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影《再见,在也不见》
仅从片名看,《再见,在也不见》就透着纠结。作为金马影展的开幕片,看得出监制陈哲艺尽力把三个故事协调到外在均衡、内在呼应,然而近两个小时的影片看下来,贯彻始终的除了情感的禁锢,还有陈柏霖捉襟见肘的演技。
在第一个故事“背影”中,“陈先生”的内心压抑其实不在“认父”,而是女友是否“留子”。这个小故事讲得实在稀松平常,标题取自中学课本里的朱自清,久失父爱的儿子寻找落魄父亲的情节,看上去却更像是《知音》里的煽情故事。导演忻钰琨去年因《心迷宫》而广为人知,多线编织令人赞叹,然而在今年这篇命题作文里,观众看到的只是平铺直叙,就连最后打人的高潮戏,也处理得颇为刻意——小伙子被揍时居然哭喊“没人管管我”,简直就是在诉苦给陈大哥听。秦沛饰演的父亲对小儿子无比溺爱,父爱的亏欠和转移,同他多年来电视剧里的形象并无二致,或许忻钰琨接手此片的初衷正在于此,《心迷宫》里不也有个为儿子费尽心机的老父亲么?
转场婴儿的突然出现,成了“背影”与第二个故事“湖畔”的有效连接,儿子在第三个故事“再见”里也被提及,可见父子关系是整部影片里三个故事间暗含的线索。第一位“陈先生”未婚没当上父亲;第二位“陈先生”已结婚生子;第三位“陈先生”离婚独自带孩子,编剧如此明显的设定,意在使用“陈先生”的年龄来唤醒责任感,也通过家庭身份来约束他的行为,不能超出一个父亲应有的道德界限。
如果说“背影”还是个主动的寻亲之旅的话,那“湖畔”的情感则要隐晦和禁忌得多了。多亏了法国导演阿兰·吉罗迪的那部《湖畔陌生人》,让“湖畔”这个词像“天台”、“小树林”、“断背山”一样超越了原本的地理意义,影片中煞有介事的抛出,心照不宣的笑声。无论是结构还是情绪,第二个故事都比另两个好太多,单独拎出来做成长片都行,难得导演在遮遮掩掩中,还能拍出一份诗意。来自新加坡的陈世杰,颇能抓住东南亚那种“湿漉漉”的摄影质感,混合着湖水、泥水、雨水和汗水的原始欲望,在潮湿中令人欲罢不能。现实发生在新加坡,回忆发生在台湾,这样的设定多少能规避一些敏感,因为有了生死两隔,这份超越“友谊”的情感才显得厚重和残酷。陈柏霖在这个短片中仅承担了叙述者的功用,哪怕他的眼神和表情跟不上趟,还有肢体能够唤起回忆。当新加坡狱警在他身上一丝不苟地检查,记忆中的触感,是两个少年在泥水中的摔跤,雨水中的嬉戏,湖水中的裸泳。“湖畔”的克制和暴露都十分微妙。若不是陈父的意外身亡,这俩少年的情感还不定会如何发展,导演的戛然而止符合年代特征,对于弱势的小陈来说,父亲的死与林的死,其实都是一种解脱,最终的归宿也都是湖畔。
秦沛,蒋雯丽这样的“老戏骨”,当然能够镇得住场,比起慌慌张张的陈柏霖,他们的经验足以轻松驾驭片中的角色。可问题来了,他们也很容易陷入到习惯性的表演套路中,一入戏就把整个场景的风格定了性。“再见”里的蒋雯丽一教训起女儿来,就像是她当年拍的“小儿消食片”广告;悠悠然吐露金句“还好有个女儿,否则这12年就白过了”,又仿佛回到了《师父》里的形象。这个师生恋的剧本太过俗套,泰国导演西瓦罗·孔萨库显然擅长青春剧,女生的单相思比男老师的旧情复燃更细腻自然,但也仅此而已。或者说,第三个故事的价值就是为压抑的陈柏霖提供一个情感出口,把憋了两场的台词说个痛苦。此外,在“背影”中没有交代陈去广西出差,是偶遇父亲还是有意安排,但在“再见”中他亲自说出了口,“网络时代,想找一个人总能找得到”,这也可算作是一种补充。至于什么“社交媒体的横向与纵向”,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掺在一部短片中浅白啰嗦,远不如上个故事来得含蓄隐忍。话都说到这份儿了,蒋阿姨有没有滚床单,还有什么差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