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戏曲 书画 数藏 教育 非遗 文创 文旅 人物 专题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澎湃新闻 2019-11-19 14:08:28
A+ A-

原标题:淮剧《武训先生》载誉中国戏剧节,戏曲“再乡土化”引关注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剧组主创亮相中国戏剧节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上,由上海淮剧团创排演出的都市新淮剧《武训先生》作为参演剧目,于闭幕当日在福州市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这是上海参演的唯一一部戏曲作品。

由于是淮剧表演艺术家梁伟平和知名剧作家罗怀臻继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后的再度携手,梁伟平更是凭借此剧获评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武训先生》由此成为今年中国戏剧节上最受关注和期待的作品之一,演出开始前一票难求,不少业内同行甚至为该剧改签车票多留一天。

演出过程中,现场观众和舞台上的剧情始终共悲喜,不时为剧中人物的命运发出唏嘘、笑声和掌声。当剧终武训一身乞讨办成的义学堂终于建成,很多观众热泪盈眶发出欢呼,谢幕时含着眼泪走出现场。

该剧编剧罗怀臻表示,梁伟平作为淮剧的代表性艺术家和领军人物,《武训先生》是为他度身定做的,但这部剧同时也是对“都市新淮剧2.0”时代的转型探索。

“《武训先生》的美学回归,是乡土的回归。从乡土化到去乡土化,到再乡土化,这条路我们探索了几十年。 在当下,各个地域文化如何坚持自己的风貌,这是中国地方戏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也是一个剧团对这个话题做出的回应。”

而在中国戏剧节上演出,《武训先生》的这种探索,再度引发了很多专业的戏剧从业者的思索。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梁伟平演后为观众签名

从“去乡土化”到“再乡土化”,寻找中国文化保存方式

1993年,上海淮剧团的《金龙与蜉蝣》横空出世,以戏曲的当代化震动了中国剧坛,也由此开启了“都市新淮剧”长达20多年的探索之路。此后,《西楚霸王》再度推出,上海淮剧团以“都市新淮剧”的理念提出和实践开辟了一条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独特路径。

《武训先生》是剧作家罗怀臻和表演艺术家梁伟平的第三次合作,也是上海淮剧团“都市新淮剧”三部曲的完成。这部剧几乎沿用了20多年前的原班人马,同时也是几位创作者多年后艺术积累的再度集中爆发。

“淮剧这个剧种起源于农村,成长于大都市,百十年来一直和上海的文化同行,也一直在民间和都市之间努力寻找平衡,始终在寻找当下感。”

罗怀臻说,随着时代的变化,戏曲也要在文化上做出相应的回应。“26年前做《金龙与蜉蝣》的时候,上海这样的城市刚刚进入都市化、国际化,我们刚看到镜框式的舞台被打破,中国传统的道德评价、政治评价正逐渐被人文评价、审美评价所取代,所以那时候对舞台艺术是一种解构、颠覆以及强烈的扩张,带着某种反思和启蒙色彩。”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武训先生》剧照

“而到了今天,城市化、现代化已成为我们理所当然的底色。我们反而需要在现代化背景下重新确认自己的身份。越是现代化,我们越是要找回自己。”

《武训先生》的“再乡土化”尝试也由此产生。在罗怀臻看来,戏曲的现代化,如今某种程度被理解成欧美化,欧美的戏剧成为我们的模本,而“去乡土化”影响了中国戏曲几十年,几乎成为了各地戏曲剧种的方向。

“但尝试到今天,我们要找回我们自己的身份,要回归,再重新找回自己的本色。我们要让淮剧回到淮剧,回到乡土艺术。”

罗怀臻表示,整个剧的创作过程有意识地寻找回归,让演员的声腔和道白成为舞台主体,让淮剧回到还没有城市化之前的说唱艺术年代。

“从某种程度说,我们也是在寻找中国文化的保存方式”。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武训先生》剧照

