的概念有了更丰富的解读,子民希望他们的首领施仁政,行仁义。因此王的概念被定义为“天下所归往也”。儒家思想告诉人们说,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这里指的三画,是天、地、人,对应王的上中下三横。王是连接天地的人,是中间的一横,王上承天意,下恤民情,代表天地之意,表示众人归心。
王是各诸候野心所在,是他们争夺的目标,称王称霸也是战争的由头。中国古代战争,很多起都因对这一权力名号的争夺而起。东周时期,周天子为王,其它诸侯虽窥窥虎视但不敢胡来,但一旦出现主权不稳的时候,各地方诸侯就蠢蠢欲动了,春秋战国战事多因此而起。春秋时期,齐、晋都服从于周天子,但楚国熊通不甘于此,他率先称王。消息一传出,其它诸侯马上效仿,生怕落后,王与王便开始打个不停。战事频频,百姓逢殃,生灵涂炭,这是对王权争夺产生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