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看完这些电影,我想马上回到亲人身边

凤凰网读书 2021-11-24 11:25:26
A+ A-

《童年往事》剧照

《童年往事》剧照

很多人小时候都被《妈妈再爱我一次》感动得痛哭流涕,或者至少听人说过它上映时那种全国轰动的效应。三十年后,同样主打亲情牌的《你好,李焕英》更是创下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奇迹。

仔细想来,家庭片作为一个类型,比起青春、喜剧、恐怖片来,似乎被人讨论得比较少。但其实它受众最广,进入的门槛最低。因为谁都有亲人,谁都能从电影的家庭关系中找到似曾相识、感同身受的部分,获取情感的共振。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十部家庭片,它们有的早已是公认的经典,有的虽然冷门但堪称遗珠,希望影像可以带我们我们重新思考亲情的意义。

从电影看中国式家庭观:意在言外,意味深长

2019年,青年导演顾晓刚还名不见经传,他的《春江水暖》却突然成了戛纳的黑马。拨开似画的风景和细密的人情,通篇吴侬软语之下,浮现的是惊心动魄的城市化急梦。

看完这些电影,我想马上回到亲人身边

开局的寿宴已经是大手笔,随后的夫妻调笑、疍家烟水、黑道风云都是拍得相当自然。运镜模拟山水卷轴,丝毫不掩饰摄影方面的进取心。非专业演员们也演得不着痕迹,母子、兄弟、妯娌……每个人处理起纷繁复杂的家族事务自有一套。一句意在言外的话,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往往便已在云淡风轻之间化解了矛盾,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

传统宗族观念与当代生活形态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我却从《春江水暖》中看到了江南人面对这种冲突时所特有的默契、圆熟与决心。

很难说顾晓刚没有取法于某些前辈,例如贾樟柯或者侯孝贤。也许,顾晓刚的起点比侯孝贤还高,因为侯孝贤早期的作品只是些通俗的爱情喜剧,几年后才真正踏上通往大师之路,自传电影《童年往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大步。

看完这些电影,我想马上回到亲人身边

男孩何孝炎,谐音侯孝贤。顽劣的身影背后,隐现着特殊时期严酷不安的社会氛围。父亲是赴台的国民党官员,始终心怀大陆,关注时局,却对身边的家人缺少关爱。母亲是传统华人社会中典型的贤妻良母,慈爱的祖母则年迈昏聩,动不动就喊着要回唐山(大陆),有一次甚至拉上了孝炎,双双启程。

祖母当然没能找到回唐山的路。但我宁愿相信,祖孙两个在路边偷摘芭乐的那一幕,是侯孝贤生命中真实发生过的。这个从记忆深处提取出来的细节如此用情,它也许微渺,难登大雅,却贡献了罕有的轻松、温暖的氛围,成为全片的高光时刻。

中华传统家庭观是什么样的,中国观众心领神会。当中华遭遇西方,现代碰撞传统,那种似乎永远无法调和的对冲与撕扯,也成为电影人们取之不尽的素材。李安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曲,早已成为这一细分类型中的经典。

《饮食男女》海报

《饮食男女》海报

好莱坞话题作《别告诉她》,再次把这个类型推上了一个小高潮。它讲述一个美国华裔青年回到中国,和大家族一起陪伴奶奶度过最后的日子。是隐瞒病情,还是如实相告?面对类似这样的选择,家人间争端频起,显示出不同文化造成的巨大分歧。

中国观众对《别告诉她》的评价很难和美国影评人的观感相符。我觉得它更像一面展示架,巨细靡遗地堆叠着种种老生常谈的中国式生活场景——比如扫墓时要把花瓣撕碎,以防被人偷去这种日常细节。这些“展品”是刻意搜罗来、刻意要人看的,尽管我仍会有被它们触动的瞬间。

多姿多彩的家庭电影:细碎的日常片段恰恰最珍贵

美国主流价值观对家庭的重视不输中国,摆在《马文的房间》女主面前的是个两难抉择:到底要标举个人主义,继续做个追求自我价值的独立女性,还是要为了照顾患病的家人,压抑自我价值并回归到家庭里去?

类似的困境也是许多中国人如今要面对的。尤其是,当你身在外地甚至外国发展,家人却在老家患病需要人长期照顾时,两股难以平衡的需求有时会逼迫你选择其中一方。毕竟,很多问题不是请个高价护工就能解决的。也许选项没有对错,只有难易,最终选的那条路,总是更难的。

《马文的房间》海报

《马文的房间》海报

无论如何,《马文的房间》还是很适合观赏的。小李还要再过一两年才因《泰坦尼克号》而进化成国际巨星,此时已丰神俊朗,粗具未来影帝的风采;更大的看点其实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和黛安·基顿,两大戏骨级女神正面飙戏,微表情细腻、丰富、层次分明,精彩得让人忍不住频繁左滑回看。

