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二月二”探寻东方苍龙 仰望飞龙在天

中华网文化 2024-03-11 17:00:00
A+ A-

“二月二”探寻东方苍龙 仰望飞龙在天

今天是2024年3月11日,也是农历甲辰龙年的二月初二。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古老的谚语,在我国家喻户晓。

每逢这一天,九州大地上,东西南北,各地都会伴有不同的习俗,其中“剃龙头”,也就是理发,这一习俗最为普遍,也最为特殊。

那么,您知道“二月二龙抬头”这个传统节日的起源吗?“龙抬头”的“龙”是什么样的龙?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我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至迟在元代就已经为人们所重视。然而,“二月二”这个传统节日的源头,可以追溯至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们在商代甲骨文中可以找到相关记载。

“二月二”探寻东方苍龙 仰望飞龙在天

“二月二,龙抬头”中的“龙”,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中的“苍龙七宿”,它是茫茫太空中由若干颗璀璨群星组成的“龙”。上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将耿耿星河划分为东、西、南、北四方,分别命名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与北方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就是所谓的“四象”。每个方向各包含7个星区,这就是所谓的“二十八星宿”。

“二月二”探寻东方苍龙 仰望飞龙在天

遥望星空,璀璨古今,唤起我们无尽的遐思!通过长期的天文观察,我们发现,每逢新年二月初这个时节,黄昏时分,二十八星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两颗“龙角星”,就会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龙头开始抬起,这就是所谓的“龙抬头”,我们用《易经·乾卦》爻辞所说的“见龙在田”形容这一星象最为恰当。

这“东苍龙七宿”的“龙心”,由三颗恒星组成,其中第二颗是一异常巨大的恒星,是目前人类可观测到最大、最亮的恒星之一。这颗恒星是全天第15亮星,亮度大约是太阳的1万倍,质量在15到18个太阳之间,这颗恒星的年龄估计是1200万年。璀璨银河之中,这颗恒星闪烁着火红色光亮,醒目异常,因其亮度、颜色均与“火星”相似,中国古人把它称作“大火星”。

“二月二”探寻东方苍龙 仰望飞龙在天

春来秋去,我们的古人观察到,“大火星”运行有度,夏历六月的黄昏时分,它出现于夜空正南,位置最高,“东方苍龙七宿”随之跃上南天,我们用《易经·乾卦》爻辞所说的“飞龙在天”形容这一星象最为恰当。七月后“大火星”逐渐偏西下沉。西周时期成书的《诗·豳风·七月》有一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火”就是“大火星”,诗句所称“七月流火”,意思是夏历七月“大火星”开始西沉,天气逐渐变凉,开始预制棉衣,以备风寒。我们用《易经·乾卦》爻辞所说的“亢龙有悔”形容这一星象最为恰当。到了冬天,“东方苍龙七宿”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之下,我们用《易经·乾卦》爻辞所说的“潜龙勿用”形容这一星象最为恰当。正是观察到“大火星”一年四季在茫茫夜空中位置的规律变化,我们的先民便将它作为观象授时的重要天象之一。

“二月二”探寻东方苍龙 仰望飞龙在天

商人与“大火星”的关联极其紧密,据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左传》记载,商人始祖“契”居在商丘,主要祭祀“大火星”,通过观察“大火星”掌握四时寒暑变化,因此“大火星”又被称作“商星”。商王武丁时期距今3000多年,在这一时期的商王室甲骨文中,有一条重要的天文学记录,某一己巳日夜间,在临近次日庚午天明时刻,当时观测到“大火星”附近新出现一颗较大星体,因此留下特别记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商人对于“大火星”日常的密切关注。

“大火星”是商人观象授时的主要星体,并为后世历代继承,对于“大火星”的关注始终贯穿于古代中国的漫长发展进程。作为“东方苍龙七宿”的“龙心”,“大火星”,随着“二月二龙抬头”,逐渐在我们的视线中升入夜空,其火红色的光芒璀璨古今。如果没有商人对于“大火星”的细致观察,“二十八星宿”也不会构建完整,而“二月二龙抬头”,也不会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二月二”探寻东方苍龙 仰望飞龙在天

责任编辑:陈玲玲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