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航天人,必须力挺的中国崛起领跑者
长征五号火箭7月2日发射失利,带来了较大震动,中国社会上的大量航天粉丝也为下一步中国航天计划的实施捏一把汗。国际舆论则出现中国原定今年11月嫦娥五号发射有可能推迟的猜测。
嫦娥五号的目标是从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其难度高于玉兔号在月球的软着陆。由于多了一项采样后在月球上起飞回到绕月轨道的程序,因而需要在地球上起飞时的更大载荷,只有长征五号能够担此重任。长五又称“胖五”,直径5米,是中国去年11月首飞成功的重型火箭。
“胖五”的难度可想而知,去年的首飞颇费周折,几度推迟发射,但最终成功。这一次的失利是哪个环节导致的,有待严格周密的技术调查。从外界看,这次失败没有突破人们对航天风险的大的认识,消息2日晚发出后的第一时间里,大多数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人的支持,鼓励他们莫受失败的影响。
对于长五这么尖端的技术集成来说,绝大多数公众、包括沾点边的科学家,对它都是陌生或者一知半解的。人们只是知道,迄今为止中国火箭发射的成功概率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这让人们有信心。与此同时,长五又是中国航天为全面上台阶做基础铺垫的攻坚战,这是艰难、高风险的一步,很多前沿高端技术问题急需提升和突破。
作为外行,我们只能呼吁中国全社会给予航天人更多的支持。我们大家必须有这样的认识:航天是拉动中国全面崛起最前沿的领域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高度和广度,它所产生的战略导弹支脉则是中国国家安全的基石。
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重视自不必说,中国社会可以说同样成了它的集体粉丝。然而这些支持是否都转化成了航天人感受得到的具体行动呢?大概未必。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那就是航天的优秀人才不断流失,被民营企业高薪挖走,国企留不住尖端人才的囧境在航天领域也未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