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

中华网文化 2020-05-09 11:06:43
A+ A-

读中国,你会越来越爱这片神奇的土地;读中国,你会越来越亲这里的每一寸山河。在第十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期间,@中华网官微(中华网官方微博客户端)联合清华大学一带一路学生研究学会(SABRI)、上合国家青年平台等多家留学生机构及多家出版社邀您一道在浩渺的书海里发现中国之美,我们力图为您搜罗经典、用心推荐一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丛书。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之后40年中国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大序幕。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四十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改变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近14亿中国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事件,值得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

作者: 王小鲁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标题: 我们的四十年出版年: 2019-3

作者: 王小鲁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我们的四十年

出版年: 2019-3

经济学家王小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了多方面的改革研究,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目睹了改革开放多方面的进展。《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是王小鲁从改革亲历者和研究者的视角,对四十年改革开放做出的总体回顾和梳理,并依据大量事实和数据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走上改革之路,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遭遇了哪些阻力,遗留了哪些问题。

书中分不同时期回顾了农村家庭经营、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特区和沿海开放、国企改革、价格双轨制改革、财税金融改革、股份制改革、住房改革、社保体系建立、加入WTO、推进城镇化发展、反腐等一系列改革历程,分析了这些改革发挥的作用,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变迁的历史画面。

作者在书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有巨大潜力。其一,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还不到60%,未来城镇化发展仍然有巨大空间,能够继续发挥火车头的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但相关体制和政策需要调整,特别是要把城镇化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转到“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并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其二,民营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动力。改革四十年的经验证明,民营经济不仅增长更快,而且投入产出比更低(即以更低的投入带来同样的产出),在经济不景气时减速更慢,恢复时复苏更快。只要有公平竞争的条件,民营经济的未来发展潜力就仍然巨大。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政策一视同仁,减少行政干预极其重要;其三,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够为未来增长提供强大动力。近些年来,在一些领域里,市场导向的科技进步已经出现了加快的苗头。而要让这些潜力得到释放,除了需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使知识产权得到充分保护,使创新得到尊重、收到回报;同时需要改革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去行政化,增强市场激励,鼓励多元化发展。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