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百夫长”是多大官儿?

传统文化 2024-11-22 14:15:24
A+ A-

“百夫长”是多大官儿?

我们在古诗词中看到“百夫长”“千夫长”的称谓,这是以“军”的什伍制单元的最小建制。而实际上从周开始,军队建制单位已经比较建全,前面我们说过,从周代开始,形成以战车为核心军队模式,一辆战车为“驷”,一驷搭配步兵为“乘”,这是军队的最小编制单位。每乘战车的具体人数,我们在前面也说过,是从十名到30名不等。《孙子兵法》说:“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换算下来,千驷就是约有七万五千兵力,再加上部队后勤编制里的革车配备的炊事员,饲养员等,汇在一起,差不多十万官兵左右。所以孙子说的带甲十万,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并没有夸张多少。

“盾”

“盾”

每五乘为一队,指挥官为仆射。这个官名是不是听着很熟悉?名相房玄龄也任过仆射,但与这里的仆射不一样,仆射是个广泛的管号,就是主管的意思。在这里,每两队由十乘三百人组成,指挥者为“官”。每十队为“卒”,编制约五十乘、一千五百人,指挥官为“卒长”;每两卒为“师”,编制约一百乘、三千人,指挥官为“师氏”。师在一段时间内是军队最高单位。这是一种编制方式。后来随着生产力发展,人口增多,战事频率加大,战争规模扩张,从乘到伍的基础编制都增加了人数,此外,师也不再是军队最高单位,在师的上面还有军,五个师为“军”,指挥者为“军将”。

当然,各国家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军队编制分级不同,每级人数也不一样。每军最高指挥官名为军师,军师有时也由国君担任。以“军”为核心的军队编制,直到现在仍为各国军队所用。

“百夫长”是多大官儿?

责任编辑:陈玲玲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