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苏东坡の饭圈日记

意外艺术 2022-05-18 10:59:19
A+ A-

你还记得,年少时候的那个偶像吗?

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聊聊偶像。

谈到偶像,可能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最近几年,频频翻车的劣迹艺人,想到这些,渐渐地,好像“偶像”这个词,成为了一个充满负能量的词。

但“偶像”并非那么不堪,其实,优质的偶像往往可以在我们迷茫的时候,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在视频号、直播等平台,意公子就说过她的偶像是鼎鼎大名的苏东坡。

那苏东坡的偶像是谁?

答案是:有着“隐逸诗人之宗”称号的陶渊明。

苏东坡の饭圈日记

▲陶渊明画像

意公子爱苏轼是因为苏轼对待人生的那种豁达、乐观的心态。

那苏轼爱陶渊明是因为什么?他又有多爱呢?

不普通人的普通追星路

苏轼对于陶渊明的崇拜可谓达到了极致。

就这么说吧,想到儒家,我们肯定逃不开孔子,

这位儒家的祖师爷当是天下所有儒士(也包括苏轼)的典范了吧?

但苏轼是怎么说的?

渊明吾所师,夫子仍其后。——《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老师我只认准陶渊明,就算孔子来,也得往后稍一稍。

苏东坡の饭圈日记

▲苏轼画像

这样捧陶渊明还不够,他不仅把陶渊明当成自己的老师,为了追星,他还将陶渊明的诗,作为创作的模板,一写就是一百多首。

写着写着,苏轼就把这种形式写成了一种风气,开启了一股和陶诗的潮流。自他之后,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了追捧陶渊明的队伍中来。

甚至可以说,苏轼就是陶渊明的超话主持人。

但其实苏轼写这么多和陶诗的动机主要还是因为:真的太少了,根本就不够苏轼读啊!

苏轼为此特别苦恼,作为他的精神食粮,陶渊明是他想读却又舍不得读的奢望。

他在《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中就曾写道: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他太爱陶渊明了,但是无奈,陶渊明的作品就这么一点。

于是,只有在特别不开心的时候,苏轼才会拿出他珍藏已久的“限定版陶渊明集”来解解闷。

一次只读一篇,生怕自己读得太快,到以后烦闷的时候,就没有可以拿出来消愁的东西了。

在读不到陶渊明诗的时候,苏轼有两种办法来消解读不了偶像作品的难耐。

一种是前面提到的自己和诗,整部《陶渊明集》也就142首诗,而苏轼所和的陶诗就高达124首。

另一种是,给别人安利自己的偶像陶渊明。被他安利最多的就要属自己的弟弟苏辙。

在苏轼和苏辙彼此的书信当中,苏轼就多次向弟弟推荐读陶渊明。

或许苏轼心里在想:我舍不得读,我就把他推荐给弟弟读一读吧,他读完了,说不定会把他的读后感分享给我。

这样,我好歹也能靠着陶渊明的诗评勉强解解馋~

也怪不得苏辙在回忆起哥哥的这段追星路时,都自愧不如。

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不过话说回来,热爱种田的陶渊明,有啥值得作为文人天花板的苏轼这样狂热呢?

两个同款的耿直boy

按苏轼自己的说法: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陶渊明是自己的前生。

那想必苏轼与陶渊明一定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吧?

但其实,说起履历,陶渊明并没有苏轼那么丰满,如果给他们做一下横向对比的话...

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苏东坡の饭圈日记

面对黑暗的政治生涯,这两个不懂话术的耿直boy,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选择:

妥协,还是不妥协?

如果妥协,那就得接着忍受来自官场的气,但至少还算是能体面地维持生计;

如果不妥协,安安心心地回家种田,那是真的可能会饿死啊!

在面对这个问题上,陶渊明跟苏轼有着同款的“选择恐惧症”。

苏东坡の饭圈日记

虽然纠结,但陶渊明好歹做出了归隐山林的决定。

而苏轼却始终在徘徊。

他们是同样耿直的boy,有着同样的种田梦。

陶渊明都有勇气说不干了就不干了,而开局比陶渊明更顺利的苏轼,最终却没能归隐。

这是让苏轼羡慕陶渊明,同时,也更加钦佩陶渊明的原因。

所以说,苏轼为啥那么爱陶渊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陶渊明做了他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

成为自己,也挺好

为什么苏轼不敢做呢?

因为,他没办法选择。

乌台诗案后,罪臣的身份让苏轼没有办法选择自由,他就像一只被囚于笼中的鸟儿一样,始终戴着镣铐生活。

自由的种田生活,对他而言,终是南柯一梦。

但成为不了自己的偶像,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苏轼成为不了宋代的陶渊明,却在陶渊明身上,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如果时局黑暗,做官做得极度不开心,怎么办?

苏东坡の饭圈日记

▲央视纪录片《苏东坡》

陶渊明给出的答案是:远离官场,安贫乐道,只要守住自己的本心,就算饿死,也是快乐的。

而不自由的苏轼在陶渊明身上学到最多的是:那就让自己快乐吧。

随遇而安,积极地生活,让自己豁达一点,就算活在苦难中,又怎么样呢?

所以,他就以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快乐。

在东坡躬耕是一种快乐,于是,他写下了: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在一叶扁舟中遨游赤壁是另一种快乐,于是,他又写下了: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待到农活也干完了,山水也游完了,肚子也该饿了吧?

于是,他又去研究美食,一研究,就是一道道流传至今的美食,不仅要吃,还要把自己的饮食之道落成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老饕赋》,文章最后的这句: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读完后,你难道能说苏轼没有比回归田园的陶渊明更快乐吗?

如果说,陶渊明把田园的生活看作是人生乐趣,

而苏轼则是把人生的每一步都当成自己的宝藏。

苏东坡の饭圈日记

▲图源网络

被误解,被贬官,没办法建立功业,那又怎样呢?

只要过得开心,就算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未必是一种荒凉。

我想,这就是苏轼给出的关于生活的答案。

作为偶像的陶渊明,对苏轼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没有陶渊明,或许,苏轼会是另外一种模样......

小的时候,我总觉得偶像就是教条,只要我努力地变成他,我的生活就能同他一样瞩目,我也可以成为闪耀的星辰。

直到我慢慢地开始想要成为他,才发现,原来偶像的意义不是让我们像他们一样,成为受人敬仰的对象,他们的存在,是时刻在提醒我们:

要打起精神来,要去看更远的风景,要去生长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梁弈文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