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刘伟鹏:车阵是战争中勇力智力相结合的体现

中华网文化 2024-11-01 15:05:39
A+ A-

刘伟鹏:车阵是战争中勇力智力相结合的体现

一场战役出场的战车不光数量大,花样还十分多,商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双轮战车,车上还配备有旗鼓铎铙,用来保证军队的通信联络。

除了最著名的春秋战车之外,还有我们刚才说的用来攻城的冲车,以及用来装甲士窥伺城中动静的侦察车,即巢车;守城的武器——塞门车,一旦城门被撞开,塞门车可当活动的城门;还有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云梯车,云梯车并不是电影上呈现的那么简单的样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构造十分高级。还有洞屋车,塞门刀车,以及充满神话色彩的、诸葛亮的杰作,运输车流马。

这些五花八门的战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以构造者们穷尽心思,来加固其防御性,加强其攻击性,最大限度增加使用功能,让它一车多用,发挥类似于航母的作用。比如冲车,装有八个轮子,共有五层,第一层藏士兵,用来推动战车,其他四层载士兵,发挥装载运输功能,节省了士兵的体力。五层高的冲车,比城楼还高,在战斗中,士兵可从高到低,以俯姿发动攻击,这就是现代战争中所谓的制空权的掌握。它还是移动的城楼,可移动至城墙外,利用冲车顶层还装置的抛石机等重型装备直接发起进攻。

还有巢车,设计更了不得,是专门用来作瞭望观察用的。这种车车杆长8丈,换算一下,8丈即24米,士兵从24米高处观察敌营,再以旗语和地面沟通。从24米高处往下看,恐怕连敌军老帅盘子里吃的啥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论设计之精巧,最后不得不说一说蜀丞相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我们前面提过一句,说这是件近乎神话的设计,这种说法并不是夸大其辞,木牛流马论设计之巧妙、构思之精奇、运力之巨大,以及对战局影响之大,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并不过分。

木牛流马其实是两种使用工具。史书称木牛流马,“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前一种木牛,方便在栈道上由人操纵的运输使用,它比普通的运输工具省力,且易学,能保证成百上千人一学就会,方便上手。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对力学的应用,把单一推行的运动方式改变成推行,与按、拉相结合,解决了坡度大时一个人推不动的难题。并因杠杆平衡、杠杆省力原理的应用,使运行非常省力。它具备了车的功能,又有省力的效果。使上下台阶、群行、灵活转弯得以实现,现在在中国南部山区仍在使用的独轮车,便是木牛的变种。这是古人智慧光芒的闪现。

而流马的名字中带个“流”字,又无脚无足,应该是木船的一种,类似于小艇,和川人现在仍在使用的“快马子”比较相近。川蜀依水,对水的利用会激发设计者的智慧。

车阵在一定时期内是决定战局的关键。机械的力量使人力力量得到最大化的提升。战争的破坏性进一步加大,战场的伤亡程度更加惨不忍睹,战争给人类带来更深重的灾难。

到春秋战国之交,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铁兵器和远程攻击武器的进步,将战车车体笨重,驾驭困难的劣势暴露出来,有改进弩等新型武器支a持的步兵在部分条件下,已经具备遏止车阵进攻的能力。且步兵新阵受地形和道路条件限制较少,机动性比车阵强。特别是步兵和骑兵,在机动性上更胜一步,能充体现战场的及时性与灵活性。之后战车主要承担运输任务,不再担负主要作战任务,战车作为战场主力的角色慢慢减弱。

车阵的出现是战争史上从个全勇力上升到勇力与智力相结合的阶段。但就其战争形式来说,仍属于初级阶段,战车作战术性武器其规模虽然庞大,但机动性欠缺的特点,导致先人们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屡屡吃亏。骑兵因其机动性强的属性,开始掌握战场主动权,这是我们后面要讲的。

刘伟鹏:车阵是战争中勇力智力相结合的体现

责任编辑:陈玲玲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