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确立了路线图。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央视评论
5000余字的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不可能包罗万象,但已“干货满满”。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的经济思想,在此得到了一次集中展现。
其一:整体性
十八大以来这四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已经充分形成,“整体性”特征明显。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做了概括总结:一是“新常态”成为大逻辑,二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是始终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强调“战略定力、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钉钉子精神”。
带着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措辞并不繁多,对此关键问题的整体性判断已被清晰勾勒。
其二:连贯性
仅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逐步提出、深化,就能看出这种“连贯性”。有些同志以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提“供给侧”,作为供给侧改革思想的起点。其实不然。早在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就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九个“趋势性变化”。那里面只字没提“供给侧改革”这个词,但那九个变化,个个都跟供给侧改革上我们所面临的压力、任务相关。
可以说,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了对其“大逻辑”的铺垫性分析,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及“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而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怎么“深入推进”的具体要求。两年多的跨度,三次重要会议,环环相扣,步步推进,连贯性极强。