回归乡土艺术,并不是简单地倒退回去

回归,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倒回去。整个剧组的创作共识是,以城市人的眼光、国际性的审美来回望淮剧这个剧种独有的特色。以现代剧场的技术,重现了淮剧的质朴风貌。

按照导演韩剑英的话说,这出戏既纯朴又现代。

剧中为了追求浑然一体的质朴感,淘汰了追光,沿用白光照明的传统光效;武训一身乞丐服看起来很破旧,但用的是当下最时尚的面料和用色;唱词偏口语化,有利于声腔的发挥,同时弘扬民乐伴奏的声腔效果,某种意义上说回到说唱艺术的那种质朴感。

整出剧的舞美并不宏大复杂,一桌二椅的舞台准则,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主演梁伟平炉火纯青的表演艺术也因此被最大程度地凸显。

《武训先生》讲述的是“一代奇丐”武训从自发到自觉地行乞兴学的经历,刻画出一个笃诚于信念,以殉道的精神投身民间教育的形象。剧中,梁伟平塑造的武训从20岁少年到六旬老翁,不仅突破了行当的局限,更跨越了戏曲和戏剧的表演边界,创造了一种戏曲表演的新境界。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武训先生》剧照

剧中高潮部分,当武训遭遇人生第二次困厄,梁伟平用淮剧特色唱腔大悲调展现武训内心世界的时候,全场观众为之动容,很多观众因此泪流不止。

刚刚获得文华表演奖,又携作品来到福建参加中国戏剧节,梁伟平颇为感慨,他说:“我和罗怀臻迄今合作了三个作品,扮演了他笔下三个人物,这是我从艺50多年来最幸运的事,也坚定了我对艺术理想的追求。但这几个人物都不好演,要有体验也要有体现,没有传统戏曲的功底同样演不好,我力求按照剧本赋予的人物,在表演中体现我的个人风格。”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梁伟平坚持每天跑步至少1小时,“没有体力拿不下这个戏”。在福州演出,梁伟平把刚留起来的寸头又剃成光头,因为“戴头套台上难看感觉不对”。他的双胞胎弟弟梁仲平在剧中演出武训化身,两兄弟每演出一次《武训先生》,就要剃一次光头。

淮剧《武训先生》:关注戏曲“再乡土化”

《武训先生》剧照

自2017年首演以来,《武训先生》以这种对戏曲本体美学的纯粹探索,赢得了众多喝彩。而在当下戏曲界偏重现代题材和红色题材的创作生态下,《武训先生》因其找寻戏曲传统美学,以及艺术和制作上的精良,受到了业内的关注,在中国戏剧节上引发探讨。

“当传统文化的资源意义再次被当下确认的时候,中国戏曲经历了‘都市化’与‘再乡土化’的出走与回归,如果通过《武训先生》这部戏使‘再乡土化’能成为都市戏剧的一种自觉的创作意识,那么不仅能使我们的文本有所推进,理论有所触发、有所思考,戏曲也可以恢复自身纯粹的魅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红侠表示。

著名作家王蒙特地写文为这部作品“鼓与呼”:“在《武训先生》的演出中,我们看到了创作者与武训相通的敬文化、倡教育、利他人之心,看到了剧情的充实与多情,看到了导演的生活化、理想化、戏曲化的功夫与对于其他剧种艺术的汲取与借鉴,看到了淮剧的蓬蓬勃勃、生气贯注、趣味洋溢,看到了演员特别是淮剧王子梁伟平的功底与台缘,看到了舞台美术、背景、调度、灯光、效果、服装各方面的追求……祝愿淮剧《武训先生》锻造成为又一个当今的经典剧目,演下去,再演下去;完美下去,再完美下去,对得起武训,对得起淮剧,对得起时代。”

据悉,在中国戏剧节亮相之后,《武训先生》收到了不少各地的邀约,也让淮剧艺术得以在全国范围有了更大的影响和传播。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及网络)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