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音乐剧《致青春》:​在青春之歌中回望激情岁月

中国文化报 2021-07-29 10:37:06
A+ A-

薪火相传,不负韶华。7月,广西柳州市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工业题材音乐剧《致青春》,拉开了全球巡演的序幕。这部由张继钢导演的剧目,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曲曲时代颂歌、一篇篇昂扬乐章,展现了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与新中国同龄的老一代建设者远离家乡、燃烧青春、支援边疆的光辉历程。全剧主题深刻、感情饱满,洋溢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红色血脉,闪耀着时代担当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光芒。

▲音乐剧《致青春》剧照

▲音乐剧《致青春》剧照

凝聚青春力量  彰显家国情怀

《致青春》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工业发展故事。1958年,响应党中央援建广西工业的号召,以耿大可为代表的一批上海青年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南下来到柳州。激情澎湃的创业生活燃烧着耿大可们,他们决心扎根柳州、扎根边疆。正是拥有这样一批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工人,才在火红的年代书写了一个工业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柳州的工业发展,是新中国崛起的缩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致青春》把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寻找回来,唤醒我们沉甸甸、崇高的历史记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在《致青春》中,这段经典的文字成了青年工人们面对中国共产党党旗的誓词,场面庄严肃穆、声音铿锵有力,透露着一种磅礴的力量。

构成音乐剧最重要的三大要素是戏剧、音乐和舞蹈。《致青春》通过一首首雄壮、高昂的歌曲,一支支节奏明快、极具张力的舞蹈,一个个大胆、浪漫的故事,彰显出青春的活力、激情、勇敢、奋斗、洒脱和责任担当。比如,“青春的血激荡着我们的青春力量/青春的美展示着我们的青春力量/如果你的青春没有梦想,就不会燃烧/如果你的青春没有渴望,就不会绽放……”一句句激越的唱词,诠释着青年的宏图壮志和澎湃激情。

在赋予青春磅礴力量的同时,《致青春》中的人物形象个个都充满着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耿大可强忍与恋人思念之苦扎根柳州、“二两油”因母亲病危去而复返、柳飞燕走出苗寨走进车间等,他们将个人小我融入火热的共和国工业的创业中,让青春和梦想一起闪光,构建起一个瞭望时代的坐标。

艺术表现丰富多样

就舞台剧而言,简单的结构有利于观众对主题的理解和情景的体验。《致青春》在结构设计上简洁明了。全剧贯穿两条线索,一条是柳州工业的发展,一条是耿大可、佟家玲和柳飞燕之间的爱情经历。在这个简洁的故事中,无论是柳州工业发展的全局性铺陈,还是主角之间的个体情感关系,舞台上的呈现均洋溢着正能量,洋溢着深情厚谊,包括浪漫的爱情、浓浓的亲情、真挚的友情、自信的民族情、拳拳的家国情,还有乐观热烈的生活之情等,在观众的眼睛与心灵之间打通了一条阳光大道。

音乐剧是情感的艺术。《致青春》的情感传递通过歌曲、对话、演技、道具和舞美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可谓声声入心、处处有情。

首先,创作了一首首情真意切、脍炙人口的歌曲,传达人类美好的感情,引发人们的共鸣。比如,“女人本是花/风来才发芽……你是我的风/我是你的花”(《女人如花》);“炽热的太阳就是我们的爱/拥抱了你就是拥抱了我的天地”(《找回我的爱》)等,不胜枚举。

其次,设计了一系列打动人心的舞台细节,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比如,表现耿大可和佟家玲的相思之苦时,舞台背景呈现影像:一只手撕去一页日历又撕去一页日历;佟家玲反反复复走到了自家信箱,取信、读信……度日如年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诸如此类,从各个侧面突出表现了一代产业工人携手并肩、排除万难、艰苦奋斗的崇高形象。

再次,演员和舞美精雕细琢,用唱功、演技和舞美来张扬情感,自然表达。比如,青年男高音歌唱家王凯扎实的唱功与情感真挚的演技,凸显了男主角耿大可的温度、质感和崇高,丝丝入扣;女高音歌唱家常思思饰演女主角佟家玲,在悲喜交错的演绎中,把佟家玲美丽、蕙质、温柔、独立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为观众讲述生命中不期而遇的温暖与希望,直抵人心。

在舞台灯光方面,全剧大量运用历史感影像、工业道具、各色射灯等,多种元素的融合表达相映生辉,时代烙印深刻,情感烘托细腻,丰满了戏剧的精神意象。

创新题材领域、戏剧叙事和舞台形式

创新是艺术的价值和生命所在。《致青春》通过再现新中国之初工业发展的历程,讴歌奉献青春的产业工人,讴歌祖国,讴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工业“硬”,艺术“软”,选择工业题材创作音乐剧,是挑战,也是创新。《致青春》的创作团队大胆尝试,敢于冒险,并巧妙地通过独特视角——工业乡愁,将工业与艺术结合起来,拓展了音乐剧创作题材的空间。

在戏剧叙事上,《致青春》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用镜头组合的方式,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上海的繁华、柳州的荒凉以及暴雨滂沱、火光冲天、伤心落泪、幸福温馨……不同场景、不同事件、不同色调,随时切换、灵活多变、多姿多彩。这种电影桥段式的创作技术搬到舞台上,多手段、多介质、多语言融合,使剧情更加流畅,人物更加鲜活,观演体验更加丰富。

舞蹈动作和造型的创新是张继钢的拿手绝活,《致青春》延续了张继钢以往舞蹈的风格。比如,《红伞舞》的复合意象,《抗洪舞》拟人化冲浪,奇思飞扬。

“在工厂讲述工业的历史,在车间讲述工人的故事。”不仅艺术内容创新,表现形式也创新。《致青春》选择在车间首演,是演艺领域的先例。冒白烟的火车、质感的机床、立体的钢架、工装青年的劲歌热舞……这些特别的画面,让人们很容易感受到柳州的工业力量、民族力量、艺术力量。

责任编辑:陈玲玲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