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七夕节的来源是什么?

茶文化 2021-07-22 14:29:21
A+ A-

七夕节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七月七日是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七娘会、七女诞、七娘妈生、双七节、香桥会、巧节会、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七夕水、大水节、香日、情人节(台湾)。这是一个古老的爱情节日。此节的来历和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漫长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节的气氛渐渐式微,但各地仍然流传着牛郎织女故事,一些文化景点还有七夕节的节俗存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上马,七夕节被确定为国家七大传统节日之一,于是七夕节俗加快了恢复,节俗也有所创新发展。 七夕节的来历

关于七夕节的来历,从信仰和思维方式上说源于中国古人喜欢重叠数字记忆的习惯,七月七变成一个节日合乎人们的心理,但人为倡导的作用也不可低估,那么最早倡导七夕节的是谁呢? 

七的崇拜和楚怀王首先置七夕 神秘的数字七 

七,自古以来无论中国、外国都对它很崇拜。古巴比伦王国的建造者闪米特人就尊七曜为神,认为它们轮流执政,主宰着人间的沧桑变化。闪米特诸侯以七为大、为多、为全,对七星神的敬畏贯穿于宗教活动中。比如造七座坛、献七份祭礼、行七次叩拜等。古希腊人也认为,人的年龄每七年递增一次,胎儿每七天为一个成长周期,治病时每七天为一个疗程。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大多数以七年为一个周期,少数八年为一个周期。犹太人也特别重视七,大约3000年前就把七称为奇迹数。犹太教的经典《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和人类,第七天就是安息日,也就是礼拜日(星期天)。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称为七政。

二十八宿按四像分配,每一个方位的宿数就是七。先秦时代有“天数以七纪”之说。古人对七的崇拜与星辰信仰有关,比如对北斗七星的信仰,月亮的圆缺与潮水的涨落有关。人体也有七窍、七魄的说。古老的《黄帝内经》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壬脉通……”古人也以一、三、五、七为阳,但与九比,却是以九为阳、以七为阴,男子生命以九计,女子则以七计。

在《太平御览》卷三一中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麋是一种植物。又说“七月七日为良日”。魏晋时,七月七日要聚会游乐。这天也是天宫神仙聚会之时。那么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也就很正常的了。在七夕传说中的织女,有说她是七仙女,南方人也叫她七娘妈。 

楚怀王置七夕   

近查明代罗欣所著((物源》中说:“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亭,以乞巧。”在没有其他资料发现的情况下,七夕节就是起源于战国时代南方的楚国了。那时就有了彩缕、七孔针,这是妇女乞巧的专用物。这种专用物和习俗,恐怕是楚怀王的一个贡献了。

汉武帝与七夕 

我国七夕节的正式形成和普及,与汉武帝干系甚大,这也是他的一大功劳。

七月七出生

在《汉武故事》中提到:“景帝尝梦高祖谓己曰:‘于美人生子可名为氦。’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武帝于椅兰殿。”MFG就是小猪。汉武帝是七月初七出生,乳名A儿。这样记载就多了一层神秘色彩,七月七这个日子就神圣了。除他之外,还有北魏武帝也是七月七出生。他们两个都是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而五月初五生人,古人认为不吉利,特别是妨父害母,但七月七出生没有对父母家人妨害的记载和传闻。

西王母七夕会汉武

当今民间传说中,仍然有七月七晚上西王母下凡来会汉武帝的故事。这早在《汉武故事》中就有记载:“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其日忽有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西王母至,有二青鸟如凤,夹侍王母旁也……”“王母遣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扫宫内燃九华之灯。”《汉武帝内传》又载:“帝登寻真之台斋,至七月七日夜,忽见天西南如云起,郁郁直来趋宫。有顷,西王母至……夜二唱后,西王母驾九色之斑龙上殿。” 

这种记载虽不是正史,起码是当时的一些口头传闻。出现这种传说与汉武帝好神仙的癖好有关。后来在道教神仙谱系里,西王母又演化成玉皇大帝的妻子王母娘娘,成为天上第二位尊神。现在神话研究认为,那时西王母就是西部母系社会的一个部落首领,传说她十分凶恶,道教把她变成了漂亮的母仪天下的王母娘娘。大概汉武帝时的民间人士听到上面这种传闻,对武帝是真龙天子更为笃信不疑,也更觉得七月七是一个良辰吉日了。所以汉时七夕节越过越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七夕文化风潮,为此后各朝代过七夕奠定了舆论和习俗基础。 后来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七夕节的爱情主题渐渐被乞巧等活动所掩盖,但汉武帝时留下的七夕爱情主题,却仍然是无法去掉的。在当今的七夕活动中,人们重新打出了弘扬牛女爱情忠贞、夫妻和美的旗号,这是对七夕一味乞巧的反拨和匡正。但乞巧活动也不当置疑,因为织女毕竟是心灵手巧的上天女神,学习她的善良、聪明、美丽和织口技术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汉武帝之后,魏文帝曹王、其弟曹植等人都围绕七夕和牛郎织女写下了大量诗文,留下大量民俗资料,成为我国节日文化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夕节的由来 

