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中国画里“话”七夕

四川摄影网 2021-08-04 18:10:36
A+ A-

相传从天上下凡的织女误打误撞

与贫穷善良的放牛娃牛郎成亲,

谁知没过几年,

王母就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

牛郎在老牛舍命帮助下,

领着一双儿女追到天上。

王母划出银河隔开他们,

只许七月七日由喜鹊搭桥相会一次。

这就是中国四大传说之首的“牵牛织女”的故事,

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

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

或可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凄美动人,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民俗、文学、美术、戏曲等各个领域,

有关七夕的各种作品可以说是蔚为大观。

一年一度的七夕来临之际,

让我们在中国画中感受前人们的“七夕”。

傅抱石 《七夕》

傅抱石 《七夕》

画面右下角的牛郎骑在牛背上,

抬头仰望左上方回眸的织女,

中间云雾缭绕,仿佛是将它们分割开来的迢迢银河。

鲍少游《鹊桥相遇》

鲍少游《鹊桥相遇》

戴敦邦《织女牛郎七夕会》

戴敦邦《织女牛郎七夕会》

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元烶《牛郎织女图》

高元烶《牛郎织女图》

唐宋时期七夕节开始重视其爱情内涵,徐操《七夕密誓》描绘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于七夕在长生殿定情的故事。

徐操《七夕密誓》

徐操《七夕密誓》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情人节?闺蜜节?

早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里有记载:

“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

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网于瓜上,则以为得。”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乞巧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乞巧图》

这些习俗说明当时七夕节的纪念对象是天上最手巧的人“织女”,这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一点关系也没有,相反,这一天年轻女性们聚在一起比赛女红能力,拜求织女赐予自己一份智慧与心灵手巧。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乞巧图》局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乞巧图》局部

因此,有人又将这个节日定义为“女友节”、“闺友节”、“闺蜜日”。七夕节来临前夕,富贵人家会在自家庭院中用竹竿、木杆、草席、丝绸等搭建一座二层的“乞巧楼”,并饰以灯笼、彩带、鲜花,摆上香案祭品,挂上织女、牛郎小神像,然后把亲朋好友邻居的少妇女孩们邀请过来,聚在一起,举办“乞巧会”或称“巧节会”。

上海博物馆藏 丁观鹏 《乞巧图》

上海博物馆藏 丁观鹏 《乞巧图》

妇女梳高髻、环髻等,穿襦裙装,有的披帛,有的着腰裙,有的佩带结。

此卷用白描写出七夕夜间庭院中妇女们燃烛斋供的情景。作者通过刻画女子们的各种神态,准确地表达出她们渴望成为能工巧妇的迫切心情。

上海博物馆藏丁观鹏 《乞巧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丁观鹏 《乞巧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仿仇英《汉宫乞巧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仿仇英《汉宫乞巧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仿仇英《汉宫乞巧图》

中国画里“话”七夕

仿仇英《汉宫乞巧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伯驹《汉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伯驹《汉宫图》

此画人物虽小,然姿态婀娜。人物之结体较修长,为南宋典型风格,非要有高超之技巧不可。从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七夕乞巧的隆重,现在,七夕节的许多古老习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冯超然《七夕图》

冯超然《七夕图》

当今,我们应更多关注、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并结合现代生活,把这些文化资源重新整合,赋予它们新的涵义,让“七夕节”根植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土壤中逐步成长,并更好地传承下去。

《七夕图》冯超然

《七夕图》冯超然

历经多少斗转星移,可以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的“闺蜜日”还是可以向上苍求赐美满姻缘这也是个“情人节”,传承下来的不仅是一纸名称,一首诗歌,抑或一幅绘画;而是一份从古至今未曾改变的对生活的热情,使得我们在观看画作的同时,似乎能在历经千年的七夕节这头,遥望古人,与之同乐。

责任编辑:陈玲玲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