梅姨的另一部家庭片《八月:奥色治郡》完全换了画风,精彩看点是家人互撕,撕得披头散发,撕得昏天黑地。本来就是嘛,越是亲近的人,往往伤你越深,亲情就是这样一种爱恨交缠的东西。说起来,丹麦帅哥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也有一部类似主题的电影《家宴》,只不过除了伦理反思之外,可能更偏向于人性和阶级批判。

《家宴》流露出的抓马感很可能是导演刻意营造的,他不无讽刺地告诉人们,原来那些看似体面、美满的富人家庭,隐藏了诸多乱伦、自杀等不可告人的阴暗秘密。更荒唐的是,当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打破家丑不可外扬的禁忌,上流人士们竟然还能集体假装充耳不闻,继续享用美食和美酒。

日本的家庭片则擅长展现日常生活,当代大师如山田洋次、是枝裕和,都往往能敏锐地捕捉家族成员间的人情与羁绊。2020年中野量太执导的《浅田家!》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男主人公是个摄影师,他给家人拍摄的全家福别具特色,总是让他们cosplay成各种特别的角色,比如消防员、黑道、赛车手、乐队等。这一系列idea还让他拿到了摄影大奖。

《浅田家!》海报

《浅田家!》海报

2011年的3·11大地震改变了许多日本人的生命轨迹,也包括男主。他迷失了方向,低迷不振,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直到当了义工,通过整理灾民的家庭相册,以及为灾民拍摄纪念性质的全家福,男主领悟到摄影的真正意义,也重拾了对生活以及对家庭的信心。所以,这是一个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又是山的故事。

家庭相册家家都有,要么在柜子里躺着,要么在硬盘里躺着。平时也许一年都不见得会翻开一次,但它承载了家人间的共同回忆与情感。当然,还有家庭录像带。我经常向人推荐法国电影《回放》,它歌颂了真挚的友情、爱情,以及亲情。它没有什么观影门槛,大家都可以在愉快的笑声中轻易找到共鸣。

《回放》讲述了几个好朋友从童年到中年的漫长人生,而绝妙之处在于,整部电影都是片中角色所持的机器的视角拍摄的。从80年代颗粒粗糙的家庭摄影机,发展到DV、画面高清的手机,你会看到科技在更新,人的情感也在迭代。

世界杯、音乐节唤起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而家人间打扑克作弊、斗嘴、玩闹的场景,当时只道是寻常。多年后回望才知道,这些细碎的日常片段恰恰最珍贵,却再也唤不回。

好在有纪录片这回事:看电影能治愈,拍电影也是

人人都有家庭,但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能有机会将家庭中的人与事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好在有纪录片这回事,令创作者们非虚构的私人感情有所依托。

葡萄牙电影《鸟类变形记》极具作者意识,可能是近几年来质感最接近诗的电影。它影像华美,每一帧单独抽出来都是一幅绝佳的美术作品;搭配饱含深情的旁白,将家族记忆解构再重构——哇,原来家族史还可以这样拍!

《鸟类变形记》海报

《鸟类变形记》海报

导演卡塔里娜·瓦斯康塞洛斯对已故亲人的追忆是相当私人的,她打破传统类型,自由驱动风格,似乎也无意追求被普罗大众所认可。但《鸟类变形记》就是有种另类的魔力,能凭那些抽象的画面和破碎的呓语,唤起普通观众深切的共鸣。

河濑直美的深情,又是另一种拍法。她自幼父母离异,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是姑婆夫妇将她养大,所以她和姑婆之间有很深的感情。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导演前,河濑直美拍过几部以姑婆为主角的纪录片,1994年的《蜗牛》就是其中之一。

《蜗牛》用了大量的特写。有时,镜头都快贴到姑婆脸上了。尽管姑婆也会疑惑地发问,为什么镜头贴得那么近,但奇怪的是,持续的大特写不但没有传递给我任何压迫感,反而充满了温柔。

也只有在这种温柔的持续包裹中,我才理解那些空镜——街巷、小院、土壤、樱花、豆角、果子、天空、宠物狗和蜘蛛——它们或者是代替了姑婆的目光,或者是作为河濑直美和姑婆共同生活场景的例证而存在。

萨拉·波莉的《我们讲述的故事》,黄惠侦的《日常对话》,还有陆庆屹的《四个春天》,也是出色的家庭纪录片。至于《书本马戏团》,从电影的标准看也许不够亮眼,但它对导演瑞秋·梅森和她的家人们来说自有其无可替代的意义。前半段的重点放在酷酷的父母和他们的书店生涯上,可是后来忽然掉转方向,把焦点移到了导演自己和两个兄弟的成长。

《我们讲述的故事》海报

《我们讲述的故事》海报

特别是,随着拍摄进行下去,弟弟的隐秘心事逐渐被揭开。他和母亲一度龃龉,直到许多年后终于彼此理解、原谅和支持。真相不但赚足观众的热泪,也让人明白原来除了看电影之外,拍电影这件事本身,也拥有治愈的力量。文/柯小山(青年作家,自由撰稿人)

责任编辑:陈玲玲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