农历七月七日古称“七夕”、“双七”、“巧日”、“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等,七夕节的形成与织女、牵牛二星的传说有密切的关系,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织女星指银河(古称“天汉”)北滨的三颗星辰(西方谓之天琴座d星)。因其从早到晚七次更动位置,其运动规律酷似织布的杼轴,故名。牵牛星,指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一颗星(西方谓之天鹰座d星)。 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所以七月七日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每逢“七夕”,民间的妇女有乞巧的习俗,故有人称为“乞巧节”;又因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者是女性,故又有“女儿节”之称。这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是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七夕相会是神话的精美之笔。这一神奇的想像,看来近乎荒诞,但正是在这种想像和荒诞之中,人们的勇气和力量得到尽情的表现,人们的愿望在心理、感情上得到最大的满足。相会之日安排在被认为是极不寻常的“七·七”佳期,决非偶然,除了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憧憬和期望,显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人们对“七”有一种神秘感情,这与数字崇拜有关。它不仅在中国有,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不仅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常见,宗教仪式、经书中也多有出现。佛教有释迦牟尼面壁七天顿成正果的传说。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之内完成的,因而有一周七天之分。伊斯兰教把天堂依次分为纯银、纯金、珍珠、白金、红宝石和不可企及、无法言喻的圣光等七层。古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中国人都认为天上存在着七颗神圣的星:太阳、月亮、木星、金星、水星、火星、土星。现在西方世界仍尊重所谓“七德”,回避所谓“七种会遭天罚的罪过”;阿拉伯人至今喜以“七”起誓;日本人常祈祷所谓“七福神”降福;中国谓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光有七谱:赤、橙、黄、绿、青、蓝、紫;音谱有“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商;瑰宝有“七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可见对“七”的崇拜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

一个“七”尚不寻常,那么由两个“七”组成的“七·七”当然更具神秘色彩。据中国占书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麇为珍。”(《太平御览》卷三十一)“七月七日为良日”,故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之日。这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载:“七月七,织女渡河,诸仙还宫。” 

当然更多的是把这一天视为相爱之人会面的美好日子。

《汉武故事》记述汉武帝与西王母相会五次,每次都在七月七日。以后,牛郎织女的会期被“开创与情人相会的王母”亲自指定为“七夕”,实是人们对“七·七”所包含一切美好意蕴的希祈。中国民俗学专家汪玢玲先生认为,“七夕”就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不仅仅是汉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 之所以是中国的情人节,是因为先有“七夕”——情人相会的诸多传说,最后才把牛郎织女相会放在这样的日子,至于和“七夕”相关的乞子、乞巧、乞一切幸福的习俗也都是由此生发而来的。

七夕节的来历

关于七夕节,民间流传着一些古老而美妙的神话故事。“七夕”又叫“鹊桥会”,据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载:“鸟鹊填河而渡织女。”另外,在司马迁的史传巨著《史记》中亦有记述。《史记·天官书》云:“织女,天女孙也。”可见,关于织女神话故事的雏形应该最迟出现于战国中后期。到了东汉,牛郎织女的故事得到更加广泛深人的流传,《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描述可见一斑。魏晋及其以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继续在民问和文人笔下得到表述。

西晋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东晋干宝《搜神记·董永》载:“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立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孝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日:‘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日:‘以钱与君矣。’永日:‘蒙君之惠,父葬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口:‘妇人何能?’ 永日:‘能织。’主日:‘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日:‘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此段描述,与黄梅戏《天仙配》情节类似。明代张鼎思《琅讶代醉篇》引述南朝(梁)任防《述异记》佚文云:“天河之东有美丽女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霓绡缣之衣,辛苦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之夫婿。自后竞废织红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七夕”作为一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俱以习之。”这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汉代以降,文献中对乞巧节俗的叙述颇多。如南朝宋孝武帝《七夕诗》云:“迎风披彩缕,向月贯玄针。”《荆楚岁时记》云:“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锅石(黄铜)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一种体小脚长的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土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节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人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可以推知当时七夕节的热闹景象。

责任编辑:陈玲玲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