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从意大利看中外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北国网 2020-07-08 13:43:21
A+ A-

踏上古罗马斗兽场的高台,角斗士生死厮杀的场景从千年而来;凝视着《雅典学院》的真迹,文艺复兴之光摒除了嘈杂的人声;《大卫》雕塑身前伫立,人文主义直击人心;仰望比萨斜塔,理性求真赋予其特殊的意义。

在意大利游历2周的时间里,从罗马帝国的深厚的历史、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再到引领时尚的艺术之都,意大利的文化特质不仅让人印象深刻,更与之前所闻所知不谋而合。而这也说明,意大利的文化传播是有效、准确且广泛的。

值得深思的是,远在意大利8000多公里外的中国,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属性。但在大部分外国友人的眼中,“神秘”却成了中国文化传播交流最大的标签。

同样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意大利与中国在对外传播中却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中华文化怎样才能远播海外,获得正确认知和认可?

凋零:傲慢与偏见下中意文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中国与意大利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更是作为“一带一路”中古代“丝绸之路”的两端起始国,早在1900多年前就产生了联系。

16~18世纪,特别是清朝时期,由于意大利传教士的东来,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全新的发展。他们一方面把西方的科技艺术引进中国,另一方面也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到欧洲。1732年7月,在意大利创立的中国学院是第一个设在海外的传授中国文化的学校,也是意大利人乃至欧洲人研究中国文化的第一个专门组织。

但是,在迥异的地理区域、历史环境和宗教思想中各自发展起来的中意文化,其巨大的差异可谓大相径庭。当时,中意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导致了“中西礼仪之争”,罗马教廷禁止教会内的中国礼仪,康熙则宣布驱逐一切不愿意遵守中国礼仪的传教士,中意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就此中断。

究其原因,文化中心主义是罪魁祸首。华夏中心主义的中国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意大利,一方是千年一贯的儒家道统,另一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福音,两端都以自我为中心去试图打击甚至消灭另一端,傲慢与偏见,最终导致了这场划时代意义的文化交流的破产。

隔阂:文化思维不同,你没能懂我

时间转回到当代。2011年,两名意大利记者采访当地华人写成的一本书《不死的中国人》,在意大利十分畅销,副标题是“他们干活,挣钱,改变着意大利,因此令当地人害怕”。

为什么叫“不死的中国人”?是因为在意大利人看来,神秘的中国人,除了看他们玩命工作之外,从没见过他们的葬礼,好奇者随口说的“中国人不死”便以讹传讹了。

虽然有30万华人生活在意大利,可街上却极少看到中国老人,因为中国人可以在意大利赚一辈子的钱,但老了就要重回故土、落叶归根。在意大利人眼中,华人除了具有“小强”般的生命力和忍耐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封闭和神秘,即从不参加公共生活,毫无参政意识,对融入当地没有任何兴趣,只是不停地干活、赚钱、储蓄,夜以继日,不知疲倦。

《不死的中国人》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展现了华侨华人在意大利的生存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大利主流社会对华侨华人的误解。在意大利人看来,华人来此就是为了挣钱,从来没有意愿融入到意大利的政治生活。

迥异的中西方文化导致双方的文化思维截然不同,正是因为“我不懂你”,而我们又缺乏交流,偏见与隔阂因此而生。

破冰:从了解到融合需要“由外向内”

怎么打破偏见与隔阂?中国的文化传播要经历从让人了解到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向世界学习;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也聆听着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彩。

文化传播一般情况下由浅入深分为四个维度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这是最浅表的文化,也是差异体现最明显的层次。就如意大利罗马式建筑较之于中国四合院,具有标志性的风格差异。二是制度文化层,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各种制度。三是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如传统节日等。四是心态文化层,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识形态。这四个层面中,心态文化是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乎整个社会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文化价值的最终体现。

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认可,首先需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而就我国目前的文化输出情况来看,中国的代表物很容易想到的是丝绸、旗袍、建筑、瓷器、玉器等,长期以来物质文化层面的传播相对较多,而能够代表我国文化的艺术、思想等较高层面的文化展示不仅寥寥可数,而且传播困难。比如国粹中医,虽是拥有几千年经验总结的文化瑰宝,却并未像西医那样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京剧等戏曲更是曲高和寡。

当前,我国文化传播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是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外来文化疯狂涌入,出现了对外国文化的大量模仿和照搬,逐渐失去了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与内涵。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一味追求传统,却忽略了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削弱了国际对中国输出文化的认同感。其次是存在文化传播的思维定式。具体体现在,我国在文化传播上只考虑到了“原汁原味”,却忽略了外国群众对文化的接受程度,造成了外国民众难以理解和认同;我国的文化传播往往带有过多的修饰与点缀。再次是文化传播实力较弱。与我国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游刃有余的依靠资本流通传播国家文化,专业人才充足,民众的文化传播自觉性和自主性更强。

对话:让交流有更多互动与包容

当前,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大国,但中华文化对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却严重不足。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国的崛起往往需要三个基础:“政治意味着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经济社会基础则是提供政治和军事实力的保障,而文化基础则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部分,是大国竞争的最后战役。”

为了在国际社会上从文化层面让更多人听到中国的声音,加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势在必行,中华文化的输出也不能停留在“走出去”的浅层文化层面。而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更加向着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这为在思想层面深入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机遇。

发掘国人的主动性,展现主人翁精神。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是之前简单的我说你听,而是被赋予了“话语权”。这种角色的转换从心理上给了受众主动权,变成了信息传播的“主人”。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培养受众“主人翁”精神,利用新媒体赋予的“话语权”把传播中国文化作为一种责任和任务去完成。只有主观上有意识地传播,每个人都做中华文化的主人,去向西方世界展示我国的优秀文化,实现文化强国就不远了。

体现文化特性,多层次广泛传播。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独特之处和魅力,都有各自的典型特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中,就应该强化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以此作为向外“推销”的卖点。同时,不同受众层次对文化的接受程度相差甚远,需要将目标人群由浅入深进行分类,将文化内容由简到难多层次广泛传播。

创新形式,形成文化“互动”。互联网最能增强用户粘度的就是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在传播过程中用独具匠心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国外大众的猎奇心理和探知欲望,使其产生兴趣,并适时鼓励转发分享,激发受众的表现欲,把链接“晒”在社交媒体上。同时,用新奇的技术和另类的形式,开放大众参与窗口和渠道来助力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配合新颖的互动环节,使得整个文化传播过程成为一种独特的、浸入式的体验,使受众在社交媒体、朋友圈等去展示他们充满文化气息的、有品位的美好生活。

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认知,在彼此的交流与对话中会存在着很多的障碍与误解。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现实交流,傲慢和偏见是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最大的障碍。打破傲慢和偏见,破除自我文化中心,承认文化“多元化”的融合与发展,只有拥有这样的思想,中华文化的传播才能称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伟大过程。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融合最大的基本点。

作者:郭俊国;单位: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处长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